调文村革命斗争史

2019-07-08 05:16唐少连
源流 2019年4期
关键词:农会革命

唐少连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山街道调文村,原名“调那村”。1953年,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与隔壁的村庄—文参村合为乡,彼此各取村名的第一个字,合称“调文乡”。

调文村在湛江市东海岛中部。在各个革命时期,村民发挥聪明才智,及海的儿女敢闯敢拼、敢作敢当的精神,听从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战斗号召,在人力物力方面大力支持革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为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调那村先后外出参加革命斗争的村民近百人,被政府追授为革命烈士的有唐多慧、唐友三、唐协碧等14人。其中唐多慧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我党在高雷地区牺牲的第一位县(团)级主要领导干部。

1928年秋,黄凌氏、黄广荣母子两人,率领遂溪乐民自卫军战士陈进表、陈妃三、姚汝兆等三十多人到东海岛。以调那村绿林好汉曲手(辈名唐茂能)为首的六十多人加入自卫军。三年来,这支农民自卫军不断发展壮大。黄凌氏和曲手先后遭法国侵略者杀害,调那村土地革命失败。

1938年冬,调那村进步青年唐多慧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39年2月,唐多慧回调那村过春节,与青抗会的进步青年唐协森、唐益华,在唐氏宗祠办学校。唐多慧命名为海文小学(今调文小学),唐益华担任校长,发展党组织,开展抗日斗争。同时办农民夜校,向村民广泛宣传革命。1939年5月,调那村党支部成立,唐益华任书记。10月,调那村青抗会成立。

党支部成立后,支部派唐友三组建调那村农会,会员发展到30多人。农会以“生产会”为名进行活动,组织了60多人的承包队伍,同时组织“帮工队”“代耕队”,为革命事业筹集经费。

1940年10月,调那村召开2000多人声势浩大的反汪大会,各种革命组织也相继建立起来,调那村抗日救亡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1946年春,唐平回乡组织农会生产,发动群众反“三征”。6月,唐多慧调任化吴特派员,管辖化州、吴川、梅菉和廉江东南部及茂名南部等地区。12月9日,唐多慧带化吴游击队,打死国民党化县党部书记长苏大徳,为南路解放武装斗争打响第一枪,震动高雷。革命形势大好,调那村夜校复办,农会、妇女会重建。

1947年6月5日凌晨,唐多慧指挥战士伏击经家宅埇向良光方向一路扫荡的敌保十团的一个营。敌强我弱,在毙敌50多人,缴获战马一匹的情况下,我部撤到雅道村(化州市良光镇)东北方向的山头时,唐多慧被敌人的一颗机枪流弹射中颈部,为革命献出了年輕的生命,年仅29岁。

1949年4月,赵振东带兵包围调那村交通站,唐那辉站长被捕杀害。10月,为支持62军警卫营起义,调那村组织三艘帆船去接运家属和武器。11月,敌四五八团两个营先后在文参登陆,遭到调那村村队伏击,在区中队同各外村村队支援下,坚持三昼夜。调那村妇女会紧密配合,向群众捐钱捐粮,组织后勤,并冒着敌人炮火,送饭送水上阵地,苦干了三昼夜,尽全力支持革命斗争。

12月19日,湛江解放。

猜你喜欢
农会革命
将革命进行到底(节选)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细数台农印象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