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拓展探究法

2019-07-08 02:25李海峰王炜
电化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策略

李海峰 王炜

[摘   要]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是促进在线学习和知识创造的重要学习方式,然而浅层知识建构繁多和深度知识建构难以持续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它的有效实施。为实现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涟漪拓展探究法”理论模型。模型以投石入水产生的涟漪现象隐喻深度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状态,包括学习环境、行为组织、监控评价和知识创造等要素。“石”隐喻问题创设,涉及学习内容与问题的转换与生成,决定着知识建构的初始深度和学习动力;“落水点”隐喻问题创建的时机、情境和节点;“涟漪”隐喻知识建构的范围、深度和连续统发展。涟漪拓展探究法的探索以“数课”平台为实践场域,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三轮实验迭代改进了模型的问题连续统设计和学习支架,最终形成了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学习支架为支撑、行为组织为保障的促进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连续统发展的涟漪拓展探究法策略。

[关键词] 涟漪拓展探究法;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深度学习; 学习策略; 在线学习; “数课”平台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李海峰(1978—),男,河北唐山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和教学设计研究。E-mail:tangshanlhf@163.com。

一、在線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困境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理论源于对知识传授观的批判,旨在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一个知识创造的文化环境场域[1]。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是成员共同参与创建社会性产品的群体社会化过程[2],是知识协商、生成与共建的集体认知过程[3],更是对学习社区中的思想观点、价值信念以及集体智慧的持续社会性改进过程[2]。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理论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研究向度,包括过程观、要素观以及学习共同体。在线协作知识建构过程观由斯塔尔(Stahl)最先提出,用于阐释在线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中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作互动过程,全面系统地描述了在线协作知识建构过程的主要阶段、基本过程以及互动关系,为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学习环境构建和学习效果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4]。随着研究者对斯塔尔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的不断修改与完善,形成了Web2.0时代的协作知识建构模型、反思性协作过程模型、网络课堂的协作知识建构模式[5]、解释视域下的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模型[6]以及问题解决视角下的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模型[7]等。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构成要素涉及在线技术、社会性交互、教学法、话语表达、同伴辅导[8]、集体责任感、在线协作学习环境、社会文化以及批判性思维等。共同体是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基础和集体智慧生成的前提条件。集体智慧学习框架为在线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创建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和实践策略,形成了个人与集体智慧、个人知识与共同体文化等系统化知识建构体系[9],认知冲突为共同体的集体智慧生成提供了原动力,社会性话语为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研究在过程建构、要素探析、共同体组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对于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深度学习活动连续统发展研究仍显不足,缺乏具体的学习策略或者理论参照。高水平的知识建构会话活动难以发生,低水平的知识建构会话活动频繁且难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持续发展[10]。为解决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深度学习活动的连续统发展问题,本文提出了“涟漪拓展探究法”以支持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

二、涟漪拓展探究法模型构建

涟漪拓展探究法取名于投石入水的涟漪现象,用以隐喻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深度学习的连续统发展过程。涟漪拓展探究法作为一种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策略,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自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形成以问题解决为主旨的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系统。

(一)涟漪拓展探究法的理论基础

1. 涟漪拓展探究法的社会建构性

涟漪拓展探究法的认识论、知识观和学习观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持续发展的过程,知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主动建构结果,以学习主体的实践经验、认知结构和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为基础。在线协作知识建构为皮亚杰内在认知发生论提供了公共化场域,将个体认知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转变成了集体认知的同化、顺应和平衡过程,使得知识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动态性、连续性、创造性等特征。社会建构性使得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创造从个体性、静态性和封闭性转向社会性、生成性和开放性,为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2. 涟漪拓展探究法的社会系统观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涉及功能分化、可能性选择以及系统与环境的沟通。学习共同体随着在线学习时间的发展呈现出成员关系、小组结构以及成员角色等方面的演变,使得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组织管理、学习评价和教学设计等存在着复杂变化。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社会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沟通、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沟通是学习者主体之间、学习者与环境之间进行的自我参照、自律性生产以及复杂关系的自我选择活动,是在线协作知识建构存在的基本前提,没有沟通的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系统是纯粹的、封闭的和孤立的个体集合,必然导致在线协作知识建构无协作、无建构、无深度的现象发生。自我参照是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社会系统的生命源泉,通过学习者彼此或对集体观点的观察与区分,能够实现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的持续深度发展。自我生产是在线协作知识建构社会系统的生命力本源,使每一位学习者进行自我知识生产将是保障在线深度协作知识建构学习活动连续统发展的根本[11]。

3. 涟漪拓展探究法的自组织发展

猜你喜欢
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策略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及应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学习理念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生模拟创业实践平台体系建设研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Learner Autonom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in EFL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