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媒介教育的创新研究

2019-07-12 11:54伍小凤江西师范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公开课媒介信息化

伍小凤 江西师范大学

一、媒介教育的现状

(一)含义与特征。媒介教育指的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与传统线下教育方式相比,在线教育具有效率高、方便、低门槛、教学资源丰富的特点。在线教育覆盖人群广泛、学习形式不一,其分类方法较为多样。

(二)发展历程。我国的媒介教育行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数字化教育、互联网+教育、移动+教育、智能+教育(AI+教育)等发展阶段。1990 年之前:信息化带来教育工具和方式的改变。投影仪、广播、电视、录音以及录像带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开始改变。1990-200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起步以及高速发展使得多媒体课件教学、互联网学习、远程学习模式出现。2010-2013 年出现移动端教育、MOOC、网络公开课。2010 年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成为国内首家推出名校公开课的门户网站。2011 年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门户网站与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达成合作,大量名校公开课视频开始涌现。 2013 年之后知识付费平台出现、B2B2C 在线教育平台成为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人工智能+教育”成为了在线教育的新发展方向。

(三)媒介教育的优势

1.解决刚性需求,用户活跃度较高。2.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让学生便利的查找到相关信息,同时能够及时地享受线下服务。3.一对一直播则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 学生能够在家接受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个性化辅导。4.帮助用户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升知识水平。

二、校园媒介教育的发展与思考

(一)校园媒介教育的发展。国内大多采取慕课教育的方式,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含义是开放式大规模的在线课程教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美国高校就有简化的慕课出现,由电脑控制的连续的幻灯片设备进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各地高校零星的采用电视广播等形式,将课程放于互联网上,让学生可以免费获得优质课程资源,受到人们的极度喜爱。国内慕课起源较晚一些,2010年,国家教育部应教育信息化需求,在全国各类高校中推行信息化课程建设,慕课成为学科教育的基础,为慕课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校园媒介教育的特点。一方面,慕课资源不够丰富:慕课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所有需求,国内高校课程开发较少,课程内容有限,板块不多,同一门课程没有丰富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仍然以传统教育为主:尽管对传统教育掀起了创新的热潮,传统教育的体验情景缺失,学生往往没有学习积极性,有学习动机却找寻不到相应的学习资源,也让传统教育难生变革。

三、大学媒介教育的解决之道

(一)扩大媒介教育覆盖面。慕课是推行媒介教育的较为可行的方式,慕课资源是大学教学中必要的资源,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低成本的获取慕课资源,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权。但是一些地方性院校在线教育还没有开展起来,这些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能力都偏弱,也没有充分的资源投入,因此要在经济上给予的资金支持不足,引入第三方进行资源建设,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二)推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两大重点,也是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因此要不断的通过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自媒体教育的改革,提升教育质量。首先,通过教育信息化集顶尖的学校资源、优秀的教师资源和丰富的素材资源于一体,实现资源的跨区、跨校传播和分享,解决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其次,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教、学、练、管等环节信息化,简化传统教育教学环节中大量的繁琐环节,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

第三,高效运用智能教学设备,提高教学反馈。最后,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的学习环境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三)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的整合,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的构建有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更有质量、更加开放、更加适合、更加以人为本、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教育,在信息化的引领下构建以大学生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

(四)深度发展教育科技。加强新技术与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资源、平台、应用和服务深度融合。持续促进科技与教育融合持续加深,比如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增强可视化程度,嵌入自我创作元素寓教于乐,通过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形成学习特征曲线以推进个性化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增进游戏化元素等方式全方位构建用户良好的学习体验,通过课程、课表分享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安排和有更多机会认识一起上课的同学。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线课程模式等正在进一步迭代在线教育的形式,不断推进着互联网教育平台向纵深发展,促使其更加高效、智能且个性化。

猜你喜欢
公开课媒介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