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脚垫炎对肉鸡品质的影响

2019-07-08 05:23欧阳文军孙石开刘晶莹谭会泽谢焕龙覃健萍
家禽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脚垫垫料肉鸡

欧阳文军 孙石开 刘晶莹 谭会泽 谢焕龙 覃健萍

【编者按】:黄羽肉鸡具有饲养期长、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等特点。温氏集团每年出栏7亿~8亿只,约占全国黄羽肉鸡20%的出栏量,85%是以活鸡形式进行交易。随着国家“限制活禽交易”的规定出台,黄羽肉鸡势必走向“屠宰光鸡”的形式进行交易。黄羽肉鸡一经屠宰,其外观品质显得尤其重要。温氏集团在黄羽肉鸡品控方面有严格的控制体系。本刊自2018年第11期,开设 “黄羽肉鸡品控”专栏,连续刊载主要影响温氏肉鸡品质的蜂窝织炎、新勋恙螨、花身、爪垫炎、胸部囊肿和黑胸等6种情况的控制措施,与读者交流和分享。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3-0032-04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对鸡爪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优质鸡爪价格暴涨,鸡爪继胸脯肉和翅膀后,成为鸡的第三大最有价值的部位。2008年,美国仅向中国出口鸡爪9.28亿磅,约为2.8亿美元。在国外,由于鸡爪质量低下而禁止出售,据估计美国和乔治亚洲每年分别损失2.5亿~3亿和0.75亿~1亿美元。鸡爪被禁止销售或使用的原因很多,但脚垫缺陷,尤其脚垫炎是最主要的原因。

脚垫炎又名爪垫炎、脚垫皮炎和足底皮炎,属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粪便、腐蚀因子和垫料潮湿结块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查看活鸡脚垫损伤,剥离粘附脚底垫料与粪便后,很容易发现脚垫炎(见图1);脚垫炎经常波及肌肉组织(见图2),引发次生感染,并发展到深度溃疡,严重者可能会行走困难。

脚垫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时,鸡群的采食量、生长性能及其肉品质将会下降,导致屠宰场内部分胴体被淘汰或降级处理。此外,脚垫炎也用作评估动物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Martrenchar等人认为,脚垫炎发生率比饲养密度更适合作为评判肉鸡福利水平的指标。

肉鸡脚垫炎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垫料管理、水线管理和饲料营养等多种因素有关。现从改善垫料管理、适当加强鸡舍通风和合理饲养密度、全价饲料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降低脚垫炎对肉鸡品质的影响。

1  改善垫料管理

垫料的种类、厚度、湿度和管理,极大影响肉鸡脚垫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1.1  选择合适的垫料

1.1.1  地面平养肉鸡,垫料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择垫料符合新鲜、干爽、松软、无粉尘、无霉变、吸水性强、不易板结等原则。常用做垫料的材料有刨花、谷壳、木糠、沙子和秸秆等(如图3~7)。可根据本地区特点,选择容易购买、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材料做垫料。垫料粒度也是影响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粒度小且均匀的垫料比大粒度垫料吸收和释放水分速度快。有研究表明,用沙子做垫料肉鸡,其脚垫炎发生率显著低于以刨花做垫料肉鸡;以刨花做垫料饲养肉鸡,脚垫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以秸秆做垫料。

1.1.2  均匀、合理的垫料厚度  垫料厚度合理,对平养肉鸡脚垫炎的预防同等重要。垫料太薄,则吸水能力受限,容易潮湿板结;太厚则成本高,翻耙不及时容易发酵,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垫料厚度一般在5~10cm比较合适,且要求鸡舍地面平整,垫料均匀铺平。Meluzzi等研究发现,饲养在厚垫料上肉鸡的脚垫炎发生率低于饲养在薄垫料上的肉鸡。

1.2  加强垫料管理  饲养期间,去除腐蚀因子(见图8),确保垫料干爽和松软,及时翻耙垫料、并铲除板结垫料进行晾干,防止垫料过度潮湿、板结(见图9)。Martland研究發现,当垫料过度潮湿时,肉鸡长时间站在湿垫料中,脚垫变软,皮肤容易受损。同时,脚垫容易沾上鸡粪,导致感染,发生脚垫炎。随着水分的增加,脚垫炎感染程度加深。如果及时铲除潮湿、板结的垫料,并更换或添加新鲜、干爽的垫料,脚垫炎症状明显缓解,脚垫损伤可得到逆转。

此外,垫料pH值对脚垫炎的影响也很大,家禽的尿液主要由尿酸组成,腐蚀性强,是造成脚垫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垫料中加入硫酸铝、硫酸氢钠和硫酸亚铁等酸化剂能降低垫料pH值,从而达到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减少脚垫炎的目的。Nagaraj等通过实验证实垫料中添加硫酸氢钠能够减轻脚垫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1.2.1  加强水线管理,以防饮水系统渗漏  平养肉鸡大多数时间在料线和水线周围活动,因此,加强水线管理,控制好该区域潮湿度、保持垫料干爽,有利于减少脚垫炎的发生。一方面,合理安装水线和饮水器,并根据鸡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其位置;另一方面,随时检查水线压力是否正常、饮水乳头是否漏水、及时更换老旧漏水的乳头,防止渗漏的水滴落入垫料。

1.2.2  确保鸡群的肠道健康  通常在舍内非水线处,尤其是料线或料筒周围,发现粪便稀薄、垫料潮湿结块以及放养肉鸡舍外运动场多有饲料便且有些粪便中夹杂着脱落的肠粘膜的现象,这显示鸡群肠道处于非健康状态。保证肠道健康主要从饮水清洁和饲料是否霉变两方面入手。首先,确保饲料原料和成品料霉菌毒素含量不超标且尽量低;其次,定期对水线进行冲洗和消毒,如冲洗不及时,有些水线可能含有生物膜或其它颗粒,引起乳头或饮水器堵塞渗漏,增加垫料潮湿度;第三,定期用益生菌(素)对鸡群进行肠道保健。此外,为提高药物的使用效果,在对鸡群投喂药物前后,及时对水线进行冲洗消毒。只要鸡群肠道健康,鸡群粪便干湿度正常,室内湿度易于控制,鸡群脚垫炎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

2  适当加强舍内的通风

一般情况下,夏季天气炎热,通风量相对容易得到保证。而寒冷季节,肉鸡舍为了保温,舍内通风量降到最低,进而相对湿度增加,垫料的湿度也相应增加,容易导致垫料板结,从而增加了鸡群脚垫炎的发生率。业已证实,在天气寒冷时开启通风扇和屋顶进风口,有利于干燥地面。保证鸡舍最低通风量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湿度,使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其次,及时排除舍内有害的刺激性气体,减少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确保鸡群的健康。Martrenchar等研究发现,低通风率的生产系统会增加脚垫炎等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

3  合理的饲养密度

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单位鸡只的饮水量也相应增加,其粪便变得稀薄,进而垫料水分含量升高,质量恶化。此外,舍内鸡群的分布也可影响垫料的水分含量。某一区域,鸡群相对密度增加,可导致垫料突然变湿,并给脚垫炎的发生带来重大影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适当分群分栏。即使在天气寒冷的月份,鸡舍局部育雏结束后,将鸡群扩栏至整间鸡舍时,并尽快在适当位置安装分群栅,以确保鸡群被均匀隔开,将有助于垫料的改善和湿度的控制。在肉鸡舍内,饲养密度超过30kg/m2就会增加脚垫炎的发生率,许多巴西出口商采用这一饲养密度作为肉鸡舍内密度的上限。

4  合理、营养全价的饲料

营养全价、科学配制的日粮将会使肉鸡脚垫炎发生率减少50%。脚垫炎与过多水分的摄入和排泄以及垫料潮湿有关,饮水量越大,垫料水分越大,垫料的质量越受影响。

4.1  日粮中钠和钾等盐离子含量、蛋白质的来源和含量  鸡群脚垫炎的发生率与日粮中钠和钾等盐离子含量、蛋白质的来源和含量息息相关。Harms和Simpson等研究表明,日粮中每增加1g/kg的钠和钾,粪便中水分增加了9.04%和11.95%。如豆粕的钾含量(2.55%)高,在只使用豆粕做饲料蛋白来源的日粮,将会导致肠炎、湿粪和脚垫炎;若采用钾含量低的玉米粉日粮,可很大程度降低脚垫炎的发生率。饲喂低蛋白日粮或动植物性相结合蛋白日粮的肉鸡,可降低其脚垫炎发生率。

4.2  锌和生物素、核黄素等营养素水平  生物素、核黄素、泛酸、含硫氨基酸、赖氨酸和锌对皮肤的结构组成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这些营养素在日粮中缺乏,可能会导致脚垫炎的发生。生物素是最重要的一种营养因子,锌是构建皮肤的重要营养素,并起到免疫调节剂的作用。日粮中缺乏生物素和锌会对引起肉鸡的脚垫损伤。研究表明,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μg/kg的生物素、母鸡饲喂含有40mg/kg氨基酸锌日粮、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B12,均可降低家禽脚垫炎的发生率和損伤程度。

4.3  日粮中非淀粉多糖含量  日粮中的小麦、大麦等原料中含有较高的非淀粉多糖,会导致粪便的粘性增加,进而导致肉鸡脚垫炎的发生。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是控制日粮对脚垫炎的一种有效的营养措施。

综上所述,鸡群脚垫炎的发生与品种、垫料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相关,改善鸡群的垫料管理,适当加强舍内通风,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营养全价的饲料,均有利于降低脚垫炎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从而提高鸡只的动物福利水平和养禽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脚垫垫料肉鸡
浅析鹅发酵床养殖模式
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肉鸡生理如何影响肉鸡生产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别让汽车脚垫成杀手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跟着脚感走
发酵床养猪还须注意日常管理
踩脚垫屋里屋外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