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2019-07-11 05:05卢星星姚先娥马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3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预后效果老年冠心病

卢星星 姚先娥 马莉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护理常规模式,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疼痛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73.33%(22/30),心绞痛发作次数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预后优良率,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无缝隙护理;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3-015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path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amless nursing mode.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clinically.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body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verall health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prognosis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29/3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3.33%(22/30)], and the number of angina attacks was 3.33%(1/3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6.67%(8/30)],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ceive seamless nursing, which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ngina pectoris,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rate of excellent prognosis of patients. It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amless nursing; Angina pectoris attack rate; Prognostic effect; Quality of life

老年冠心病是老年常見和多发疾病,全称为冠状动脉样硬化性心脏病。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每年发病群体明显增多,且常伴有老年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较高[1]。无缝隙护理即为患者诊治的同时,应个体化患者需求,实施对患者基础病况的观察、判断和处理,用以实现患者情感、心理和功能等多方位整体的舒适体验[2]。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开展作为辅助临床治疗的手段,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实现患者整体和多方位护理体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为对象,依照护理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0例,其中男 19例,女 11例,年龄61~79岁,平均(68.15±1.65)岁,观察组 30例,其中男 20例,女 10例,年龄63~77岁,平均(68.25±1.7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上述患者均与《2010冠心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相符合[3],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脏超声、冠脉CT、冠脉造影、心肌核素显像、核磁共振等确诊;入选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早期症状,如憋闷感、背部疼痛、颈部疼痛等和心绞痛临床症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合并症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护理常规模式:即住院患者的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内容涵盖用药护理、输液护理、必要的心理干预护理和生活护理及其功能性锻炼护理。

无缝隙护理:可以专门组织护理人员强化无缝隙护理管理知识学习,能够深化对无缝隙护理管理的认识。在护理过程中,学会站在患者视域,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大化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问题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其根源性深入分析,做到见缝插针及时改善护理中的问题,以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一般情况下,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住院环境、走廊以及卫生间是否存在扶手等,床上护栏情况等,确保各项护理工作妥善完成。以整体化、全程化、满足客户舒适度和基本心理诉求及其临床症状的对症支持护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提高护理问题关注度,并不断对其进行改善。强化患者的生活护理,引导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有深入理解,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给予不同症状患者心理疏导和个体化健康护理方略,以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护理整个环节,实施弹性排班,严格护理范围内所有事项的重点关注,关注护理中任何以环节的细节化护理,简化出院流程,实施分层管理,以严格护理流程和护理质量及其健康知识宣教,整体提高护士职业技能。

1.4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及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其中,预后效果分为优秀:心功能处于2级;良好:心功能改善为1级;无效:心功能并未改善[4]。同时,采用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 对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实施评分,其中指标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预后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情况

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73.33%(22/30),心绞痛发作次数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疼痛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冠心病是老年病中常见的一种,发病早期患者会出现胸痛、心绞痛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发生晕厥或者死亡,因此,及早预防和治疗成为提升冠心病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5]。冠心病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慢性疾病,患者的病症治疗及复发周期均相对较长,一旦患者的急性期过去后,就要重视控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病症的诱发因素,避免患者在治疗后不良情况的发生[6]。只有提升患者的治疗健康依从性,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才能有效减少患者心脏不良情况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做好恰当的护理尤为重要。

基于无缝隙护理下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观察,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用药安全性,也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7-8]。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针对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良好自信心面对疾病,为患者临床治疗做好心理准备[9-10]。同时,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沟通,鼓励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使家属的支持作用得以发挥,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1]。此外,就需要借助诸多途径,及时向患者强调遵循医嘱治疗的重要性,对患者发生药物服用后不良反应,及时反馈于主治医生,医护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在最短时间之内,调整患者的服药药方[12-13]。加之,无缝隙护理要求应当依照患者的自身行为喜好,制定针对性的运动量,如骑自行车、慢走以及打太极拳等,在运动过程中对患者做好防护工作,增强患者的体质[14]。

有文献[15]以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疾病认知程度等指标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实施无缝隙护理能获得满意的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理干预前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疼痛指标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预后优良率73.33%(22/30),心绞痛发作次数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护理实践表明,无缝隙护理医学模式,不仅确保了用药安全,也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法。

綜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效果更好,不但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也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项会梅,陈琼.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50,55.

[2] 刘秀美.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01-1402.

[3] 刘清,卢岳青,戴煜,等.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5):2090-2093.

[4] 郑红莉,何红莲,崔晶晶,等.无缝隙护理干预实施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探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8):48.

[5] 马艳,刘娟,王丽娟,等.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控制及其预后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8, 47(6):809-811.

[6] 李晓燕.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907-1908.

[7] 杨亚,戴新娟,徐中芹,等.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结局及指标的类目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5):1093-1096.

[8] 严莉,夏文华,李筠,等.人文关怀护理在冠心病随访门诊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3):87-90.

[9] 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10] 刘俊娥,邢凤梅,王淑英,等.基于生命网的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 32(2):103-106.

[11] 刘芳,常芸,吴筱娴,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连续性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6):1223-1226.

[12] 常桂娟.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52-3054.

[13] 裴红兰.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9):82-83.

[14] 张秀丽.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4):2203-2205.

[15] 罗容慧.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防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6):5114-5115.

(收稿日期:2018-12-17)

猜你喜欢
无缝隙护理预后效果老年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的无缝隙护理及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