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2019-07-08 03:48朱斌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朱斌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提升自我、完善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这个义务教育的高级阶段,学生经过早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思维发育成熟,体魄强壮,对教学各方面都颇为成熟和精通。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类学科,它是一门实践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师授课,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体育训练之中,通过体育教学,学生能很好地活动筋骨,缓解学习紧张产生的疲惫感。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帮助学生舒缓高考带来的压迫感,放松学生心情,从而让学生有更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学习,备战高考。文章应新时代教育背景发展要求,在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下,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展开讨论,希望能完善补充高中体育教学领域的空白和不足,促进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教学思路;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虽然课时少,教学任务轻,但同样也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内容,而且高中体育教育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和高考迎战心态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学校和教师并不能意识到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他们对体育教学持观望或排斥态度,他们认为高中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全力应对高考,体育作为一门实践学科,被部分学校和教师认为是领学生玩耍的,学生在高考临近的紧要关头,应该舍弃玩耍的时间,投身到备战高考中去,就这样,在这种错误教学心态的驱使下有些学校和教师甚至停了学校体育课,这种做法极大地干扰了高中体育的正常教学计划,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体育教学重视起来,认真贯彻教学理念,积极探寻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教学,助力成长。

一、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不同于初中和小学体育,高中生因为课业负担很重,所以每周的体育课时相比小学初中时期大打折扣,抓住难得的体育教学课时而最大化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成了每个学校和体育教师教研的重中之重。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有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意识,而是全班学生一起做相同的体育运动,在新时代教育背景大方向的要求下,教师要树立创新的教学意识,采取“选修”的方针战略进行体育教学。学生由于性格和自身发育条件的差异,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擅长程度也均有不同,通过采取分类教学的方式,学生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且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对体育锻炼充满兴趣,也增加了体育课的受欢迎程度。如教师在学期开始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排球、篮球、乒乓球等,通过学生选择项目的情况,为学生配备专业突出的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和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能有机会针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提升自我的体育素养和见解,同时,分类教学也让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通过选修分项目,教师能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术业有专攻,发挥所长去教学,也有助于师生整体体育水平的提升。

二、教师自身素质提升

无论是什么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接受知识的有效载体,教师为人师表,就必须重视自身的建设,教师要以认真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完善,积极改进,在教学工作中,不能简简单单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而是要经常充电,学习了解體育学科新的发展动向和前沿消息,并在日常教学中付诸实践。教师要合作探讨,针对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病和问题,大家集中讨论并积极建言献策,为体育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如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可能会有驼背现象产生,这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下肩颈操,让学生能从学习中放松出来,充分释放内心压力,改善学生不良体态,帮助学生收获自信,助力学生成长。学校也要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从选聘教师上岗到定期组织学习,学校要牢牢把关,确保优质体育教师进入教学岗位。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也不能忽略体育学科的发展,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为学科建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如体脂智能检测系统、跑步机等,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学校也要多为教师准备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如武术论坛、体育会议等活动,让教师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将新知反馈到教学当中,促进体育教学创新发展和提高。

三、有效结合资源优势

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的要求会比较高,因此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将体育教学与当地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也不失为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发展优势,有效结合当地资源进行体育场地修建与完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当地风土人情及地理特色,将这些元素加入到学生体育教学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贯彻落实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文化和地域特色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和成长。如学校若处于草原地带,草原人民多善骑马射弓,教师在保证学生生命安全的条件下可以对学生进行马术和弓箭的训练和教学,通过这些体育项目的进行,学生对家乡文化习俗的了解会更加深入,在提高专业本领、塑造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体育与德育相结合

中国杰出的时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曾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加强全民的身体素质培养,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德育与体育相辅相成,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品德,才能充分发挥利用体育优势潜能,只有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发展,进一步培养优秀的品德。因此在当今高中体育教学中,正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又一高峰期,要将体育教学与德育发展紧密结合,以体育促德育,以德育带体育,共同引导学生健康体魄和优良品格的形成。打铁还需自身硬,体育教师自身就要注重气质形象的培养,在教学中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在体育训练中多向学生普及有关体育竞技的礼仪与文化,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武术中开场礼仪、抱拳动作等内容,让学生知道体育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素养,引导学生在体育竞技中培养核心素养,在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能够树立文明精神。

五、体育传承与创新发展

只有拥有强健的国民体魄,民族才能有未来,对于高中生而言,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层次人才,更需要身体健康、大有可为的优秀青年。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放在发展重心位置,在教学中注意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创新,采取有效发展战略,促进体育教学发展。学校和教师可以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吸纳五禽戏、太极拳等中华特色体育传承项目,发扬中华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可以针对太极拳、八段锦等比较轻柔和难度较小的运动对全体学生展开教学,在全校形成健身运动的活跃氛围,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对于中华武术、少林拳棍等难度较大和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教师可以亲自指导,对一些有兴趣和打算走体育特长生的学生进行教学,使其能发展成一技之长,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人生未来的道路。体育发展走到今天,不能仅仅只靠传承,在新时代也要积极创新,展现新时代体育竞技的风采,教师可以根据健身章程为学生教学有氧搏击操、健身操等现代体育教程,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当今网络热曲进行舞蹈编排,如《卡路里》等热门歌曲,女教师可以在此时充分发掘优秀资源,为女生设计一些青春活力的健身舞蹈,展现阳光乐观、青春活泼的当代青年形象,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同時,也提升了学生的精神气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结语

高中体育虽然课时少,但任务重,高中体育教学不像初中教学有细致的教学安排,高中教学要抓住重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以学生为主体,及时发现学生动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进行教学上调整和改进,引进新思路和新方法,确保体育教学能够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有所帮助,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综合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洪或熹.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0):91-92.

[2]秦强. 新课标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 运动, 2018(09):15-16.

[3]任旭剑. 试论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汉字文化, 2018(10):127-128.

[4]黄庆, 胡牛子.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实施策略——以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选项教学为例[J]. 中国学校体育, 2018(4):37-38.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教学思路高中体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