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智慧农机”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9-07-08 03:53陈锋
农家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建议供给侧改革

摘 要: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因素。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农用机械不精准、安全监督不到位、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滞缓等问题愈发凸显。大数据时代,信息逐渐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通过结合智能化农机装备,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沟通协调功能,上述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并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智慧农机;发展建议

农业机械是农业现代化的科技体现以及物质基础。伴随着农业发展进程的增快,规模经营质量的提升,崭新的经营主体在不断进步与拓展,加之农机采购补贴的不断落实,我国的农业发展实现了极大程度上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已经大范围的应用到了农业生产当中的耕、种、收、管等多个流程,正在不断朝着“全程、高质、高效、整体”的趋势进步,在提升土地的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源利用率,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层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然而现如今来说,还是面临着信息不对层、投入成本偏高、科技含量不高,无法更好的符合现代化农业转变升级需要等问题,当前农业提倡“智慧农机”,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切的需要发展智慧农机。

一、供给侧改革促进“智慧农机”发展的背景

1.供给侧改革来自于经济结构性矛盾。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在经济进步的崭新时期,供给侧改革是改善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良好对策,已经成为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改革的核心。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供给结构的老化。供给侧改革指的就是从供给侧、生产方面作为入手点,利用解放社会生活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推动经济进步。

2.供给侧改革来自农业生产结构矛盾。2015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2143.5万吨,全国的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二年的连续增长,这通常都是依靠国家惠农政策的实行,播种范围的拓展,乃至还包括规模经营用户对于土地的掠夺使用。

3.农业供给侧改革催生了“智慧农机”。在“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农历设备、科技、社会服务等角度都获得了快速提高,农业生产从整体上进入到了机械化作业的崭新时期。在2016年,我国的农机总体动力达到了11.4亿千瓦,我国的农业耕种、收割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5%。农业机械总体产值超出了4200亿元,成为了世界农业机械制造最大的国家。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农业机械化实质是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技术路线选择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先后经历了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1.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农业机械化初级阶段以机械动力为支撑,运用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实现了对劳动力的替代,降低了农耕劳作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实现了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转变,但是传统的农业机械过分依赖于人工操作,對于操作人员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能够有效克服这一问题。

2.农机自动化是农机技术本土化、提升环境适应性的关键阶段。农机自动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以电控技术为支撑,通过提高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降低设备的操作难度,使农业劳作更加轻松便利、流程简单,不仅减轻了人工的劳作量,实现作业标准化,增强了农机的适应性,还提高了生产中人机协同程度,从而进一步发挥了农业机械提升劳动效率的作用。但小农户获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发展,为进一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市场需求,需要提高农业机械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来克服这一问题。

3.农机智慧化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重点任务和高阶目标。农机智慧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农机具的动力、作业、辅助系统实现环境感知、交互控制等功能,通过对机械数据、生态数据、气候数据、服务数据的采集、分析、优化、共享等途径综合利用信息资源,其产生的价值在农机作业、自动调度、科学决策、安全监管等方面得以体现。因此,智慧农机不仅是农业机械装备本身的智能化,还是农机生产使用、社会应用的智慧化。从人机协同看,通过农机智慧化可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精度及能力,有效提升设备操作人性化,实现对农机作业多维、智能化控制。

三、供给侧背景改革背景下加快智慧农机发展的对策

1.坚持统筹推进,深化智慧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机社会化服务遵循自需而供的市场传导过程,但更需要顶层设计的导向性制度供给,尤其要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首先,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的立足点,“智慧农业”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通道阶梯,“智慧农机”作为“智慧农业”迅速发展的加速器,以智慧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云计算为中枢、大数据催化、物联网传动、互联网引导,通过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实现配置的优化和集成应用。其次,坚持农机与大数据协调发展的立足点,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新旧结合、协同发展,更好地整合全社会资源。最后,坚持向实体经济聚力发力,以智慧农机供给侧改革推动农机应用的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大数据平台的供给侧建设推动农机社会化应用的普及,以智慧农业供给侧政策创新推动大数据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智慧升级。

2.实现重点突破,促进智慧农机与大数据的有效衔接。智慧农机并不排斥老旧农机,传统农机插上大数据“翅膀”,就成为大数据支撑下的智慧农机,同样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因此,当前智慧农机大数据平台建设在于重点推动大数据的应用基础建设,重点突破智慧农机与大数据的有效衔接,解决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率之间的短板。首先,研发适用于农业动态多变环境使用的关键设备,开展大田生产、设施园艺等领域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及产品应用研究,为农机智能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提供数据应用基础。其次,自主研发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突破大数据关键前沿技术,提高数据整理、处理、应用能力,实现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与农机作业的深度融合。最后,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智慧农机大数据共享平台,统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共享程度,提升分析、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实现农业和农机大数据的协同管理、综合利用和无缝对接。

3.强化政策引导,处理好政策支持与保护的尺度。对于目前的农机装备制造行业而言,我国农机市场仍是一个政策主导型的市场。首先,加大对农机智能化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企业或单位的专项政策支持,包括对智能农机的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技术、田间信息数据采集、智能决策系统等应用研究。其次,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导向与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具以及报废更新补贴的力度,强化绿色生态导向,进一步探索、完善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机制,逐步开展高效施肥、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等绿色高效机具及作业的补贴。最后,相关部门应尽快探索农机安全保险扶持政策,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升农机服务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下,“智慧农机”的进步是农机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方向。我们需要努力贯彻中央供给侧改革对策,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发展“智慧农机”的对策。在动力机械、作业智能化、大数据方面,我国的一些农机企业已经开展进行研发并得到了一定的进步。“智慧农机”的进步应该遵守本身的运行路径以及研发路径。

参考文献:

[1]郑文钟.国内外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发展现状[J].现代农机,2015(6).

[2]龚占伟.开展智能农机大数据应用的建议[J].南方农机,2017(16).

[3]姚春生,等.农业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08).

作者简介:陈锋(1972-11-22)男,汉族,广西昭平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化相关的工作。

猜你喜欢
发展建议供给侧改革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