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应用

2019-07-10 09:29王东贤韦学平孔菲邓涛陆华君卢燕回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烟蚜生物防治广西

王东贤 韦学平 孔菲 邓涛 陆华君 卢燕回

摘要 为降低烟蚜对烤烟的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自2014年以来,广西烟草公司引进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并开展本地化技术研究。从烟蚜发生规律、技术原理、技术措施、推广应用4个方面阐述了广西烟区烟蚜茧蜂防治技术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为该技术在大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烟蚜茧蜂;烟蚜;生物防治;广西

中图分类号 S47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1-014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4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rm of Myzus persicae to fluecured tobacco, reduce the use of pesticid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nce 2014,Guangxi tobacco company introduced the aphid cocoon bee control technology of tobacco aphid and carried out localiz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This paper expatiated the specific practice and effect of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aphids in Guangxi from four aspects of the occurrence rule, technical principle, technical measures and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phids,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in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 Aphidius gifuensis;Myzus persicae;Biological control;Guangxi

基金項目 广西烟草科技创新项目(桂烟科〔2014〕3号)。

作者简介 王东贤(1966—),男,广西贵港人,农艺师,从事烟草生产研究。*通信作者,高级农艺师,从事烟草病虫害防治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2-27;修回日期 2019-01-10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中性偏酸,适宜生产优质烟叶。目前,广西主要烟区在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宜烟面积共22.4万hm2,这些烟区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拔在800~1 100 m,年降雨量在1 000~2 800 mm,年均气温在16~23 ℃,日均温≥10 ℃的积温在5 000~8 300 ℃,持续天数在240~358 d,年日照时间在1 200~2 200 h,在海拔、气候方面与世界著名产烟区津巴布韦十分相似,是全国优质烟叶产区之一[1-2]。烟草是广西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广西烟草实现国税收入166.5亿元,占广西国税收入的19%[3]。因此,当地烟草局每年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烟草栽培技术研究。

烟蚜(Myzus persicae)是广西烟草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广西烟区年发生世代30~40代,发生数量大,给烟草生产造成巨大损失[4]。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治烟蚜的主要手段,导致烟蚜抗药性的增强和农药残留的增加。通过人工大量繁育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在烟蚜发生关键期大量释放到烟田进行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烟蚜数量及蚜传病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烟叶中的农药残留,提高烟叶质量安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趋于成熟,已在云南、贵州、湖南、山东等地推广应用[5-9]。为此,广西烟草公司积极开展烟蚜茧蜂的生物防治项目,通过科学引进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并开展本地化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广西烟草烟蚜发生规律

广西烟草烟蚜在烟田的种群消长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型,高峰期随地域和田块类型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如靖西市田烟区烟苗移栽于2月10日左右,烟蚜高峰期发生在4月上中旬;隆林县地烟区烟苗移栽于3月25日至4月20日,烟蚜高峰期发生在5月上中旬。烟苗移栽后,随着平均气温逐渐升高,烟蚜发生量也总体上升,该期间气温均在20~30 ℃;在烟蚜达到高峰期后,随着气温的继续升高及降雨量的增加,烟蚜种群密度迅速降低,由此可见适温干燥的天气有利于烟蚜的生长繁殖。

2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原理

烟蚜茧蜂是一种能够寄生于烟蚜体内的专型寄生蜂,能够缩短烟蚜的寿命、降低烟蚜繁殖力、有效控制烟蚜的发生危害。烟蚜茧蜂雌蜂在找到合适的寄主烟蚜后,将卵产于烟蚜体内,孵化后的幼虫在烟蚜体内以取食烟蚜内脏为生,随着幼虫的发育,烟蚜逐渐丧失生活力死亡并形成僵蚜。7~10 d后,僵蚜内的幼虫发育完全,羽化成蜂破壳而出,并重新寻找寄主烟蚜产卵寄生。

3 烟蚜茧蜂规模化繁育与释放技术措施

3.1 繁蜂点规划

为实现烟蚜茧蜂释放的全区覆盖,根据植烟面积和防治技术推广能力,广西种蚜种蜂繁育中心由百色市烟草公司负责建设,主要负责蚜蜂保种、扩繁及创新研究等,并利用现有育苗工场育苗大棚改造成二级繁蜂大棚繁育烟蚜茧蜂。

4.3.2 农药使用减少,防治烟蚜投入降低。

随机调查靖西市放蜂区10户烟农农药使用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7年放蜂区烟农减少了防治烟蚜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了防治烟蚜的成本。2016、2017年放蜂区啶虫脒、吡虫啉等杀烟蚜药剂的使用次数分别为0.8、0.6次,未放蜂防治烟蚜的年份该类药剂的使用次数平均为2次,2016、2017年比未放蜂的以往年份农药的使用次数分别减少1.2、1.4次,按每次药剂60元/hm2、工价300元/hm2计算,2016、2017年放蜂区烟蚜防治成本分别节约432、504元/hm2。

5 展望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烟草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烟蚜,还能降低烟农防治成本,提高烟叶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烟蚜茧蜂不仅能寄生烤烟上的烟蚜,

年份Year调查地点Investigation site放蜂前平均每株蚜量Average aphid amount per plant before releasing∥头放蜂20 d后平均每株蚜量Average aphid amount per plant after releasing for 20 days∥头放蜂后虫口减退率Insect population decline rate after releasing∥%相对防效Relative control effect∥%

还能寄生柚子、柑橘、葡萄以及蔬菜等非烟农作物上的蚜虫,因此,积极推广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该技术的全覆盖。随着烟蚜茧蜂投放年份的增长以及推广应用范围的扩大,必定会提高自然界中烟蚜茧蜂的种群数量,形成烟蚜茧蜂防治蚜虫的生物防治圈,有效提高烟蚜茧蜂对蚜虫的天然寄生率,降低农作物上的蚜虫虫口数,减轻蚜虫和蚜传病害的危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有效促进大农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曾祥难,张勇,阚宏伟.广西烟草产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J].广西农学报,2009,24(1):83-85,103.

[2] 胡亚杰,张纪利,韦建玉,等.发展广西烟叶的思考[J].广西烟草,2014(4):46-49.

[3] 叶春生,乔颖.从税收角度看广西烟草行业的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2016(5):52-55.

[4] 任广伟,张连涛.烟蚜和烟青虫的发生与防治[J].烟草科技,2002,45(5):43-45.

[5] 王躍金,胡小东,布云虹,等.楚雄州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8):5807-5809,5812.

[6] 陈杰,龙胜贤,肖慈平,等.烟蚜茧蜂在烟蚜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1):10931-10932,10955.

[7] 何晓冰,马文辉,王明鑫,等.我国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42-46.

[8] 龙宪军,卢钊.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2(1):80-82.

[9] 高强,刘勇,宗浩,等.临沂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应用效果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4):54.

[10] 任广伟,秦焕菊,史万华,等.我国烟蚜茧蜂的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1):27-30.

猜你喜欢
烟蚜生物防治广西
福建烟区不同世代烟蚜茧蜂对烟蚜的寄生效应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烟蚜茧蜂对不同龄期烟蚜的寄生选择及其子代发育表现
广西广西
漂浮烟苗饲养烟蚜及烟蚜茧蜂技术研究
广西尼的呀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