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首都探绘本阅读教学

2019-07-11 03:23巫红涛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环衬裤衩意蕴

巫红涛

2019年4月17日,广州市第三批百千万“教育专家”培养对象一行到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进行交流与访学。期间,在一年级和四年级接连听了三节绘本阅读研讨课。绘本阅读通常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没想到中关村一小在中高年级也开设绘本课。相比抽象的文字,图片能让富有个性的年轻人更直接地表现自己,因此,绘本不仅是儿童的读本,也已成为年轻人的读本,绘本阅读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阅读的地位同样重要。中关村一小的这三节绘本课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

研究绘本教学,需要我们思考“绘本到底怎么读”“绘本到底怎么教”。绘本通常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可以没有文字。虽然讲故事,但并不强求结构和故事性,更倾向于表现情绪和气氛。因此绘本阅读和文本阅读就有本质的区别: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画面是阅读的主要对象,联想和想象是阅读的主要方式,感受、体验、唤醒情绪是绘本阅读的浅层效果,引发思考则是其深层效果。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多地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讨论来发展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个人认为,绘本阅读课应有三个重要的层次:观察画面,演绎理解,思考意蕴。

观察画面

如一年级的绘本课《天啊!错啦!》,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书的封面有什么动物,动物的表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以动物的表情来读出题目。打开书本后,教师又让学生观察内页画面有什么,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除了封面和正文,观察绘本的环衬、扉页和封底同样重要。如四年级的绘本课《荷花镇的早市》,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和封底,结合题目想想内容,然后观察环衬色彩和扉页上富有中国水乡特色的画面,了解荷花镇,想想阅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的绘本环衬没有文字只有颜色,如这本《荷花镇的早市》,习惯文本阅读的读者容易忽略这部分。但不管是白纸还是各种颜色的纸,环衬都是大有讲究的,它们的颜色往往与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经过创作者精心选择并加以处理的。而有图画文字的环衬更是意义重大,它是故事的起始,是阅读的关键。比如《天啊!错啦!》前后环衬交相呼应,前环衬交代了故事背景:一阵风吹走了一个东西,这让小兔子无比纠结的,到底是帽子还是裤衩?前环衬上的物品除了裤衩,还有背帶裤、桌子上的戒指、压在纸上的笔,这些物品到了后环衬那里,都被小动物们一一当成帽子戴在了头上。而这些小动物全部都在内文出现了,都对小兔子的帽子感兴趣并尝试戴在头上,只是感觉不合适。所以,到了后环衬即是故事的最后,作者为每一个动物安排了一顶合适的帽子,也就是前环衬中所有的物品。比如,大象戴上了书包;鳄鱼戴的是两个透明杯,正好罩在鳄鱼鼓起的眼睛上;小松鼠戴的是笔帽,而且还戴了两个;小鸟最小,所以她戴着那个戒指;别的小动物也都有了自己的帽子。总之,创作者把前后环衬呼应起来,直接的结果就是驴子惊得眼镜都飞起来了。

除了观察画面内容,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色彩和线条等。绘本中的色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色彩的强弱变化也可以作为学生解读绘本的重要依据。比如《天啊!错啦!》中兔子的颜色随着它的情绪而变化,分三个阶段:高兴地将裤衩当帽子戴在头上,纠结那东西到底是裤衩还是帽子,最后想明白了。这颜色其实比兔子的动作更能传递它的情绪,而学生也会最先注意颜色。如果教师将色彩的变化置之不顾,就会错过绘本的重要内容了。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内容比较难懂,但这个绘本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皮影戏的元素,结合传统水墨画移步易景的构图,色彩绚丽,线条多为柔和的曲线,画面繁复。因此,这个绘本重点是表现故事的唯美。教师应该将引导重点放在色彩、线条上。个人觉得这个绘本更适合美术课上。

演绎理解

绘本阅读的教学目的是帮助或是协助学生独立感受、体验、唤醒画面和文字带给他们的想象,这是学生能够维持阅读兴趣的理由。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的演绎非常重要,这个演绎既不能离开绘本故事的语境,又应该是富有个性的表达,它可以是用情景中的声音、动作进行演绎,也可以是情景再现的演绎。比如《天哪!错啦!》,教师让学生以动物的表情来读绘本题目是一种演绎,让学生用文内对话句式“这帽子真……”“我觉得它太……”来想象表演其他对话,也是一种演绎,而且是包含了学习的演绎,学生在演绎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最为重要的是它再造了形象。

绘本演绎的目的是让学生乐于用声音和动作去表达,以他自己的方式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之理解为朗读和表演。演绎不求字正腔圆,不求优美动听,只求能充分调动其想象,表达其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即可。在《荷花镇的早市》课上,教师找了两组学生朗读对话,虽然读得很优美动听,但这样的朗读更像表演而非演绎。对于绘本阅读来说,演绎应该是无压力的、快乐的。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阅读才会是分享的、体验的,学生才会乐于表达。

还可以尝试用文字演绎,如改写结局,改编情节,在扉页处写前言,给书中人或作者写信,谈心得等。甚至可以用图画来演绎,比如学画书中图画,进行绘本创作。这些比较适合高年级或者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但无论是哪种演绎,它都应该具有游戏性质,否则也会沦为有压力的阅读,使绘本的演绎理解失去游戏的意义。

思考意蕴

这一部分是绘本阅读课最需要教师指导的部分。学生对绘本的图画和文字的认知也许仅仅停留在色彩美、画面美、语言美的层次,而更深刻的“美”,比如心灵美、内涵美、意蕴美等,单凭学生的人生体验和个人感受,可能无法感悟出来。教师需强化这些特殊的场景,让学生抓住冲突点,重点思考,发挥想象,激发对美的理解。《天啊!错啦!》一课,教师提问:“兔子为什么觉得‘帽子很适合自己?”“兔子为什么觉得那不是‘裤衩?”“最后兔子怎么想通了?他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意蕴,意图很好,但由于只在一节课中呈现,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充分观察和思考,得出的意蕴更多是教师强加的。

在这一方面,《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课处理得比较弱。这个故事有很多内容超越了十岁学生所能理解的范围,比如,祝英台的父母为什么不让祝英台嫁给所爱的人?为什么他们要以死抗争?死是不是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正是梁祝悲剧的永恒主题。当教师一味强调绘本的唯美时,有可能会让学生对故事有错误的理解。这时需要教师将故事带入一定的时代背景,让学生结合背景解读故事意蕴,理解其悲剧性。

总之,中关村一小的绘本教学课程引发了我们对小学绘本阅读教学多方面的思考。轻松愉快、由浅入深的绘本阅读,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形的强大智力游戏乐园。随着时代的变革,阅读的方式会呈现多种不同的样态,绘本阅读教学地位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环衬裤衩意蕴
梁潮印式·不一不异篇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声东击西等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穿好裤衩
大裤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