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

2019-07-08 03:48陈美娜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分析创新能力

陈美娜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们应该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话题进行研究,在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全能型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文章从美术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就创新能力培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教学意义和如何改善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对小学美术教育者提供一定的教学依据。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小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和能力培养很重要,教育者们务必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内涵

1.美术教育的概念

美术常被人们称为一种艺术,也称为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抑或是造型艺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物质材料赋予一定的艺术语言,在一定范围内塑造出来的作品,作品中包含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升华。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主要是为了在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前提下,为在延续美术知识及有关素养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经济及精神文化的各种不同需求。故美术教育可以很好地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效果,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2.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

创新能力是一种品质,它是人们在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一件事情时从中重新创造新事物活动的一种表现。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作为重点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开展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重视及重点培养的教育意义

1.教育的趋势,素质教育所必需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实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下,很好地实现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及人文素养。小学美术教育是当前九年义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有效达到素质教育目标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采用形式不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相应的素质及素养,创新能力、想象力、观察力与艺术天赋是艺人必需的品质。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的美术课程中,教师们不但要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及教学內容,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完成良好的艺术作品。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有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思考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满自信,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仔细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想法,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一定的意义,作为老师应该不带任何偏见认真地对待,给出他们合理的解释,运用合理的方法指出他们的错误及缺点,并及时地给出良好的建议。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掌握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认知、分析及解决触手可及的问题的综合能力。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是学生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方向与内容,教师应在学生的认知能力范围内,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给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所以,在拥有了合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教师们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不能强硬地让学生接受新鲜的美术知识,首先应该从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考虑,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如在剪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在不受任何暗示的情况下,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自行创造不同的作品。当遇到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时,教师要切记不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反之,都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美好的花的作品的制作过程,通过动画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及兴趣,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深入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人人皆知,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育创新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深入学生内部,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增强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真正的置身于学生所在的课堂中,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授课而授课,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另外,教师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创新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吸取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比如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多采用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剖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提升了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为了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民族的进步和国家的兴旺离不开创新和发展。小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的萌芽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教育者们务必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重视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遵循学生性格特点的前提下,运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拓大脑,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秋虹.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学心得,2016.

[2] 郑贤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艺术科技,2013(01):234.

[3] 苗修琪.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研视点,2017(12):21.

[4] 赵希.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22):168.

[5] 张宏明.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学研究,2016(07):5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分析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分析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主义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思维培养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