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语文:语文教学实践新足迹

2019-07-08 03:48陈慧君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融和夹竹桃自然段

【作者简介】

陈慧君,女,江苏大丰人,1988年毕业于江苏省东台师范学校,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014年获青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曾参与三轮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现正进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是江苏省小语教材实验先进个人、江苏省“送优质资源下乡工程”小语学科主讲老师、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盐城市名教师、盐城市学科带头人、盐城市大丰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模范人物。先后担任原大丰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原大丰市第三小学校长、盐城市大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幼儿园园长,现任盐城市大丰港实验学校校长。

从教三十年,回首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历程,我感慨万千之时更觉庆幸。庆幸自己工作伊始就分到当时的县实验小学教语文,使我有了语文教学实践的良好平台,不断涵养语文教学厚实底蕴;庆幸自己曾跟随两名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学习,使我对语文教学与立德做人关系有更深感悟,专业本领有了质的飞跃;庆幸自己遇到新课程改革,遇到新教育,遇到新时代,使我拥有了对语文教学实践的个人见解,不断攀登专业发展新高,逐步建构了“融和”语文理念,形成了“扎实、灵动、高效”的教学风格。“融”即融合,“和”即和谐。“融和”语文指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融为一体,直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助推学生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学语文、会做人的教育教学终极目标。

一、识字与快乐融和,让语文教学扎下根

1988年8月,我分配到了原大丰县实验小学,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这里,我从一年级开始教起,连续完成了两个“一到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工作,这成为我语文教学实践的良好平台。工作两年后,我有幸成为江苏省第二批特级教师刘玉珺老师的徒弟。刘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每一个孩子的关爱深深地感染我,在她的引领下,原本不想当老师的我,及时调整了工作心态,向业务精湛的目标迈进,向每一节课都吸引孩子学习语文前进,向成为孩子们最爱的老师奋进,我变得认真工作、勤奋学习、心无旁骛。

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我且行且思,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最佳路径。当时我参加了刘老师主持的“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课改实验。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在一、二年级就能认识2500个汉字,这对于他们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大有裨益。但过于集中的识字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对于少部分学生来说,这成了绕不过去的“高山”。于是,我研究起了识字教学。

如何让学生乐于识字呢?我开始这样的尝试:从创设识字情境开始,教学生识字方法,并拓展识字范围,最终让学生乐于书写汉字,让孩子们不再害怕集中识字。

一是创设识字情境。如《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这篇识字课文配有精美的图画,字的上方还注了拼音。这是情境识字,又是集中识字、注音识字,还是韵语识字。在教学中,我针对识字材料特点,开发了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识字环境。先采用动画演示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美好景色,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和理由,然后让学生读一读第一组生词;再让学生说说四季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感受不同季节的不同天气特点;接着让学生看图说说春天来临时的景象,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感受春姑娘来时的万物变化,然后让学生读第二、第三组生词;字音、词义掌握后,我们通过人机互动的游戏方式复习巩固生字;最后通过动画显示生字的笔顺,让学生跟着动画书空,以强化生字字形,帮助学生写好这些生字。在课件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卡通大拇指,及时表扬在识字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激发大家快乐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他们既学会了生字,又尝到了学习生字的乐趣。

二是教給识字方法。如:《“贝”的故事》这篇识字课,先由“贝”的来源说起,向我们介绍了象形字,再由“贝”说开去,向我们介绍了形声字:赚、赔、购、贫、货等。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读文,看看图,说说这篇课文中生字的特点,再结合学生已学的生字举例验证,让学生找出规律: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是如何很快就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通过看图和合作学习,很快知道了:“贝”是象形字,用“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如“赚、赔、购、贫、货”。然后让学生看图,猜猜有金字旁、王字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这样,孩子们对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有了一定的印象。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这样,不仅利于巩固前面所学的生字,而且使识字与阅读相互促进,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材料。学生在学这课时由于把握了识字方法和规律,所以在学习时就显得轻松自如。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独立学习汉字,增强了自信心,形成了学习汉字的良性循环,从而乐于学习汉字。

三是拓展识字范围。开学初,我让学生们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再带着同学读一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总是积极地认读自己的姓名和别人的姓名,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字。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带领学生上街去识路牌和广告牌及商店名。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事了,他们总是把爸妈在平时教的牌名读出来与大家分享,体会认识汉字的快乐。中队会上,让学生带着自己喜爱的故事书,把自己喜欢的故事读给同学听,这也是一种激发学生多认字的有效方法。他们常常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认识故事中事先并不认识的生字,谁也不愿输给同学。让学生轮流为班级植物角记下种植情况、生长情况,并定期进行交流,看谁记得详细、具体等等。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和字词反复见面,充分体会识字用处大,识字快乐多,进而提高识字的积极性、自觉性。

四是乐于书写汉字。我要求学生写字时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我还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生感受到自己写的字美了,就会自觉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当然,小学生年纪小,动作慢,如果要求写很多字,每个字写很多遍,他们就容易急躁、马虎。所以,为了达到学生写好字的目的,我们坚持一个“少”字。在识字评价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热情,我总是用红毛笔在学生写得好的字上画上大大的红圈圈,并按红圈圈数进行星级兑换。因而,学生们乐于认真书写汉字,他们一个比一个写得好,一个比一个强。

教学相长,经过六年的扎实训练,学生毕业时个个都能书写出一手好字,创作出篇篇美文,这也鼓励我不断探索语文教育教学之道,收获属于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阅读与习得融和,让语文教学行千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997年9月,我有幸被江苏省特级教师、小语教研员王继棠老师选中,参与编写苏教版教材第八册教师教学用书工作。在王老师手把手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我从教材入手,一字一句地理解,一字一句地分析,再到一字一句地编写。一年的编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对教材把握的重要性,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能力。

2005年8月,我调任大丰市第三小学的校长,我和老师一起研究教材,一起同课异构,一起磨课参赛,享受着教书育人、教育科研带给我的成功和快乐。在第三小学七年时间,我们团队培养出30名获全国、省、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的老师,这批优秀的老师也引领着第三小学,成就着第三小学。当时的大丰市第三小学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工人子弟小学迅速成长为声名鹊起的省级实验小学,成为义务教育学校的标杆。2007年,我被选为江苏省“送优质教育下乡工程”小学语文学科主讲老师。为上好10节送教光盘课,我从学生的获得出发,渐渐产生了阅读与习得融和的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达到“一课一得”,这与部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提出的语文课要有学生把得住的“干货”理念不谋而合。

探索才能留下足迹,研究才能创造智慧。阅读与习得融和,要求我们重读课标,明确学段目标要求;要求我们研读课文,确定“一课一得”训练重点;要求我们精读多练,掌握“一课一得”训练方法;要求我们学以致用,延伸“一课一得”于课外阅读。2015年10月,我参加江苏省第十二届“蓝天杯”会课大赛,我执教的《夹竹桃》(第一课时)获得一等奖,我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及“一课一得”的理念体现获得了评委专家们的首肯。

课堂是最好的实践展示。我执教的《夹竹桃》结构非常清晰。全文共6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总方式,写夹竹桃花期长的韧性可贵及月光下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夹竹桃》语言特色鲜明。全文语言文字有节奏、有韵律,充分表现了季先生的真情实感,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基于这样的特点,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立了“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句来整体感知课文”这样的“一课一得”。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的表达方法有什么特点?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老师提示学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其中,抓住关键句是最重要、最简洁的方法。

(4)学生交流分享。

①生答第一自然段: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师追问:这个自然段是一个转折句,强调的是后半句,我们概括它的段意时可以用肯定性的陈述句:“夹竹桃是什么”。谁来简要概括?

师述:这位同学抓住了第一自然段作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句,还有不同意见吗?

②生答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师追问:作者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是哪两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师述:这位同学抓住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句。

③师述:比一比开头和结尾,哪一段最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开头设悬念,是总起,引人入胜。结尾是总结,是回答,是呼应。两者相比,最后一个自然段作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关键句更恰当。

老师强调:抓关键句,我们就可以一下子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握每段内容

(1)第二自然段

师述:你抓住了哪个关键句?(最后一句)。

师述:这景象指什么?

师述:注意,我们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如果这个关键句不能全面地概括出整个段落的意思,我们要把前面的关键词给整合进去。

学生再次回答后教师引导完善:作者回忆儿时家中两盆夹竹桃盛开时雪火相融的奇妙、有趣的景象。

(2)第三自然段

师述:第三自然段你抓住了哪个关键句来概括段意呢?把它画出来。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这段的中心句放在了这个自然段的最后,我们抓住它就可以直接概括出这段的段意,写作者家中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

(3)第四自然段

师述: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大家找到关键句了吗?

一生读后,教师提醒:这是一个反问句,我们用来概括段意的时候要把它变成陈述句:夹竹桃的韧性显得非常可贵。

教师追问:这点韧性指什么?说清楚。

一生回答:作者觉得夹竹桃从春到秋一直盛开的韧性显得非常可贵。

(4)第五自然段:

师述:我们继续交流。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谁试着也用关键句来概括一下。

①一生回答: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师追问: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什么呢?(一是浓浓烈烈的香气,二是影子引起我许多的幻想。)

②一生回答:夹竹桃的影子引起了我许多幻想。

师问:这两点中,作者最喜欢哪一点?谁抓住重点来概括这段段意: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

师问:儿时的季羡林由影子联想了哪些事物?快速找一下:地圖、荇藻、墨竹。

师述:这一连串的有趣的联想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儿时的季羡林想象丰富、充满童趣。

(5)小结:刚才同学们概括二至五自然段段意的时候,都能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段意,这是我们学习语文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在以上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通过老师提示、学生自读、交流分享、教师点拨一系列流程,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关键句的功效,从而学会抓住关键句来整体感知课文这样一种阅读能力。

课堂是教师成长的热土。行走在语文路上,阅读与习得融和,就是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要求,细化“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每个单元、每节课中。我的语文课堂实践正按此理念,重读课标,把握目标,抓住重点,精读多练,做到“一课一得”,并在课外阅读中强化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习作与做人融和,让语文教学梦未来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2012年9月,我被评为第十二批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同年,工作岗位也转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始了我的校外教育之旅。为了让学生爱上作文,学会做人,身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我主动请缨负责周六的“未来小作家”的习作培训教学工作。其间,我将精力放在如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上,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切实研究写作之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我适时提出“关注五个环节,教好起步作文”策略——学好例文,模仿起步;列好提纲,心中有数;快速成文,养成习惯;同伴修改,相互学习;佳作欣赏,激发乐趣。

这是两个学生的真实感悟:

四年级朱美琪——“以前我写作文,常常是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一篇作文东拼西凑,总是过不了关。经过一年的写作训练,现在,我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了。老师表扬我,我特别开心。”

五年级顾钱——“从前的我非常怕写作文,只要听到‘作文两个字,我就反感、厌恶、憎恨。我常握着笔,一坐就是半天,任凭爸爸、妈妈打骂。写作对于我来说,是心中的恶魔。在‘未来小作家培训班学习一年后,现在的我再也不怕写作文了。一篇作文从审题到列提纲,再到打草稿、自我修改、最后誊写,一个半小时就完成了。现在,我的作文不时还成了老师朗读的范文,我可骄傲了。”

学生们通过一个周期的训练,从害怕写作到喜欢写作,从不会写作到能够写作,从写不好作文到写好作文,他们的变化着实让人赞叹。

坚守课堂才能成就自我。2017年,我兼任大丰港实验学校校长,从城市来到乡村,回到了我心仪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线。这是一所新建乡村学校,学生来源于全区教育系统最为薄弱的两所学校。为了引领大家做好语文教育,我坚持把注意力落到习作教学改革上。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提高,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个终身受益的事。在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成立后,我带领我的团队开始关注作文教学的改革动态,生活作文、童话作文、真作文等都有名师大家做过并结出了硕果。如何结合我们学校学生底子薄、来自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呢?我提出了“融和作文”,要求大家做到阅读与写作融合、生活与写作融合、做人与写作融合,用团队的力量,让学生抵达和谐发展的彼岸。

《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10C)中指出:要从“立德树人”“提升核心素养”的高度构建写作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落实作文育人的时代责任,成为新时代作文教学深度改革的方向,特别要重视学生习作中的理智感、道德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引导和培养。努力实现从应试作文向生活作文转变,引导学生从关注“读书与作文”向关注“作文与做人”转变。基于此,我们研究、实践的“融和作文”方向更明确了。

进入新时代,步入新征程。如今,我带领我的名师工作室团队开始“习作与做人”的融和语文实践之旅。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期待着“融和”语文实践能給港城孩子们带来春天般的美好,在语文教学之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猜你喜欢
融和夹竹桃自然段
北怀集(其一)
夹竹桃下的人
《花开富贵》画题诗
夹竹桃:酷爱“模仿秀”的毒死人
电力系统的党建与科学精神文明理念的融性探究
夹竹桃借微商模式偷渡中国
美丽的秋天
国家治理中的“融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