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白凤鸡、黑凤鸡与地方乌鸡原种体尺性状及屠宰性能测定

2019-07-08 05:23尧国荣方霞熊加明孙林曾作财黄礼木
家禽科学 2019年3期

尧国荣 方霞 熊加明 孙林 曾作财 黄礼木

摘  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充分开发利用地方优良品种资源,培育出繁殖性能更高、生长速度快又保持地方乌鸡优良特性的新品系,为了了解两新品系的种质特性和肉用性能,对新品系与培育素材乌鸡原种的体尺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培育品种有利于乌鸡更快的走向市场,实现地方产业化,增加饲养乌鸡的综合经济效益。

关键词:白凤鸡;黑凤鸡;体尺性状;屠宰性能

中图分类号:S8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19)3-0044-03

江西省是乌鸡的发源地之一,乌鸡品种资源丰富,如泰和丝毛乌骨鸡、余干黑羽乌鸡、南城五黑鸡、玉山乌鸡、东乡绿壳乌黑蛋鸡等,其中泰和丝毛乌骨鸡是中外著名的药用珍禽,具有很高的药用、滋补和观赏价值,具有“十全”特征,被列为国际标准品种。余干黑羽乌鸡是九十年代挖掘出来的完全不同于国内其它乌黑鸡的地方优良品种,其黑色素和多种维生素含量相当丰富,全身乌黑及药用滋补价值而享誉省内外,1999年荣获《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称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乌鸡的黑色素含量高,根据“黑色入肾”、“药食同源”等传统中医学原理,乌鸡具有抗氧化、增强人体蛋白细胞分裂周期、延年益寿的功效,并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机能的特殊作用。但这些地方乌鸡品种都存在繁殖性能低、生长速度慢、体重小、饲养周期长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地方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充分开发利用这些优良品种资源,拟培育出繁殖性能更高、生长速度快又保持地方乌鸡优良特性的新品系,经研究在保持原种乌黑鸡优良特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家禽育种理论和新技术,通过引入外来基因以色列比尔(Kabir)隐性白羽祖代肉鸡K2700和K900母系,在提高其生产性能后,再利用回交和横交固定其乌鸡原有外貌,经过5个世代的选育,培育成功了具有生长速度快、体重大、产蛋性能好、饲料报酬高等优点的乌鸡新品系-江西白凤鸡和江西黑凤鸡,为了了解两新品系的种质特性和肉用性能,我们对新品系与培育素材乌鸡原种泰和乌骨鸡和余干黑羽乌鸡的体尺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取得良好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泰和乌骨鸡、余干乌黑羽鸡以及F4代的白凤鸡和黑凤鸡,均为80d的商品鸡,每组公母各取10羽。

各试验鸡组育雏期均为立体育雏笼育雏,脱温后为离地网上平养,自由采食,24h光照,光照强度6.5Lx,各组不同阶段均使用相同的基础日粮,其主要营养水平见表1。

1.2  测定方法  测定试验鸡在早上6:00空腹称重,然后测量体尺,再屠宰,体尺测定和屠宰测定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种禽档案记录”(ZBB43001-85)中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1.3  测定项目  对白凤、黑凤鸡、泰和乌骨鸡和余干黑羽乌鸡分公母进行体尺测量后,再对四个组均分公母进行屠宰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尺测定  取公母各10羽进体尺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白凤鸡和黑凤鸡的体尺发育情况基本相似,公鸡的体斜长、胸宽、胫长和胫围均大于母鸡,而母鸡的胸深、胸骨长和髋宽均大于公鸡,但新培育的品种各项体尺性状均大于原种乌鸡。从体态结构指数来看,黑凤鸡略大于白凤鸡,同一品种中母鸡略大于公鸡,如在公鸡体态结构指数方面,与泰和乌鸡和余干黑鸡比较,白凤鸡分别提高5.79%和5.1%,黑凤鸡分别提高7.09%和6.35%;在母鸡体重方面,白凤鸡较泰和乌鸡和余干黑鸡分别提高13.09%和19.47%,黑凤鸡分别提高28.53%和25.63%,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体态结构指数的大小体现了商品肉鸡载肉重的大小。

2.2  屠宰测定  分别取80d的F4代白凤鸡和黑凤鸡及泰和乌骨鸡和余干黑羽乌鸡,每组公母各10羽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见3。从表3可见,白鳳鸡与黑凤鸡的体重比原地方鸡种显著提高,如在公鸡体重方面,与泰和乌鸡和余干黑鸡比较,白凤鸡分别提高62.72%和32.98%,黑凤鸡分别提高66.19%和35.82%;在母鸡体重方面,白凤鸡较泰和乌鸡和余干黑鸡分别提高64.79%和55.04%,黑凤鸡分别提高78.08%和67.54%,经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胸(腿)肌率,如屠宰率与泰和乌鸡和余干黑鸡比较,在公鸡方面,白凤鸡分别提高1.79%和-0.44%,黑凤鸡分别提高4.89%和2.60%,在母鸡方面,白凤鸡提高7.45%和6.55%,黑凤鸡提高4.69%和3.81%,也表明白凤鸡和黑凤鸡的屠宰性能较好,无显著差异(P﹥0.05),但就黑凤鸡与白凤鸡而言,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均大于公鸡,而公鸡的腿肌率则高于母鸡,黑凤鸡的胸(腿)肌率大于白凤鸡,与前面的体态结构指数结果相吻合。

3  小结

3.1  从白凤鸡和黑凤鸡体尺性状测定结果表明,新培育的两个乌鸡品系,体尺性状发育正常,具有较好的体型结构,商品肉鸡的载肉量较好。

3.2  从屠宰性能测定结果来看,本研究项目培育的两个乌鸡新品系的屠宰性能均比国内相关乌骨鸡研究的报道结果要好,白凤鸡和黑凤鸡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胸(腿)肌率,表明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与地方乌鸡原种比较,体重较大,产肉量也较高。

3.3  通过新技术杂交育种培育的白凤鸡和黑凤鸡在保持了原种白(黑)色丝羽、黑皮、黑骨、黑内脏、体型结构等消费者欢迎的外貌特征和屠宰性能基础上,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出栏体重和饲料转化率,有利于乌鸡更快的走向市场,实现地方产业化,增加饲养乌鸡的综合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