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镇生态农场营销模式研究

2019-07-08 05:34章乔李群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场群体农产品

章乔 李群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生态农场这一新型主体在北中镇逐步发展,它为北中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由于其发展机制尚未成熟,相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创新农场的营销模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引言

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逐步出台农业相关政策,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而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依托,生态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以自身的优势呈飞跃式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并继续践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北中镇是安徽省安庆市下的一个山区小镇,地处与湖北省交界处,通过211省道可直接取得与岳西、英山等县的联系,其交通区位优势凸显。由于其位于内陆地区,境内多丘陵山区,农业与牧业占据第一产业大部分产值,是太湖县茶叶、蚕桑、板栗、马铃薯、油茶生产大镇。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北中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生态农场也随之发展起来,它的发展能更好地带动北中镇的经济增长,创新农业升级的长效机制。现如今,北中镇的生态农场已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经营模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果蔬种植、禽类水产养殖、茶叶种植等。与此同时,农场也开始摸索创新其运作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合作方式,带动周边养殖户的共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繁荣之路。

一、北中镇生态农场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笔者经过调查与走访发现,北中镇的生态农场虽取得一定的成就与发展,但总体进程还处在初级阶段,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真正成功的示范区寥寥无几。在营销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资源利用率低,产品同质化

生态农场的资源优势除去其农业种植资源,还应紧紧抓住相应的农村生态资源。许多农场经营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农场开发缺乏长远的战略定位。大多生态农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产品的销售,对农业的生态功能挖掘较少,农旅融合机制不健全,北中镇相关独特的历史资源和区位条件发挥作用不明显。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阻碍了生态农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使得生态农场的收入来源范围变窄。而对于一些开发了旅游项目的生态农场,所提供给消費者的大多是农作物的观光功能,提供的农产品与服务也大同小异,旅游项目对于顾客群体的吸引力不足。此外,整体顾客接待水平低,北中镇生态农场处于山区,配套设施缺乏,缺乏相关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二)品牌意识不足,带动效应差

北中镇生态农场营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品牌的所有者品牌意识不足,到目前为止,北中镇大部分生态农场都没有建立自主品牌,短时间内没有形成特色标志,农场品牌文化的建设滞后。经营者基本没有进行有规划的品牌营销活动,主要依靠的是政府力量与顾客群体的口碑宣传,大众传媒的应用更加微乎其微。缺乏良好的宣传,使得北中镇生态农场的知名度不高,产品的市场较为狭窄,主要是一些固定的合作群体。通过产品品牌的树立与打造,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让消费群体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将为农场带来较大的效应,是重复消费和增加回访率的重要途径。

(三)农产品销售渠道传统

生态农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缺乏创新,根据调查走访发现,只有小部分群体初步利用互联网条件进行产品销售和农场宣传,大部分农场经营者都在坚持产品的传统销售。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一般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从乡镇、城镇、到城市,建立各级批发市场,相应的流通效率低,营销物流成本高。生态农场难以从这种营销渠道中获利,即使有农业产品展销会为生态农农产品增添了一些知名度,但销售的流通渠道闭塞,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开拓。

上述问题都反应出北中镇的生态农场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想要取得更好的经营成果,必须优化农场的营销模式,建立优质的营销机制。

二、北中镇生态农场营销模式创新

(一)增加资源范围内体验营销,多元化经营

体验营销是以顾客群体为导向的营销理念,以相关服务为产品,使顾客得到情感、心理上的满足。除传统营销方式上,北中镇应利用资源优势,增加顾客群体的体验营销,不仅可促进与顾客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也可发挥一定的宣传功能。首先,农业种植与旅游业相结合,设立农业观光园,开发一些休闲体验项目,如农产品种植、采摘、农事体验,针对不同农场中的特色产品内容,设计不同主题的体验方案。北中镇是安徽省有名的“一镇一品”茶叶示范乡镇,比如,可开展茶叶采摘、烘焙、品茶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动,举办茶文化艺术节,打造差异化项目,增加客流量。当地也可定期以节庆民俗为载体,既可聚集人气,拓展经营形式,又可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其次,根据不同年龄层面的消费群体,提供多层次的项目活动,满足不同的体验需求。例如,根据现有的设施加以改造,辅助开展相关的亲子活动和农业知识科普,吸引家庭消费群体。同时完善相关的接待服务,包括有机餐饮和特色采购,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制定接待消费者游览的相关规范和准则,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完善农场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生态农场内外道路设计与修建,停车场的规划,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感。最后,为了减少季节性给农场带来的冲击,农场的经营产品可向多元化发展,研发淡季产品,冬季瓜果类农产品较少,室外温度低,可开发温室农产品采摘,室内烧烤等项目,适当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

北中镇生态农场首先要加强树立自身品牌意识,规划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战略计划。首先,根据自身产品的优势与特点,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为产品确定一个既符合消费需求,又具备自身特色的品牌定位,通过已受到一定关注的茶叶、跑山鸡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带动生态农场整体品牌的构建。其次,根据农场的经营理念和产品形式,设计出独具特色的品牌标识、品牌形象,充分挖掘品牌的文化,打造自身品牌故事,可从历史文化方面入手。在品牌打造过程中,更要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度以及相关的售后服务,切实保障消费群体的利益。并建立起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消费群体监督,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因地理条件方面原因,北中镇农场的顾客群较小,主要是县城内以及附近的一些地区。最后,对于品牌传播要学会创新使用现代信息工具,推广宣传,挖掘潜在顾客。在电视、报纸、广告以及网络平台宣传品牌,通过策划和开展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来提高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通过鲜明的品牌特点以及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

(三)拓宽经营平台,利用互联网优势

在传统营销方式的基础上,农场还应继续积极推进网络分销渠道的拓宽。在数字化的时代,网络的普及性使得网络营销队伍日益壮大。农场可在天猫、淘宝以及微信平台设立专属农产品店铺,同时创建农场官网,利用电商平台推动产品销售和推广。线上网点宣传农产品,提供农产品信息查询服务,预定农产品,解答消费者疑问,开展定期优惠活动,办理网上会员制度,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依据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销售数据,及时调整农产品的供应种类与种植结构。对同类产品进行筛选,对产品实行等级划分,基于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类销售。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平台,不仅可为农场节省实体经营的成本,还能有效降低相关产品的价格,使得农产品更具竞争力。在农场的自营直销方式之外,还应与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建立合作关系,扩大农场影响力。此外,更加专业化和规模化运作的第三方物流可适当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配送速度,能更好地满足对农产品保质保鲜的需求。物流方面,农场可考虑与专业的快递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快捷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生态农场的经营而言,创新的营销模式必不可少。它不仅可增加农场的收入途径,更能提升农场品牌,推进农场长效持久发展。当然,对于农场的营销模式选择来说,其自身的地理环境、社会条件以及资源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农场发展转型以及营销模式创新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状况出发,合理利用优势,规避风险,才可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相应的效益。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农场群体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场假期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农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