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在亚热带地区育苗的可行性初探

2019-07-10 09:29庞贞武黄汉宁孙雪阳吕华丽周惠琼沈云吴兵陈德文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育苗樟子松可行性

庞贞武 黄汉宁 孙雪阳 吕华丽 周惠琼 沈云 吴兵 陈德文

摘要 为探讨北方寒带树种樟子松在亚热带地区进行育苗的可行性,于2017 年4月在广西南宁进行了樟子松育苗试验,并进行种子发芽率、芽苗移植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使用40 ℃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并继续浸种至24 h后播种到发芽床,樟子松种子14 d发芽率达45%;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以苗龄12个月计,樟子松芽苗移植成活率达67%,苗平均地径达0.5 cm,平均苗高达13 cm。

关键词 樟子松;育苗;亚热带地区;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 S722.8+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13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3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of breeding the northern frigid tree species P.sylvestris in the subtropical area, seedling test had been performed in a nursery in Nanning, Guangxi on April 2017. Some indicators were tested about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survival rate, seedling height and diameter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ylvestris seed were soaked in the 40 ℃ warm water until cooling naturally, continued to soak until 24 hours and  sowed on the germination bed at the last. The P.sylvestris  germination rate was up to 45% under the natural condition;using light matrix nonwoven cup container to cultivate seedlings, the P.sylvestris seedling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was 67%, the seedling average diameter was 0.5 cm, average height was up to 13 cm at 12 months.

Key words Pinus sylvestris;Cultivating seedlings;Subtropical regions;Feasibility

作者简介 庞贞武(1981—),男,广西博白人,工程师,硕士,从事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1-08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为常绿乔木,产于我国黑龙江大兴安岭海拔400~900 m山地及海拉尔以西、以南一带砂丘地区[1-2],高15~25 m,最高达30 m,树干挺直,树冠椭圆形或圆锥形,寿命长,一般年龄达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3-4]。

樟子松林木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是抗风沙、耐干旱耐瘠薄、抗严寒且速生的常绿树种,是东北大兴安岭山区及西部砂丘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5]。其材质较强,心材淡红褐色,边材淡黄褐色,材质较细,纹理直,可做建筑、枕木、电杆、船舶、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材[6]。樟子松树形及树干均较美观,近年来成为北方地区常用的庭院、公园和街道等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7]。

目前,我国北方樟子松造林面积较大,樟子松苗需求量大,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多风,樟子松苗期生长缓慢,育苗期较长,在北方地区樟子松苗通常需在苗圃培育2年[8-9],苗高和地径分别达12、0.4 cm才可上山造林[10-11],因而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为探讨樟子松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育苗以缩短育苗期和苗木返销北方地区的可行性,笔者开展了樟子松的引种育苗试验,以期为大规模开展樟子松种子育苗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来源

种子于2017年3月7日购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红花尔基林业局国家樟子松良种基地,购买后存放于广西林木种苗示范基地4 ℃冷库。

1.2 育苗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位于广西南宁市三塘镇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苗圃。广西南宁市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 ℃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4 ℃,极端最低气温-2.4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 ℃,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 ℃。年均降雨量达1 304.2 mm,平均相对湿度为79%,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

1.3 发芽率测试

采取恒温培养箱发芽与室外自然条件发芽相比较的方法。具体做法:不同发芽条件下,各随机取3 g种子,将种子均匀分成3份,即每个处理3个重复。先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消毒20 min。恒温培养箱发芽:将消毒过的种子用40 ℃溫水浸种至自然冷却后,放入垫有湿滤纸的塑料盒,然后放入培养箱,培养箱设置温度25 ℃、湿度80%。自然条件发芽:将消毒过的种子用40 ℃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继续浸种至24 h后即播种到发芽床,检测时间14 d。

1.4 育苗方法

育苗用种量约5 kg,具体育苗步骤如下。

1.4.1 大田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催芽前选种:选择粒大饱满、有光泽、内外种皮紧贴的优良种子,并将种子置于水中,去掉浮于水面的种子,只将沉于水中的种子用来播种。种子消毒: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 min。经消毒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晾干后待用。种子催芽:用40 ℃的温水浸种至自然冷却,继续浸种至24 h后即可播种。

1.4.2 播种方法和播种时间。

采用密播移幼苗的方法,2017年4月5日早上播种。一是播种苗床的准备:将畦面筑成宽1.0~1.2 m,高15~20 cm,苗床长度视地形而定,然后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二是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播入畦面,播种量为40 g/m2左右。用经过筛的黄心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后用塑料膜覆盖达到控温、保温、催芽以及防鼠的目的。三是待芽苗种壳脱落后即可移栽。

1.4.3

幼苗的移植方法。

采用3.5 cm×7.0 cm规格的轻基质网袋容器杯育苗(育苗杯基质配比为50%椰糠∶15%泥炭∶30%稻壳∶5%磷肥)。将轻基质杯整齐摆放到苗床上,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幼苗移栽前将轻基质杯淋透水。移苗时轻拔幼苗,可将较长的主根截去1/3,放于盛有清水的碟内待用。用圆形细木条在轻基质杯插出小洞,然后将幼苗直接种入轻基质杯中,1杯种1株幼苗,再将小洞回压,使幼苗的根紧接基质,随即淋足定根水,并加盖80%遮阴网。此后保持基质湿润,一般早、晚各淋水1次,视天气情况适当增减淋水次数。

1.4.4 苗木管护措施。

遮阴:晴天温度太高时,幼苗移栽完后要把遮阳网铺开,避免阳光直射造成苗木成活率降低。5~7 d后,可掀开遮阳网,使之慢慢适应露天的环境。分级:将苗木按苗高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将苗木按等级移至分级炼苗托上进行炼苗和空气切根。施肥管理:幼苗植入容器后约30 d,施3 g/L磷酸二铵或复合肥液,每10 d施1次,促进苗木根系发育;苗木进入生长旺盛期后,施用尿素等速效肥,浓度为5~8 g/L,每7 d施1次;此后可喷2 g/L磷肥或钾肥,以促进幼苗木质化,提高苗木抗性。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定期喷药。幼苗移栽后10 d开始喷洒800倍甲基托布津,以后每隔7 d喷1次,采用百菌清、多菌灵等多种灭菌剂轮流喷洒。

1.5 数据分析

通过Excel 和DPS7.05 数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芽率

为检测购买的樟子松良种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发芽情况,为后续的大田育苗试验提供数据参考,特取小样进行发芽率检测。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培养箱发芽率明显高于自然条件发芽率,发芽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培养箱恒温恒湿条件下,第3天发芽率为11%,随后小幅增加,从第5天开始发芽率迅速增加,至第7天达65%,之后发芽率增长平缓,至第14天达72%。自然条件下的发芽情况与培养箱发芽情况类似,考虑到育苗量较大,5 kg种子采用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播种发芽。

2.2 幼苗成活率

幼苗在苗床上长至2 cm左右即可移至育苗轻基质杯培育,直至苗床幼苗拔完(14 d内拔完),幼苗累计上杯约18万株。根据幼苗成活率统计结果(图2),幼苗在移栽第1个月后,成活率达95%,幼苗死亡主要原因是遭受鼠害;移栽第2个月成活率为94%,相比上月变化不大;移栽第2个月后,成活率开始明显下降,移栽第3、5个月,成活率较移栽第2个月降幅分别为6、15百分点;移栽第5个月后,成活率降幅减缓,相比移栽第5个月,移栽第7、9个月成活率降幅均为4百分点;移栽第9个月后,成活率降幅明显增加,相比移栽第9个月,移栽第12个月成活率降幅为8百分点。由此可见,对于在广西南宁地区来说,春夏秋季对樟子松苗的成活率影响较大,冬季影响则较小,主要原因是广西南宁地区春夏秋季节温度都较高,且春夏季湿度也较大,樟子松苗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立枯病而死亡,而冬季则因温度相对较低且空气较干燥病害较少,同时由于广西南宁当地冬季温度相对北方较高,一般低温天气在10 ℃左右且持续时间不长,因而相比北方地区[3,5-6],樟子松在广西南宁不存在因为冻害而死亡的现象。

2.3 幼苗地径生长

从试验圃地的观察看,在广西南宁地区樟子松幼苗的地径生长正常,1年生苗平均地径约0.50 cm。由图3可知,樟子松从移栽第1个月至移栽第5个月,地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平均增加0.24 cm;从移栽第5个月开始地径生长速度变慢,至移栽第9个月平均地径仅增长0.01 cm左右;但移栽第9个月至移栽第12个月地径恢复增长,此阶段平均地径增长了0.17 cm。由此可见,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樟子松苗期地径生长在春夏季相对较快,在秋冬季相对较慢。

2.4 幼苗高生长

从试验圃地的观察看,在广西南宁地区樟子松幼苗的苗高生长缓慢,1年生苗平均高度约13 cm,而笔者所在苗圃往年培育的0.5年生马尾松种子苗平均高度在30 cm以上。由图4可知,樟子松从移栽第1个月开始至移栽第5个月,苗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增高平均达7 cm;从移栽第5个月开始苗高生长速度变慢,至移栽第9个月平均苗高仅增长1 cm;但从移栽第9个月至移栽第12个月苗高恢复增长,此阶段平均苗高增长了2 cm。由此可见,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樟子松苗期苗高生长在春夏季相对较快,在秋冬季相对较慢。

3 结论与讨论

虽然目前鲜见有樟子松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种子育苗的文献报道,但从樟子松种子苗在笔者所在苗圃1年的生长情况来看,在属于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南宁进行樟子松种子育苗和今后樟子松苗返销北方地区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一是樟子松种子在广西南宁地区大田自然条件下,可正常发芽且发芽率达45%,但低于在北方地区的发芽率[1,9],这可能跟树种的适生环境、播种条件和管理措施等因素有关。二是从芽苗成活率、苗高、地径生长情况看,虽然属于高纬度寒带树种,但樟子松能适应亚热带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说明其适生范围较广。从育苗的角度来看,笔者在苗圃培育的1年生樟子松苗较大部分的苗高度可达12 cm、地径达0.4 cm,且根系发达,即1年内可达到北方地区I级苗的标准,可用于上山造林,相比在北方育苗缩短了1年的时间[1,8,10]。三是樟子松的1~2年生苗在北方地区必须采取覆土的越冬防护措施[4,7],但在广西南宁地区育苗,由于冬季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樟子松幼苗不必考虑特别的越冬防护措施也可安全过冬,从而降低了育苗管护难度和育苗成本。四是笔者采用轻基质无纺布育苗容器进行樟子松苗的培育,从育苗效果看,因该育苗容器的基质透水透气保肥性能好,不仅能满足樟子松苗的正常生长需要,而且苗木放入有脚的育苗托盘后可进行空气切根,避免了根系的过度生长,而根系生长受限反过来可能对苗高和地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旭朝.塞罕坝氣候特点与樟子松育苗技术[J].河北林学院学报,1996,11(S1):260-264.

[2] 马景荣,罗彩玲.陕北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实际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4(9):44-45.

[3] 李俊霞,白学平,张先亮,等.大兴安岭林区南、北部天然樟子松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差异[J].生态学报,2017,31(21):7232-7241.

[4] 戴继先,李大林,鲁艳华,等.高寒多风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1(6):27-31.

[5] 李蒙蒙,丁国栋,高广磊,等.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在中国北方10省(区)引种的适宜性[J].中国沙漠,2016,36(4):1021-1028.

[6] 钱春阳.樟子松不同容器育苗试验[J].防护林科技,2013(8):32-34.

[7] 郭星平.榆林沙区针叶树苗木繁育的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效益分析:以樟子松为例[J].陕西林业科技,2012(2):31-33.

[8] 袁小琴.榆林沙区樟子松大密度直播育苗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1(6):105-106.

[9] 尚文艳,许志兴,金哲石,等.不同浸种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2(3):75-77.

[10] 刘凤祥,赵欣欣,陈霞,等.樟子松育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1(34):49.

[11] 李文荣.山西省北部地区樟子松引种情况的调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83,3(2):54-64.

安徽农业科学,J.Anhui Agric.Sci. 2019,47(11):157-162,168

猜你喜欢
育苗樟子松可行性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论林业育苗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樟子松人工林的培育及其管理管窥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