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要”

2019-07-08 03:26杨贵军
学周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五要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打造高效课堂有几点问题要注意。一要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逻辑严谨;二要教学环节呼应,做到环环相扣,保持学生注意力不流失;三要教学内容适时引导,在学生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四要课堂学习组织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要问题设计紧扣目标,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五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0-010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0.093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课堂教学是学生专业素养得到提高的重要环节。有教师提出“决胜课堂”的理念,认为优秀的教师总是能够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下的练习和学习是在巩固知识,查漏补缺,起到一个补充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精致课堂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美的熏陶。一堂成功的教学课例,给人的启示是多方位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教学思路要清晰

高效课堂的理念应该切实贯彻于课堂教学中。高效课堂倡导“一纲两练”,“一纲”即为导学提纲,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三个环节层次分明而又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目的是规范课堂,体现学习的渐进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一堂高效的优质课堂,教师应该很好地设计和运用导学提纲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自学文本—理解应用—迁移拓展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以学习为中心,问题为先导”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尤其是在自学文本部分,设计“自学、互学”的学习流程,真正贯彻了“学生自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理念,将学习的权利彻底交给了学生。教学思路清晰了,学生的学习重点也就突出了,这一节课的节奏和内容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二、教学环节要呼应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既要有梯度,又要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教授《项羽之死》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如说评书般的开场:“前面说到拥兵十万的项羽……是什么原因让他走到这步田地?她又是否会出现转机?”这样的开场一下子便提起了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迁移拓展部分,随即展开关于项羽失败原因的分析,可以说前后遥相呼应,如同一本好书,只有翻到最后,才能知道结局。而各个环节的问题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教师只需稍稍点拨,学生便能在已切实把握文意的前提下,迅速形成观点,智慧的火花屡屡碰撞闪现。教学环节的呼应让整堂课成为一个整体,让学生的兴趣有起点,也有落点。

三、教学内容要适时引导

对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因为其不像理科那样具有明显的先后逻辑关系和层次,而是类似于重章叠句反复皴染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处理教材,灵活取舍,还要适时引导。重视学生的学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教,肯定学生的学也不能否定教师的教。无论是怎样的课堂改革,有针对性的精讲点拨都是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虽然进行了自学、互学、师生释疑,但在自查自评阶段,“我何渡为”和“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这两个句子仍然是该节课的难点,这个时候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讲解,就“为”的疑问句尾含义和文言翻译的语序调整进行启发引导。

对于重点难点,教师要善于转化,做到举重若轻。例如,在自查自评环节将翻译句子转化为翻译重点词,通过消灭局部重点词语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摸透和熟悉整个句子的意思,引导学生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提高句子翻译的能力。

四、课堂学习要组织活动

课堂,既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也不是少数学习优秀者的课堂,而应该是所有学生的课堂。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活动组织,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进来。文言文的教学是难点,一直以來,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想不全而拼命地灌输,结果是教师很累,学生也很疲惫。自探索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解放思维,知识自学互学,问题互动探究,成果研讨展示。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立足小组的建设,让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学得紧张而又轻松,充实而又颇具成就感。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活动,让所有的学生得到程度不同的锻炼。当然,需要补充的是,一堂课不可能照顾到全部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整个学年的课堂教学中做到适时调节和调整,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问题设计要紧扣目标

力求每个问题都有助于学习重难点的突破。知识问题化,目标问题化,这就要求问题设计要紧扣教材,凸显基础知识,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在《项羽之死》一文中,“项羽的行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项羽失败原因的自我归结及心理体现”等问题的设计,无一不是围绕重难点“学习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而设立的。不仅课上的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在布置作业题的时候,也应该围绕目标进行,通过课上和课下的双重练习,反复强化一堂语文课所应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学习,小组交流研讨应建立在个体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只有每个个体都充分思考了,交流讨论才能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如果人人都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参与度就会很高,课堂氛围也会很热烈。反之,教师留给学生的自我思考时间不够,就使得讨论有些不够深入,课堂的生成也较为有限。

参考文献:

[1]孙美英.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杨贵军(1992.5— ),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五要高效课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五要”
“五要”家长才有好的家庭教育
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艺术水平的“五要”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