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江环绘《名人画像册》谈孔庙附享人物

2019-07-12 09:17董倩倩
文物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邵雍孔庙画像

山东博物馆藏有明代《名人画像册》(今定名)一册,为明代闵儒江环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1585)十一月初一所作。画册纵32厘米,横24.5厘米。木册面,锦套,绫本绫裱,绢本(画)设色,纸本(书)。画页散装,每页绘一人物,共22人。所绘人物主要有孔子以及孔门弟子、唐宋两代儒学代表人物,也就是孔庙附享人物,分别是颜回、曾参、孔伋、孟子、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韩愈、邵雍、程颢、程颐、司马光、张载共计21位先贤先儒。每页人物画像后有正书,内容为宋代御制以及朱熹所题颂赞,字多残损。

江环,字缙云,福建云霄县人。幼年好学,明万历十年(1582年)乡试中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登进士,初任浙江平湖知县,因才干卓识擢贵州道御史。江环潜心钻研诗经,所著《诗经阐蒙衍义集注》是对朱熹《诗集传》的解说,深刻阐发了朱熹传本的内在精华,被奉为正宗范本。明末清初,邑人因江环著述有功于后世而请将其配祀于朱文公祠。

江环所绘孔子像,画面有像有赞,页面右侧为孔子半身像。孔子头着包巾,额首皱纹,髯发齐胸,耳轮突出,唇露齿,身穿布衣,双手置于袖中,似躬身而立,神态谦恭。画像右上题“孔子”,款署“山阴江环写于万历乙酉仲冬吉旦”。左侧书宋真宗赵恒赞曰:“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之[纲],厥功茂实,其用允臧。升中既毕,盛典载扬,洪名有赫,懿范弥彰。”

画像册中所绘历代先贤先儒,均为半身像。按照清代孔庙祭祀陪祀制度,祀主要有“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子;“十二哲”: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朱熹[1];东庑:韩愈、邵雍、程颢;西庑:程颐、司马光、张载。页面右侧正书赞颂多为宋代名臣张齐贤(942-1014)、王旦(957-1017)、陈尧叟(961-1017)等人奉旨而题。其中韩愈、朱熹、邵雍、程颢、程颐、张载等人画像赞来源于朱熹所题《朱子·六先生画像赞》。南宋时期,朱熹兴学闵地,足迹遍布八闽大地,故宋元以来,闵地学者多宗朱子,此画像册像赞多为朱子所题,略见端倪。

孔庙作为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是国家推崇儒家思想并借以显示国家继承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象征,主祀孔子并以儒门贤达附享。孔庙的奉祀人物是对学生进行成圣成贤教育的榜样,有“羽翼圣教、扶持名教之功”,因此国家对孔庙附享人物有着严格的从祀标准。经过历代的增添更换,逐渐确立了“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附享名称,形成了配享、从享、从祀的庞大从祀体系,到1919年,附享人物多达172人。

明陈镐《陋巷志》卷四记载,汉“高祖十二年东巡狩,过鲁,以太牢祀孔子,以颜子配享”。此为孔子受教弟子附享的最早记载。《后汉书·明帝纪》载,永平十五年(72),明帝“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此为祭祀孔子以弟子附享之始。东汉末年,灵帝在太学之外另创新学鸿都门学。《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光和元年(178),遂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孔门弟子列像庙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七十贤人全部从祀,所有孔子著名弟子都被追加了封号,配享的颜回为公爵,从享的其他九哲为侯爵,从祀弟子为伯爵,奠定了孔子弟子附享的制度。《唐会要》卷三十五记载,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下诏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戴圣、毛苌、孔安国、刘向、郑众、杜子春、马融、卢植、郑康成、服慎、何休、王肃、王辅嗣、杜元凯、范宁等一批传经之儒被许配享。这批先儒或为经书作传,或为经书作注,或于秦火之后保存传授儒经,是对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

在宋代,弘扬孔子思想的学者即传道之儒也作为附享人物,传道之儒附享等级不断提高。据《宋史·礼志》记载,元丰七年(1084)朝廷命以孟子配享,荀况、扬雄、韩愈从祀,开创了传道之儒附享的先河。南宋是传道之儒从祀的发展时期。《宋史·理宗本纪》记载,淳祐元年(1241),理宗以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等人使“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命五人从祀。从此理学家成为孔子庙附享的大宗。景定二年(1261)、咸淳三年(1267),朝廷又先后命以张栻、吕祖谦和邵雍、司马光从祀。端平二年(1235),子思升从享,成为十哲之一;咸淳三年又升配享,成为四配之一。明清时期,传道之儒数量大增,附享等级不断提高。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圣祖称赞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发明圣道,轨于至正”,将其升入大成殿从享,位列十哲之次,成为孔子庙附享最高级别的理学家。

明江环名人画像册之孔子

明江环名人画像册之朱熹

儒学兴则祀典盛,儒学衰则祀典疏。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国家的指导思想,附享人物的演变其实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变化。“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绘画和书籍同有存善诫恶的教化功能。江环画像册中所绘孔子、孔门弟子以及理学家,将圣贤之德通过形容面貌直观生动地传达给世人,赋形于卷素,画像与像赞相辅相成,让世人通过观画中人物形象之高贵、脱俗,体察圣贤之心。

[1]清人又增补孔子的弟子有若为第十二哲。

猜你喜欢
邵雍孔庙画像
北京孔庙·国子监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威猛的画像
邵雍及其的洛阳园林书写
“00后”画像
画像
历史悠久的“东方圣城”
有话不妨直说
论邵雍思想之结构、来历与其数理论、观物说对于理学之影响(三之一)
全国孔庙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