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灌浆处理工程的几点认识

2019-07-12 11:54孙玲玉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灌浆工程试验

孙玲玉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引言:灌浆技术在现代工程中拥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施工单位可在处理地基系统时发挥新型灌浆技术的作用,将强度与性能均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材料当做填充骨料,结合水泥材料,形成混合型的浆料,用以增强地基的稳固性,封堵地系统的裂缝,相比其他的水利施工处理手段,这种方法不会导致水利施工现场出现过于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就对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灌浆处理工程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灌浆工程的性质

由于工程项目的固定性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对地基的特殊要求,施工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质量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一个灌浆工程的好坏,源于设计方面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施工方面的质量保证。正因为中国疆域广袤,各地地质情况差异很大,而每一个工程项目都具有“唯一性”,只能单独设计生产,无法做到标准化,不可能像一般工业产品那样,同一类型可以批量生产。要想真正认识灌浆工程,应该从施工生产一线做起,善于收集、统计、分析每种地质条件的灌浆资料,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指导,在新工程项目正式施工前,结合灌浆试验进行“唯一”的项目策划。因此,灌浆工程应该是一个技术与经济协调统一的基础关键工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工程与环境工程,在满足安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其对社会效益的影响。[1]

二、灌浆处理工程中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工程因为一味抢进度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质量与进度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只要科学地去对待它,这个矛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1.工程初期阶段。业主首先应该选择有资质、经验丰富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并应有足够的资金用于设计单位的详细地质勘查工作,同时监督、检查地质勘查、试验落实情况。这是承包商中标后,能否将枢纽工程坝基灌浆处理施工方案付诸实施的先决条件。

2.施工准备阶段。由于绝大多数水利枢纽均建设在高山峡谷内,大坝多呈“U”型或“V”型,自然少不了坝肩斜坡段灌浆。因此,在进行大坝基础灌浆混凝土盖重施工期间,承包商就应安排技术人员专门指导灌浆施工平台(多数为架子管或平台车)基础以及孔洞预留、孔口套管的预埋施工(包括隧洞的回填、固结灌浆孔),为后期的灌浆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在提交灌浆作业面之前,应提前两个月左右安排灌浆试验队伍进场开展市场考察、地质调研、施工临建工作,然后进行现场生产性灌浆试验,并及时提交试验报告供业主、设计单位参考。同时应确保所采购、储备的原材料、备品配件质量满足设计、施工要求,避免误工、返工损失。

3.施工阶段。多数工程的施工参数调整贯穿施工全过程,因此要求承包商与设计、监理密切沟通,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严格按照“三检制”要求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避免返工从而影响工期。一般情况下,设计参数是在灌浆试验的基础上补充完善的,灌浆孔距(包括间距、排距)、浆液配比、灌浆压力、结束标准等重要参数都是比较合理的,承包商应严格遵守“分序加密”的原则,抱着踏实、认真的态度施工,确保Ⅰ序孔和地质缺陷部位“灌饱、吃好”,到后面的Ⅱ、Ⅲ序孔施工,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完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地质条件较好的部位甚至可以取消Ⅲ序孔施工。

三、灌浆处理工程中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施工技术水平的改变与提高永远是为了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不能纯粹为技术而技术,换句话说,技术是为生产服务的,永远从属于生产,从属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陷入了一个误区,把技术从施工生产中剥离出来,以技术来主导生产而非指导生产并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往往一条道走到黑。

灌浆工程的技术多种多样,日臻成熟,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用什么样的技术来指导处理基础的加固与防渗问题,怎样才能将适当的技术运用于生产,在灌浆试验前首先要认真做好以下基础工作:1.调查坝址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如地基岩层的透水性、地下水流速、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和地下水的性质等。2.了解坝址区的地质情况,如断层、裂隙、破碎带等的性质和情况。3.分析各种不利的地质条件,如大裂隙、破碎带、软弱夹层、岩溶洞穴和填充物的情况等。

然后,要深入研究以下部分或全部问题:1.岩石种类、成分、岩层构造、岩性特征等,直接影响到勘探材料和灌浆材料的选取。2.岩层裂隙和空洞的性质,因为它们是灌浆的直接对象。3.岩石的渗透性质,即透水率。4.灌浆材料的调查,主要是性价比。5.灌浆浆液性能试验。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就可以开始灌浆试验了。试验完成,统计、分析灌浆资料,为正式施工提供技术指导,也为后期可能存在的变更、索赔提供完善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与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资料进行类比,分析质量检查效果,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灌浆单耗归纳、分类,确保幕厚满足设计要求而又不“超灌”,以求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简言之,这个单耗就是上面所说的“黄金分割点”。[2]

结语: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灌浆工程属于隐蔽工程、事关主体建筑物安全的关键工程,也是一个技术与经济矛盾统一体之工程,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性。因此,要做好该项工程,必须认清其性质,把握技术、安全与经济的关系,提高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的水平,正确理解与运用施工技术规程规范,协调建设各方之间的利益,注重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并举。只有这样,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灌浆工程试验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CS95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子午工程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