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多穂蓼的研究概况

2019-07-10 12:37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药制剂杀虫湿疹

2

1.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4; 2.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4

蓼属是一个药用大属,种类繁多,生长环境多样,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药物资源。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有黄酮类与蒽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尤其在抗肿瘤和抗氧化方面功效显著。但近年来随着何首乌、虎杖等名贵中药材需求量大造成过度采挖,导致其资源匮乏,种群数量濒临灭绝,难以满足市场需要。蓼属中有很多野生资源丰富,药效显著的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由于其有效成分、药理活性、构效关系方面基础研究较少,导致这些蓼属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与何首乌或虎杖亲缘关系相近的蓼属药用植物作为其替代品,未免不是一条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藏药材多穂蓼为西藏常用的民间药,又名多枝蓼、多穂假虎杖,藏名为恣恣萨曾,在西藏也会被当作辣蓼使用,是蓼科蓼属植物多穂蓼的全草[1-2]。生于海拔2700~4500 m的山坡灌丛或山谷阴湿处,分布于我国的西藏、云南等地,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3]。该药性凉,味辛,具有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4]。本文综述了藏药材多穂蓼的原植物形态特征、资源分布、分类学研究、本草考证、化学成分以及药理研究方面,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

多穂蓼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间有半灌木,高100~150 cm。茎直立,多分枝,密被短柔毛,具纵棱。叶近无柄或有短柄,叶片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近戟状心形或楔形,长6~15 cm,宽3~5 cm,上面绿色,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绿色,密生白色短柔毛[3]。托叶鞘筒状膜质,上部偏斜,深褐色,长3~4 cm,开裂,无缘毛,密生柔毛。花序呈大型开展,锥状,花序轴及分枝具柔毛。花被为淡白色或淡红色,开展,花被片不相等,内面3片较大,近圆形,直径约4 mm,外面2片较小,长约3 mm,苞片膜质,卵形,被柔毛,顶端尖[4]。花梗纤细,无毛或疏被柔毛,雄蕊通常8,花药紫色。花柱、柱头3,自基部离生。花期7~9月,果期8~10月[3]。瘦果卵形,具3棱,短于花被,黄褐色,平滑,长约2.5 mm。多穂蓼的形态特征如图1。

图1 多穂蓼的形态特征

2 资源分布

在我国多穂蓼主要分布于西藏和云南。周忠泽等[5]发现多穂蓼在云南有分布,并根据多穂蓼花粉具多沟认为其是蓼科植物中较为原始的类型,且分析了现存蓼科植物花粉类型的地理分布推测中国蓼科植物起源于中国西南部。朱立涛等[6]以采自云南湄公河处的多穂蓼进行叶下表皮微形态研究,侧面验证了多穂蓼在云南确有分布。王珂等[7]在全国范围内考察和采集蓼属植物标本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多穂蓼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三省。叶伟伟[8]对采自西藏涅拉木至樟木的多穂蓼进行系统学研究,李影[9]以采自西藏林芝色季拉山的多穂蓼作为研究对象,两者都反映了西藏确有多穂蓼的分布。Negi,VS 等[10]在研究喜马拉雅山西侧的生态系统时,发现了多穂蓼的存在。

3 系统学研究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多穂蓼的系统学位置意见不一,亟待通过更多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以解决多穂蓼的系统学位置问题。前期,通过对花、种子、花粉形态等特征以及其他重要信息对多穂蓼进行系统位置的研究,Meissner、Steward等[11-13]把其归入蓼属神血宁组,Ronse Decraene[14]把其归入春蓼属神血宁组,周忠泽[15]把其归入蓼属并另立新组多穗蓼组,Hong[16]把其归入春蓼属并另立新组为多穗蓼组,Kràl M[17]支持应为其另立新属为多穗蓼属。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发展,序列分析已经成为研究植物系统学位置和证明植物系统演化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叶伟伟[8]选用 2 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L-F、rbcL)和 1 个核基因片段(ITS)分析多穗蓼的系统学位置,认为其应归入蓼属神血宁组,李影[9]基于rbcl、ITS和trnL-F基因序列信息将多穂蓼独立成属,认为冰岛蓼和多穂蓼应归于多穂蓼属。

4 本草考证

《西藏常用中草药》中记载,取多穂蓼适量,煎水洗,可治疗皮肤湿疹[18]。《居米旁医著集》中记载,六味肠炎灵主要配方包括多穗蓼、葛缕子、獐芽菜等6种药材,具有清热、止泻,保护肠黏膜,促进消化吸收,健脾胃的作用[19-20]。

5 化学成分研究

全草含蓼属甙(Polystachoside)、腊梅甙(Merat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Hörhammer,L.等[21-22]对多穂蓼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主要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进行鉴别,发现多穂蓼中含有较多黄酮类物质。Negi,S等[23]从多穂蓼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脂肪族酯(pentacosanyl heptacosanoate),并应用光谱技术分析了多穂蓼中已发现化合物(槲皮素、槲皮甙、二十七烷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的结构信息。已知多穂蓼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来源于多穂蓼的化合物

续表1

表1 来源于多穂蓼的化合物

6 药理研究

多穂蓼具有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菌痢,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皮肤湿疹。关于多穂蓼的现代药理研究较少,一些含有多穂蓼的中药制剂主要集中用于治疗皮肤湿疹、银屑病、肝纤维化、牙痛、阑尾炎、风湿病以及腹泻等其他病症,与多穂蓼的功效和主治相符合,说明多穂蓼确实具有相关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6.1 用于皮肤湿疹与银屑病 多穂蓼具有抗炎作用,常外用于治疗炎症性皮肤病。Dong,Liangqing[24]发明了一种外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制剂,该制剂以多穂蓼等多种中药材共同作用,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Cheng,Gang等[25]研制了一种治疗宠物犬皮肤湿疹的中药汤剂,疗效较好,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Chen,Huanbin[26]发明了一种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副银屑病的中药,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Shi,Zhong[27]以多穂蓼全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软膏,该软膏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6.2 用于肝纤维化、牙痛、阑尾炎和风湿病 多穂蓼具有消炎镇痛、祛风除湿的作用,一些包含多穂蓼的中药制剂可干预肝纤维化,治疗牙痛、阑尾炎以及用于风湿类疾病。Sun,Chunlin等[28]发明了一种具有抗肝纤维化功能的中药汤剂,其能够清除由于肝脏炎症产生的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对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纤维化功效显著,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Rao,Ye[29]研制了一种可显著治疗牙痛的胶囊,该胶囊突出多种中药原药材的协同作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舒筋、止血等功效,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Chen,Anwei等[30]研发了一种中药复方,可用于治疗由于肾阴虚而造成的牙龈炎,还具有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功效,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Sun,Wei等[31]发明了一种治疗慢性阑尾炎的中药,经临床试验表明安全有效,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Ma,Lanfei[32]研制了一种消炎止痛的药膏,并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肌肉劳损引起的疼痛以及风湿病,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

6.3 止泻杀虫 多穂蓼能够止泻、杀虫,杀虫作用也常被用于中药种植领域,但目前研究没有发现它能够预防结肠炎。Mao,Qingyun[33]发明了一种能止泻杀虫的中药汤剂,该汤剂具有止泻、止痢、抗菌、解毒、清热、利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Zhang,Yubao[34]研发了一种适用于牡丹种植的肥料,该肥料中加入了多穂蓼、橄榄渣等,不仅可以提高牡丹籽的产量和出油率,还可以杀灭土壤中的害虫且安全性高。刘希等[35]研究了多穗蓼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造成的结肠炎的影响,通过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以及测定肠道IL-6和TNF-α的mRNA的表达,没有发现多穂蓼提取物对结肠炎有预防作用。

6.4 其他用处 一些含有多穂蓼的中药制剂还能够用于红斑抵抗性肢体疼痛、闭角型青光眼、外耳道疖肿以及小儿贫血等。Zhang,Xiaolin[36]以多穂蓼、木贼等原材料配成中药治疗红斑抵抗性肢体疼痛,效果较好。Che,Li[37]以多穂蓼等中药为原材料研制了一种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中药制剂,经临床验证安全有效。Li,Qian[38]发明了治疗外耳道疖肿的中药,具有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少的优点,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Lin,Nanping[39]配制了一种治疗失语症的中药制剂,安全有效,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Ren,Jinmin等[40]研发了一种可治疗小儿贫血的中药口服液,该口服液可养脾健胃、安神养血,无毒副作用,原药材中包括多穂蓼。

7 小结与展望

藏药材由于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赋予了藏药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作用显著。多穂蓼是西藏地区常用药,对生态环境要求低,野生资源丰富,其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目前研究较少,化学成分主要有蓼属甙、腊梅甙、异槲皮甙、槲皮甙、槲皮素、3′-甲基鼠李素、pentacosanyl heptacosanoate、二十七烷酸、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多穂蓼在临床上为“六味肠炎灵”的主要成分,主治急、慢性肠炎,一些包含多穂蓼的中药制剂体现了多穂蓼祛风利湿,杀虫止痢,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多穂蓼应当进行近一步的研究,这对于发现新的化合物和寻找同属资源匮乏的中药材的替代品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药制剂杀虫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4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106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原因探讨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中药制剂研究开发平台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中药制剂重点实验室团队介绍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