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早期著作及其当代价值

2019-07-09 22:22毛文文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恩格斯当代价值

摘 要:恩格斯既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广大劳动人民的导师,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与马克思一起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给予马克思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在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立和建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被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广大民众普遍认同。然而,当我们经过仔细研究来审视此观点时,会发现有不少内容被忽视: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谦称自己是“第二小提琴手”,不过他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他的整个思想变迁过程也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如果人们像以往那样习惯于把恩格斯当作马克思研究的“陪衬”,那么我们将会忽视太多恩格斯独特的思想,将不能给马克思主义体系生成史一个合理的解释,也不能给予恩格斯应有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二者的思想属于同一体系,他们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共同创始人,却又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风格。

关键词:恩格斯;早期思想;当代价值

一、国内学者对恩格斯早期思想的研究综述

总体来说,我国对恩格斯思想的研究相对更为深入一些。国内学者经过广泛研究和深入讨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持有不存在对立论的观念的人数较多。他们认为马克思虽然非常注重人能创造历史、影响历史这一因素,可是恩格斯也有同样的认知,只是恩格斯认知的角度和马克思不同。恩格斯是把人放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下,认为在推动历史的过程中,各项因素都在起作用,其中人也是这些因素之一。恩格斯并没有忽略人参与创造历史的意义,因此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共产主义学术研究中不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的问题。我国学者对恩格斯的思想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80年代起,我国开始研究恩格斯的经济思想。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问题较为重视。因此,对恩格斯的经济学思想的研究成为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点。学者唐艳艳阐述了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一部融会了经济学和经济学史的重要著作,具体呈现在她的《恩格斯的经济史研究及其经济史观》这篇文章中。我国的学者认为,恩格斯对经济学的阐述不仅对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重要的意义,还对阐述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我国对于恩格斯唯物史观的研究同样非常重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这是一套科学看待社会发展和历史发展的视角。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贡沈平在名为《论恩格斯对创立唯物史观的突出贡献》的论文中说明了恩格斯的唯物史观为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框架,指出了要让共产主义成为科学共产主义发展的道路。恩格斯在提供了唯物史观的框架之后,马克思才对其进行思考,并得到了“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一系列的观点。实际上,我国的学者对恩格斯思想研究而产生的看法更为客观。但是,总的来讲都缺乏对恩格斯早期著作的完整支撑,特别是缺乏恩格斯早期经济探索理论分析成果的支撑,这样会影响人们对恩格斯早期思想的准确把握和对其理论和历史地位的准确认识。

恩格斯的批判理论研究并不算一个时新的话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恩格斯的批判理论己经展开了一定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早期”时间范围的界定含糊不清,并且也没有专门性的讨论。翻看文献不难发现,在现有的研究中经常被用到的标题有“恩格斯早期……思想”“早期恩格斯……思想”“青年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等,其中对于“恩格斯早期思想”的时间范围划定通常都坚持各自的定义,而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与独立的“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所指更是大相径庭。王培通教授在《恩格斯早期對资本主义的批判及其意义》中提到,现在学术界开始重视对恩格斯的独立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晚期,对于“其(恩格斯)早期思想,特别是1844年与马克思开始革命合作之前思想”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张一兵教授在其文章《青年恩格斯在现实中探索资本主义的理论逻辑》则使用了青年恩格斯的说法,时间范围界定到1844年与马克思正式会见之前,认为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形成具有与马克思不同的逻辑理路。刘天俊在《恩格斯早期革命策略思想》一文中认为恩格斯早期革命策略思想时间划分,是从19世纪40年代初恩格斯思想转变时开始,从1848年欧洲革命实践和经验总结,到1851年总结革命经验结束时止。针对于此,本文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将恩格斯早期思想中的时间范围界定为从布莱梅时期到1844年与马克思真正意义上合作之前这一阶段。在这一时期,恩格斯所历经的生活环境、观察角度与逻辑思路与马克思的大为不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也能显示出恩格斯思想独有的魅力与重要意义。

二、恩格斯早期思想的形成过程

1.乌培河谷时期恩格斯批判意识的初步觉醒

1820年11月28日,恩格斯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乌培河谷地区,直到1838年前他被父亲强制退学,恩格斯都生活在乌培河谷。他在这里受到了浓厚的宗教虔诚主义思想的影响,见证了德意志莱茵地区的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和纺织业工人所受到的层层盘剥,被迫放弃他热爱的学业而从事他厌恶的商业。由于恩格斯的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虔诚派的一员,他在教区任负责人的同时也对自己的子女进行严格的虔诚主义思想教育,因此恩格斯少年时代受到虔诚主义教义的影响颇为严重。虔诚主义教义要求恩格斯不能阅读违背《圣经》教义的书籍,这是一种比清教徒禁欲主义还要残酷的禁铜法则,其大大地限制了恩格斯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对知识的渴望,对真理的执着。但是恩格斯的母亲是一名知识分子,从小对恩格斯进行了资产阶级人文教育,在虔诚主义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下,恩格斯没有被宗教思想所束缚,反而是塑造了卓越的品格,并且在内心中埋下了激烈的宗教批判的种子。恩格斯14岁进入埃尔伯费尔德的爱北菲特中学继续学习,在那里他接受了更为系统的人文主义教育,使得他的思想更加活跃。18岁时,恩格斯在通过对现实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后发表了《乌培河谷来信》,他写道:“在下层阶级,特别是乌培河谷的工厂工人,普遍处于可怕的贫困境地梅毒和肺部疾病蔓延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光是爱北菲特一个地方,2500个学齡儿童就有1200人不能上学,而是在工厂里长大,这只是便于厂主雇用童工而不再拿双倍的钱来雇用被童工代替的成年工人”。“在低矮的房子里进行工作,吸进的煤烟和灰尘多于氧气,而且从六岁起就是这样……只消过上几年这样的生活,就会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把他们葬送掉”。在文中,18岁的恩格斯透彻地揭发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阴暗面,掲露了宗教虔诚主义的伪善,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初次显现。

2.布莱梅时期恩格斯对“旧信仰”的抛弃

如果说在乌培河谷时期,恩格斯还是一个深受虔诚主义影响,对资本主义制度半信半疑的基督徒,那么来到布莱梅以后,恩格斯的理性精神彻底颠覆了他对虔诚主义的看法。

(1)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剥削的本质

1838年7月,老弗里德里希笔下“意志薄弱和思想浮泛”的恩格斯被强迫退学近一年后,来到布莱梅进行商业实习。布莱梅是德意志地区的北部港口城市,和专制的普鲁士相比,布莱梅的学术思想较为自由。在那里,青年恩格斯加入了青年德意志运动,并且在该运动机关报刊《德意志电讯》上发表了文章。当时,普鲁士地区民主主义精神风起云涌,德意志统一的呼声激发了恩格斯内也的强烈的政治主张。恩格斯坚定地实践着为“统一的、平等的公民国家的建立而斗争的信念”。他对宗教强权、贵族特权和封建专制统治深恶痛绝,此时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公民平等意识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恩格斯一踏上了布莱梅的士地,他的思想就如同脱疆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他终于有机会能够躲避父权的压制,能够夜以继日地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自身才华终于得以施展。在同情工人处境的同时,他深刻的认识到乌培河谷工人的悲惨境遇是由于普鲁士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正是从巴门到布莱梅的环境变化使恩格斯认识到普鲁士封建专制政治统治的本质,使他后来直接旗帜鲜明地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恩格斯敢为天下先,挺身而出,勇敢地抨击普鲁士封建制度的做法与夸夸其谈的黑格尔青年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揭穿虔诚主义的伪善面目

在激烈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对工人罪恶奴役的同时,恩格斯对自己的宗教思想进行了反思,同时他也对乌培河谷地区的泛滥虔诚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明确指出,那些贪婪的资本家都是虔诚主义者,一方面用虔诚主义的面纱粉饰自己的伪善本质,另一方面他们加大对工人的残酷剥削。他将“工厂主在周末虔诚地去教堂,而在工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役中绞尽脑汁地克扣工资”的伪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还指出,“虔诚主义,送个旧蒙昧主义的断崖抵挡不住时代的巨流,沙石一定会被水流卷走,断崖一定会轰然倒塌”。在布莱梅,恩格斯分析了虔诚主义流行的原因,他认为工厂导致了工人深陷蒙昧的虔诚主义,工人们在劳累的工作当中丧失了自我,失去了朝气和动力,醉酒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唯一乐趣。在批判虔诚主义的同时,受到青年德意志运动自由主义意识的影响,恩格斯强烈主张取消一切宗教强制、一切世袭贵族特权。恩格斯对于建立在无事实基础上的所谓的正统派思想存在异议,他更多的是通过理性的思辨去领悟圣经的教义。青年恩格斯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在自己的信念中战胜了一切怀疑的精神”。恩格斯此时用理性精神去解释《圣经》,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雏形。

(3)走向青年黑格尔主义

施特劳斯出版了《耶穌传》,这本书系统地批判了《圣经》,这使得恩格斯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逐渐开始认识宗教本质的虚伪性,最终理解了上帝仅仅是作为一个虚拟的概念而存在的现实,让他从根本上否定了虔诚主义思想,从此恩格斯与蒙昧的宗教思想彻底决裂。这也是后来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重要来源,恩格斯认为“施特劳斯完全否定了正统教派的所有理论基础,根本不可能被驳倒”。在此基础上,恩格斯提出必须扬弃思辨神学,以黑格尔主义为理论基础。恩格斯在使用黑格尔理论与虔诚主义的斗争过程中,还表达了他对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其良好的哲学素养显露无疑。恩格斯发表了《时代的倒退征兆》,这部著作表现出对青年黑格尔主义的一定程度的超越,恩格斯以其卓越的哲学素质对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原则进行彻底地拓展,否定君主立宪制是历史发展总结的思想,提出历史发展将永无止境的观点。恩格斯果断地揭去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面纱,把发展理解为螺旋上升、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为以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时期,恩格斯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坚定而绝情地说出了“青年德意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恩格斯自觉地把黑格尔哲学作为自己政治志向的理论基础。黑格尔的历史观成为恩格斯建立新世界观的直接理论前提。

3.谢林时期恩格斯哲学立场的转变

恩格斯于1841年3月离开了布莱梅,重新返回了乌培河谷地区。期间他大量学习了多种外语,为阅读人文主义经典著作打下了基础。同年9月,恩格斯前往柏林开始服兵役,在此期间,恩格斯继续专注于实践活动。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柏林大学旁听进修,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其哲学素养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的战斗意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

(1)对谢林基督哲学的批判

1841年11月1日,年近中旬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约瑟夫·谢林被邀请到柏林大学讲授《启示哲学》,他在课堂上全面否定了黑格尔哲学。这激发了柏林大学课堂上21岁的旁听生——恩格斯的战斗激情。他对谢林进行了有巧的批判,在充分褒扬黑格尔的基础上,恩格斯肯定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强有力的、永不静止的思想推动力”。为了实现对谢林的彻底批判,在次年三月,恩格斯在莱比锡出版了《谢林和启示》(即《谢林和启示——“批判反动派扼杀自由哲学的最新企图》)。一个柏林大学的旁听生初露锋芒,剑指德意志哲学家的泰山北斗,彻头彻尾地批判了谢林的非理性主义和蒙昧主义,高度赞扬了意志的作用和力量。在这一段时间里,恩格斯狂热地信仰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的理论学说,这激发了他源源不断地战斗热情和不懈的向上动力,他对腐朽资本主义思想的批判尖锐而透彻,富有煽动性而哲理十足,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对谢林腐朽的基督哲学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他对于一切阻碍进步思想的哲学观点进行了清算,这就包括具备严重妥协思想的中间哲学。在《评亚历山大·荣克的〈德国现代文学讲义〉》一文当中,他清算了青年德意志运动,青年德意志运动作了一个总结性的评论:“文学运动大踏步地前进了,这个派别远远落在这个运动的后面,大部分青年德意志分子的空虚便暴露无遗了”。在柏林时期,恩格斯的政治积极性和文学作品思想性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标志着共产主义思想离他又近了一步。

(2)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

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费尔巴哈颠覆了唯物主义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重新恢复的唯物主义的权威。《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其深遂和富有洞察力的见解拨云见雾般给恩格斯带向了黎明的灯塔。恩格斯兴奋地宣称“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1]。费尔巴哈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永恒的,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的基础。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非黑格尔所说,意志是世界的本源。费尔巴哈直言不讳地指出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幻想,是人将自己的问题甩给了上帝,而自己不敢面对惨痛的现实。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不过是对于知觉的无限性的认识,上帝不过是人的内在本性的向外投射。而“宗教之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各种不同的需要。虽然他对基督教做出了妥协,认为基督教的存在是有必要的,无论在爱的方面、还是在道德自律方面,都有存在的必要;但是费尔巴哈还是进一步揭露了基督教的虚伪本质,上帝这…幻想妨碍了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其最终必然会导致“迷信和不道德”,他认为,黒格尔哲学是唯心的。《基督教的本质》推动了恩格斯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思想变革,此后,他逐渐清算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在吸取辩证主义哲学精髓的情况下,发展出了基于辩证主义唯物思想的历史观。

(3)对黑格尔哲学态度的转变

在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之后,恩格斯开始重新审视黑格尔哲学,他冲出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束缚,对人的本质和世界的物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恩格斯开始以辩证的态度看待黑格尔哲学。虽然在这一时期,恩格斯并没有完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但是通过对费尔巴哈作品的阅读,通过对政治斗争的身体力行,通过在大学的旁听生涯,通过执着的自学和努力,恩格斯在追求崇高理想和真理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他结束了对“绝对精神”的狂热和崇拜,开始以辨证地态度看待黑格尔哲学。他一改过去青年黑格尔学派局限于思想斗争的传统方式,勇敢地站出来进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斗争。他甚至提出了“绝对自由平等和真正的主观自由”的概念。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中,他将斗争矛头直指普鲁士国王,这远远地超越了黑格尔的思想,打破了黑格尔青年学派软弱无力的说教和脱离实际的争论。虽然当时的恩格斯还是秉承着黑格尔学说的唯心主义者,但是恩格斯对它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精神,并及时吸取了其中的精髓,将其运用到历史分析和社会现实当中,逐步形成了他后来的历史主义逻辑思维方法;另一方面,恩格斯深刻感到黑格尔青年学派的软弱性,缺乏革命性,对宗教思想清算的不彻底性以及对人类本质认识的局限性;最后恩格斯开始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有所怀疑,尤其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后,这种怀疑与日俱增,在逐渐接受了唯物主义思想之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正在恩格斯心中逐渐发生动摇,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正在产生。

4.曼彻斯特时期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1842年11月,恩格斯离开了普鲁士家乡,前往工业革命的圣地--曼彻斯特。曼彻斯特是英国的纺织中心,工业革命发源地和资本主义商业中心,资本主义发达程度领先于全世界,而资本主义矛盾也越发尖锐。作为父亲投资工厂的一个小职员,恩格斯开始了和工人阶级的全面接触,他完全深入到工人的生活当中,真正成为了资本主义批判的实践者。

(1)观察视角的转变:哲学视角转向经济视角

来到英国以后,恩格斯深入到工人当中对英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曼彻斯特和普鲁士的专制统治有着巨大的差异。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国家的纺织工业中心和宪章运动的中心,曼彻斯特有着强大的无产阶级和工会组织及世界上最先进、最雄厚的工业基础。然而工人们每天在极度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连续作业16个小时,为了一点可怜的工资夜以继日,甚至很多伤残的工人还不得不拖着残肢断臂接受资本家的剥削。恩格斯对此评价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比曼切斯特更恶劣的城市”。他又对“英国绅士”礼貌而又伪善的贪婪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阶级像英国资产阶级这样堕落、自私和腐朽”。恩格斯在曼切斯特認识到了经济因素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当中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他考察大陆社会主义学说和各种空想理论以及研究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实践失败的原因后,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抽象的哲学理念,而忽略到现实经济因素的考虑”。于是,恩格斯转变了研究视角,开始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研究资本主义批判理论。1844年初,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他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发展是私有制的必然结果,尤其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论述,睿智而富有洞察力,这充分证明了他的论断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这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起到了奠基作用。文中对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进行了透彻地批判,尤其是对亚当·斯密、威廉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进行了驳斥。首先,恩格斯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共同本质,指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的欺骗代替简陋的生意经[2]。恩格斯站在哲学超越的高度揭示了这些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自己的卑鄙的贪婪的不道德行为的本质和危害,恩格斯指出,“在新经济学家的虚伪的人道背后,原来隐藏着旧经济学家闻所未闻的野蛮”。最后,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学思想是诡辩之术,因为其中难以克服的矛盾,已经无法自圆其说,新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往往会比旧的经济学家产生更多的谬误。恩格斯认为,任何诡辩的理论都会因为脱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的实际而最终无法阻止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消亡。

(2)哲学立场的转变: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在曼彻斯特,恩格斯不仅深入实际生活,还系统地研究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发表后,他的思想开始逐渐向唯物主义靠近。曼彻斯特时期是恩格斯思想形成的决定性阶段,他在哲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彻底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恩格斯认为经济事实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不是精神原则,而是物质动力。作为哲学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恩格斯过去一直推崇关于黑格尔历史运动的观点,但是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思想之后,恩格斯抛弃了黑格尔一切发展变化都归结为“绝对理念”的思想,但是那时他还没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想决裂。来到曼彻斯特以后,恩格斯在研究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著作的基础上,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强大生产动力;同时恩格斯深入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发现利益是导致资本家剥削工人,导致工人悲惨境遇的根本原因。恩格斯指出,在英国主要有几个阶级: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些阶级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有物质利益才能够发展为精神原则,物质利益的冲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这是唯物史观创立的一块基石。恩格斯还通过分析工业革命推动历史发展的路径指出了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事实上这其中孕育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思想。恩格斯还认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法律的维系都要依靠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革命策略的转变: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恩格斯的思想逐渐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这对日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明确指出英国将要发生的革命是无产阶级主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恩格斯在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学说之后,深刻认识到其失败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恩格斯批判了过去空想社会主义者寄希望于资产阶级良心发现的思想。相比于圣西门和欧文,恩格斯更加推崇傅立叶的思想,但是对他们远离政治领域、对资产阶级抱有幻想的态度予以了强烈的批判,恩格斯认为,美好社会并不是依靠憧憬而得到的,而是依靠阶级斗争的不懈努力而得到的。换言之,恩格斯认为德国哲学家思想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对共产主义逐渐接受的历史。恩格斯在《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必然性,还揭示了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力量,英国工业的残酷剥削在给资产阶级快速聚集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无产阶级群体的日益膨胀,正是这些“缺乏教养,不具备绅士风度”的底层工人,才最具备战斗意志和无限的力量。在曼彻斯特时期,恩格斯就已经开始对于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道路的探索,恩格斯激烈地批评了改良思想,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推翻贵族,才能改善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思想的最先来源。

三、恩格斯早期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1.为唯物史观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恩格斯从物质利益出发,看到物质利益冲突是英国社会革命的客观基础,构成了英国社会革命的可能性。他十分敏锐的观察到英国的物质条件和政治基础之间的不协调。由此他分析了英国国家的物质基础,初步发现了英国由于物质经济问题上面临的各种矛盾,而恰恰是这些矛盾使得英国整个国家都处于一个比较困难的境地,而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状况下,英国的统治阶级---资产阶级要想依靠现有的能力来从根本上解决整个问题是非常困难的。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所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当时,恩格斯对于英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把握,对英国、法国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萌芽、共产主义思潮的研究以及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紧密联系等方面都远远地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一些主要的理论问题的关注如:共产主义理论、劳动异化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私有制理论等方面也曾领先于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英国工人状况的广泛调查和对工人运动的亲自参与所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加上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采用的实证分析方法,都对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缩短了马克思走向唯物史观的里程,并开启了马克思后半生理论研究工作的新视角,为唯物史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具有重要意义

恩格斯以自己在英国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重点关注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经济制度,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将恩格斯早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这些内容在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两部著作中得到系统化、具体化的阐述。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指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切概念和范畴都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其次,他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实质出发,预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阶级对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必然会逐渐消失,成为空洞的的理论。最后,他把资本主义经济范畴中的私有制经济关系及经济规律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虽然在《莱茵报》时期就对经济问题发生了兴趣,但马克思那个时候对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是由于恩格斯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引起了马克思的关注,直接促使他专心地开展政治经济学的系统研究。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从社会主义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考察。他把现实的经济关系作为辩证发展的主体,从而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历史观。黑格尔所阐述的历史规律实质上是绝对观念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精神层面上的规律。而相比较而言,恩格斯却十分明确地把精神规律与自然规律区分开来,并且认定社会经济规律不是精神上所意味着的规律,而是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的自然基本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他的这利论述表明了恩格斯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根本性转变。到1844年之前,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批判,完成了本人从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彻底完成。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就是其完成两个转变的标志。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实现革命性变革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也成为马克思正式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资本主义的实证方法

青年恩格斯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在考察历史发展变化的,他不仅为我们研究社会发展变革提供了新的道路,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历史的新的方法。恩格斯之所能够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分析的如此透彻,也是与他采用实证分析法来考察历史是分不开的。他当时对于社会经济的了解程度远远地超出了马克思的水平。正因为此,恩格斯才能在其早期就创作了政治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工人运动状况》等,这些作品的产生都是建立在长时间的亲身考察社会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完成“两大转变”主要是通过对当时社会哲学、宗教思想及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著作研究实现的,他的研究侧重于理论的思辨研究。而恩格斯在“两大转变”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现实进行了透彻地论证分析。由于他本人在哲学意识在思辨的深度上的有所欠缺,他就利用大量时间去投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保持着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他的不足。恩格斯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分析,并且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最终同样实现了自身的“两大转变”。由此可见,实证研究方法与思辨研究方法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它们在道路上不同,但是结果相同。但是思辨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分析而得出的相关结论,由于其缺乏最直接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它的观点不一定是最科学、最精确的。而且,实证方法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价值。在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思辨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不能忽视实证研究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实证研究分析法,来对思辨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我们不难看出,恩格斯十分重视实证研究方法,他通过自身经历出发,更加直观、准确地了解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为其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打下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四、结论

通过对其思想形成与内容的论述,对恩格斯早期的思想有了更加明确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澄清了恩格斯的早期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合理形成做出了贡献。同时明确了马克思理论产生的影响以及其思想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说。由于研究时间有限,文中关于恩格斯对共产主义所作的贡献论述还不够充分,部分内容目前仅从理论角度进行了分析,因此这部分内容只能作为本次研究的一个初步总结,后续值得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和讨论。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3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

参考文献:

[1]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5]奥古斯特 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0

[6]大卫·弗·施特劳斯.耶稣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高光、阎树森、马迅.《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研究——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毛文文(198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党校教师工作,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恩格斯当代价值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伟人的友谊也有风波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