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然主义
——再论《嘉莉妹妹》与美国梦

2019-07-12 08:17姚晴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北京100089
名作欣赏 2019年21期
关键词:嘉莉赫斯特德鲁

⊙姚晴晴[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北京 100089]

一、超越自然主义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之一,也被认为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但《嘉莉妹妹》并不符合爱弥尔·左拉对自然主义小说的定义。左拉认为遗传和环境决定人的命运,而遗传与《嘉莉妹妹》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嘉莉、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却没有太大关系,小说没有强调家庭遗传因素对人物发展的影响。此外,《嘉莉妹妹》中的环境描写也异于自然主义小说对环境的陈规描述。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芝加哥和纽约,并不是冰冷的城市,而是为主角的发展提供了众多机会:德鲁埃商机不断,嘉莉妹妹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赫斯特伍德在芝加哥如鱼得水,他最后的一败涂地更多源于其自身而非外部环境。此外,自然主义的主导特质之一——“决定论”在《嘉莉妹妹》中的表现也不明显。决定论是指“命运被非个人化的、无法理解、无力抗拒的力量操纵”(Barrish 116)。决定论站在自由意志的反面,展现人们在冷漠环境中无法摆脱的命运。《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都拥有“自由意志”,狡猾地操纵他人的命运,放纵地追求享乐和自我欲望的满足。此外,他们也并未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沉重的代价。德鲁埃在小说结尾以成功人士的身份出现,成为新的品牌代理。赫斯特伍德的偷盗行为被低调处理,被盗者只要求其将偷盗的金额奉还。不错,小说结尾处,赫斯特伍德自杀,但责任在他自身。与前两者相比,嘉莉的事业更为成功,她的道德堕落不仅未受惩罚,反而成为其进身之阶。她一步步踏上成功之巅,最后还收获了精神导师——罗伯特·艾姆斯。命运对嘉莉点头微笑,温柔相待。

近年来,文化研究者和新历史主义批评者认为《嘉莉妹妹》的决定论在于“潜在的文化表征之网”(Pizer,95),包括整个社会网络和人们对幸福和欲望的建构。因此决定论存在于资本主义文化消费风气中,它俘虏嘉莉妹妹及其他人。这种观点高估了消费主义对嘉莉的影响,小说中嘉莉挣脱了消费主义的枷锁,小说结尾处,嘉莉意识到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欺骗性:“时间证明表征的虚幻” (Dreiser,398) ,嘉莉“不再流连那些从她身边走过的穿戴优雅的人”。唐纳德·皮泽尔(Donald Pizer)曾说:“批评者们常忽视德莱塞的明确描述,尤其是在小说结尾处展现的消费文化对嘉莉本性的有限的影响。艾姆斯激起嘉莉对思想的兴趣,对更有意义却不那么盈利的戏剧的兴趣。这两者,如小说中暗示的那样,嘉莉都会去追寻。另外,在小说结尾,嘉莉也已经不满于她的成功带给她的物质利益。德莱塞最后也强调嘉莉会继续追求幸福。”

物质总是被认为是嘉莉追求的核心,然而如比泽尔教授所说,嘉莉最终超越了物质,走向更高的精神追求。对此,德莱塞如此描述:“很难描述她此刻的感受,她现在是感性的而非理智的,她可能被引导着走向对美的追求,虽然常常是虚幻的,她依然在等待那美好的宁静到来的时刻,那时她会行走在实现的美梦里。艾姆斯指出了下一步,但是之后,还有更远的路。她会不断追求那闪耀在遥远的世界顶端的喜悦的光辉。”如皮尔泽教授所说:“嘉莉最开始对物质的追求源于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需要,而非她的本质性格。”

二、从自然主义到美国梦

小说结尾,嘉莉继续追寻幸福。这种执着的追求是生命和行动的力量,也是美国梦所提倡的力量。所以《嘉莉妹妹》并不符合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它超越了自然主义,成为世纪之交美国梦的一个代表。小说不是批评,而是赞扬欣欣向荣的美国所提供的机会和一个平凡女孩不平凡的成功。德莱塞的口吻并不苦涩,对嘉莉也是宽容、原谅、保护。《嘉莉妹妹》是以德莱塞的妹妹艾玛·德莱塞为小说主人公原型,德莱塞不仅是在向艾玛·德莱塞的探险致敬,也是向德莱塞家人的美国梦致敬。美国梦的实现包括物质充裕:“物质的充裕不仅不会腐蚀人们的灵魂,反而会使灵魂焕发生机, 使人们摆脱物质的限制,追求更高尚美好的事物。”(Tipple,13)这一梦想在《嘉莉妹妹》中的众多人物身上实现,赫斯特伍德夫人,杰西卡、万斯夫人、劳拉·奥斯本等,同时也体现在三位主角的成功与失败之中。嘉莉的成功不仅在于她物质上的富足,更在于她精神上的觉醒。她渴望一种超越物质的更有价值的成功,这使她的美国梦超越物质的局限,到达新的高度。 德鲁埃的成功是生意上的成功,他的新品牌能够带来20万美元的收入。德鲁埃是一个成功的推销员,是《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一生追求却未曾成为的人。威立被定义为“拥有错误梦想的人”(Miller,110), 德鲁埃却在成功之梦中翩跹飞舞,左拥右抱,美人香车。这显示出德鲁埃所处的1890年代的美国与威利所处的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的差异。赫斯特伍德人生的起落使1890年代的玫瑰色图景稍显暗淡,但是他却是小说中最先实现美国梦的人——拥有令人尊敬的工作、体面的收入和舒适的生活。在因为偷盗失去这一切之后,赫斯特伍德渴望找回他已经失去的“美国梦”,他在纽约的公寓里做白日梦,梦想回到过去。他不曾像盖茨比那样经历幻灭。失败和失去使他更渴望曾经的生活。这不仅使美国梦更加动人,还以一个曾经品尝过梦想成功的滋味却终究失败的人的视角展现美国梦的魅力,表现出小说对美国梦的积极态度。

三、嘉莉的美国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与美国一起崛起的是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他们借着经济繁荣的东风,追逐自己的美国梦。嘉莉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她“拥有基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她是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例子——是第三代移民”,她“心怀渴望,希望获得物质的成功”。美国的崛起带来大量的机会,嘉莉也借此完成了自己从乡村女孩到百老汇明星的蜕变。

小说结尾处嘉莉的不满足通常被解读为嘉莉美国梦的失败,但是实际上她的这种不满足昭示着她美国梦的成功,昭示嘉莉开始超越对物质成功的渴求,转向对精神和思想之美的追求,嘉莉的不满和她对“世俗成功”的厌倦为她打开新的窗口,“她不再流连那些从她身边走过的穿戴优雅的人。如果她们拥有那种遥远的平和美好,那才值得羡慕”。这种对世俗争夺的不以为意引导嘉莉走向更高尚的生活,如小说结尾处暗示的那样,“艾姆斯指出了下一步的方向,但是再往后,更远的地方,如果能够走到,还有更远的路”。这表明艾姆斯和嘉莉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也暗示嘉莉会与社会形成更宽广的联系。嘉莉的脸“自然的表达一种渴望”,是“这个世界想要看到的”,就像那些有天赋的艺术家一样,他们表达着世人的渴望。

“大众挣扎着想要表达自我,”他继续说道:“很多人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依赖旁人来表达。因此我们需要天才。他们通过音乐、诗歌、戏剧表达人们的欲望。有时候造物主用一张脸来表达这种欲望——它造出一张代表欲望表达的脸。你就是这样一种代表。”

艾姆斯认为的嘉莉的这种才华可以服务大众,她可以成为“天才”,而她自己也可以献身于更广阔美好的事业。小说结尾处嘉莉意识到这一点,展现了对美国梦的精神思考。

小说开头,嘉莉试图在芝加哥实现所求,认为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代表着她所追求的财富和成功。后来她来到纽约,被纽约百老汇的繁华吸引。她渴望那些时尚女郎所拥有的,衣服、鞋子、首饰,“但时间证明它们的虚幻”。物质繁华的泡沫破灭了。嘉莉需去追寻她内心新的渴望——对美的渴望和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小说结尾对此进行召唤。小说这样描述嘉莉的转变:在读《高老头》时,她意识到“自己曾经所读的是多么愚蠢和浅薄”,嘉莉开始从美国梦的物质方面觉醒,去追求更高尚的目标:幸福与美。

1889年8月,嘉莉怀揣四美元来到芝加哥。小说对她的家庭着墨很少,只提到她母亲的告别吻和她父亲在磨坊工作。她离开家乡时“流泪”,几乎说不出话,表明她与父母的关系是正常的。她是成千上万到大城市追求更好生活的美国普通人之一。但是她长得好,又有机遇,使她得以从一个贫穷的打工女变成熠熠生辉的百老汇明星。嘉莉的美貌是她上升的起点,虽然美貌本身并不是成功的保障,却为嘉莉提供了许多机会。嘉莉的美貌首先吸引了德鲁埃的注意,但是嘉莉后来吸引赫斯特伍德和艾姆斯的注意时靠的就不仅仅是美貌了。事实上,嘉莉的能力和品质在她的成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她成为命运的积极掌控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嘉莉看似温和被动,这温和被动下却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求和对机会的有效把握。在面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时,嘉莉从未真正犹豫过。她表面的温和被动使她处于一个令人同情的位置,比如她被生活所迫,与德鲁埃同居,被赫斯特伍德欺骗,被迫与他私奔。所以尽管嘉莉违背了道德,却仿佛应该被同情。事实上,这是嘉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变不利为有利的有效策略,这有助于她成功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嘉莉的这种策略。

首先,嘉莉的美貌赋予她摆脱贫穷的机会,她有“一种正在形成的美,身材尚未完全长开,但秀美的轮廓已经显现”。这种美吸引了德鲁埃,给嘉莉带来第一个机会。美是一种资本,对这种资本的恰当运用需要能力。嘉莉深谙此道。小说开始时,嘉莉在鞋厂做工,生活无以为继,所以她不得已选择了德鲁埃。这看似是被动的无奈之举,但细查之下会发现嘉莉的这一选择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嘉莉当时并非别无选择,她可以返回家乡,或者再去寻找一份同鞋厂女工一样辛苦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机会在当时的芝加哥是比较多的。但是嘉莉选择了德鲁埃。这是嘉莉反复考量之后的刻意选择。德鲁埃能带给嘉莉财富和清闲,所以她选择德鲁埃而不是辛苦的工作。成为德鲁埃的情妇之后,嘉莉着力于修饰自己的容貌,同时提升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她进一步的上升打下基础。如果说嘉莉的美貌吸引了德鲁埃,那么吸引赫斯特伍德的就不仅仅是美貌。赫斯特伍德“精明”“狡猾”,“与女人的经验令他对女性已经不那么尊重了”。嘉莉美貌、优雅和能力的结合才引起了赫斯特伍德的兴趣。如果说美貌是被动的被人欣赏,那么把控美貌的能力则是主动的积极行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操控,在两性关系中如此,在表演行业中更是如此。

首先,嘉莉的美貌使她能够加入俱乐部的合唱队。如果她只有一张漂亮的脸,她就会像奥斯本小姐一样默默无闻。她的表演才华和能力使她最终名利双收。

加入合唱队不久,嘉莉就被提升为领队,“她想也许是因为她的表现”,当然,她非常用功,“如果可能,她绝不允许自己出错,无论以何种理由”,“她胡乱吃口饭就继续练习”。很快,她成为白色纵队的领队。然后在奥斯本小姐的鼓励下,她尝试演戏。如评论所指出的那样, “嘉莉虽然有些羞怯,却无疑能力超群”。嘉莉在百老汇的崛起异常迅速,她很快受到关注,登上杂志,成为舞台红人,她的工资也从12美元涨到每周150美元。

除了美貌与能力,嘉莉的成功离不开蓬勃发展的城市为她提供的机会。城市可能是冰冷的,但它们对嘉莉却无比温情。纽约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城市,娱乐业方兴未艾:对女演员的需求很大,同时“人们看重能力”。这良好的氛围和机会使嘉莉获得成功。她的才华被认可,她的付出得到回报,美国梦的 “大门向她打开,她从冰冷沉闷的外部进入辉煌之门”。

和嘉莉一起崛起的是芝加哥、纽约和美国,甚至嘉莉的姐姐和姐夫、汉森夫妇的前景也是光明的。汉森先生“已经为西岸的两块地支付月供,他希望有一天在上面盖房子”。他们勤劳,节俭,满怀希望, “总是能成功,每个人都可以的”。他们代表着芝加哥踏实的群体,也是那座城市的活力和动力,他们在构筑自己的美国梦,和嘉莉一样。嘉莉的成功汇入大众奋斗的潮流。

四、结语

《嘉莉妹妹》是美国梦的春天。嘉莉实现了自己成为女明星的梦想。虽然有不满,这不满并非幻灭。相反,这不满成为她追求美的动力。《嘉莉妹妹》是积极而温暖的美国崛起之梦,嘉莉是那个意识到物质本身的虚幻的人,并找到了出路——与世界的联系与沟通。如果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美国梦如此真实而又充满魅力,那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嘉莉妹妹》 是它的倒影,也是它美梦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嘉莉赫斯特德鲁
《嘉莉妹妹》中的成长主题探究
有艺思:支持NFT,你会烧掉一张赫斯特吗?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嘉莉妹妹的荣与欲
这条“鲨鱼”有点儿贵
嘉莉与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