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课程中的逻辑教育

2019-07-12 11:54崔清活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逻辑学逻辑思维

崔清活 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2018-2019学年,至少有两所高校新开大学新开设了写作相关课程。一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新学年开始,无论电子工程专业、还是环境科学专业的新生,所有清华大学的本科生都要新修一门公共必修课《写作与沟通》。[1]二是浙江农业大学,2018年10月29日,《大学写作》课程开课,2018级求真实验班成为首批学习该课程的班级,这门课是浙江农业大学重点建设的优质通识必修课程之一,课程共64个学时,4个学分。[2]

这两所高校之所以开这门课,而且是必修课的原因是: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差。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历史学家彭刚说,开设这门课是对2017年年底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对清华大学“学生思辨与交流表达能力需要提升”的整改,也是清华第25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具体举措之一。和清华大学类似,浙江农业大学也将这门课定位于非文学写作,旨在培养大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适度强度的小班训练、研讨与时间等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提高学生艺术性表达的技巧与艺术,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从《人民网》刊发的新闻《清华即将开设"写作与沟通" 多校师生点赞期望更多普及》来看,不少高校师生认同清华大学开设写作课的做法。中国青年报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也佐证了这个观点:88.0%的受访者希望大学开设论文写作课程,67.8%的受访者认为导师要对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严格把关。另有76.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和同学存在课程论文抄袭的现象。[3]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的应试思维与在大学阶段的批判性思维,差异是很大的,需要专门的课程来培育养成。

一、新闻写作课程中进行逻辑教育的必要性

《光明日报》曾发表了《大学生写作短板亟须补齐》文章,评论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写作存在的短板,诸如逻辑不清、结构混乱、论证不严密、结论存在问题等等,甚至连“把一个意思完整清楚地表达出来”都成问题。[4]大学生写作能力退化的问题,不仅校内存在,而且随着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而带入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记者在写作时缺乏批判逻辑思维能力。

新闻工作者作为守望者的角色,承担着传承文化、监测环境和协调关系的功能,它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国家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通过采访,写成新闻报道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因此,相对于普通的大学生,对有志于成为记者的大学生进行逻辑教育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逻辑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和原则。逻辑思维框架能够将不同的范畴、概念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逻辑思维能力是掌握和运用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等)和思维方法(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等)的程度。它可以保证我们的思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科学性。黑格尔说,没有一门科学比逻辑更强烈地需要从问题实质本身开始。

任何科学都是由包含基本原理的知识组成的,这些基本原理构成了学科建制化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衍生出其他的各项研究活动。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同样有它的基本原理。就学科而言,逻辑是探究知识的工具、获知真知的理智认知规则和检验手段。

进一步说,逻辑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基本原理不仅是关于逻辑学本身的,而且和所有的科学都有关系。事实上,逻辑学的覆盖范围更为广泛,这是因为它适用于人类理性的因果推理,尽管有时人们不运用逻辑来思考。也就是说,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而言,逻辑是理智认知、思考的路径、规则,是知之道——知识的工具和方法,即人得出一种主张或行动决策的路径,也就是有某种前提或预设(presupposition)推导出一种主张或行动方案的推论(inference)或推理(reasoning)过程,有时也视之为“合理化”(rationalize)的过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国际关系逻辑、政治逻辑、做事逻辑,甚至某某人的逻辑(某人对某事的思考、认知路径)等等。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即把感性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知的信息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理性(reason, intellect)认知。我们说,出于理智深思熟虑、合乎理性规则的言行即为“合理”(reasonable, rational)或具有“合理性”(rationality),逻辑思维的核心在认知心理机能,它具备理解、判断和推理的功能,目的在于求真或真知(truth, true knowledge),亦即人对对象的认知和把握,正如“对象本身之所然”,人的认知与对象相符(同一)方为真实。

而这一点恰恰与把真实看作是生命的新闻相吻合。新闻写作可以看作是一种依靠逻辑思维来训练思考和论据的组织过程。新闻采访与写作通过构思布局,搜集证据、取舍素材和组织思想,并以准确的语言把自己对客观事物观察和调查,公平客观而又符合逻辑地表达出来。

新闻的首要特性是什么?曾经作为党的机关报总编辑的陆定一同志把真实看作是党报取决于人民的先决条件。1982年10月6日,陆定一同志在接见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记者时,谈了新闻必须真实的问题。他说: 新闻,我是天天看的,看了几十年了。看来看去,想来想去,我还是认为,新闻一定要真实。技巧是要的,但主要的是要真实。[5]即新闻报道的首要任务在于追求真实,依据报道对象本来面目呈现或揭露事实。逻辑在新闻写作的两个过程认识和叙事中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客观地认识新闻事件和人物,系统条例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这也是新闻写作的客观、公正原则相吻合。

二、新闻写作中存在的逻辑思维问题

早在2003,北京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十多家媒体纷纷播发报道,呼吁公众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现象,比如5月20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题为《呼唤全社会关注逻辑、语言》的系列短文,11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等等。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但这些现象并没有好转。

现在媒体上新闻人物与事件逻辑混乱的报道层出不穷,从报纸、电视到自媒体,可以说是俯拾皆是。我们看到的讨论或争论,上到国家大事,下至市井流闻,有相当部分是靠直觉或断章取义,缺乏客观数据及事实的佐证,充斥不合逻辑的结论,所以最后沦为无意义的口水战。

我们在这里谈一些媒体报道中常见的逻辑混乱。

(一)新闻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可避免地要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推断和解释,归因理论即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归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内部原因,如当事人的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等等;另一类是外部原因,如活动着周围的环境气氛、奖赏和惩罚、运气、工作性质等等。

笔者从事新闻写作教学多年,曾收集到这么一个报道案例,2014年2月28日某报报道了发生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一起车祸。事情的起因大致是在济南市工作的王某,要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于是跟6名同事喝酒唱歌到深夜,散场、后准备到马路对面打车回家。因为当时是凌晨三点,路上车辆很少,唱歌的KTV距离两边路口都不近,加之下雨,王某等人动了翻越护栏过马路的念头,最终却因护栏过高而放弃。就在他们转身原路返回时,一辆黑色轿车突然急驶过来。王某等4人躲闪不及,被车辆一下子撞倒在地,肇事车辆迅速逃离了现场。紧急送到医院抢救,最终王某四人一死三伤。

这无疑是一起职场离别变为人生离别的世间惨剧,有血的教训需要吸取。记者在报道中把这件事件分成了三部分:一、7人横穿马路翻护栏,酿成1死3伤惨剧;二、死者原打算当日离济,肇事司机尚未找到;三、事发两路口间隔500米,未设立过街天桥。令人疑惑的是,作者实地步行,记录事发地到左右两个红绿灯路口费时多少,试图把交通事故的起因归咎于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考虑步行者的利益而导致人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报道的结论不是警告人们不要漠视交通规则,反而大声呼吁相关部门设立更多的过街天桥以解决类似的问题。

(二)新闻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我们强调新闻报道要讲逻辑,一个基本的要求是报道的内涵和外延要清晰,概念界限明晰是判断与推理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含混,否则就会造成表述模糊,产生漏洞,很难断定由此而来的判断和推理的正确性。

比如某报曾播发了一篇报道,“检查团批评为我们县委县政府环境意识淡薄,对此我们是持保留态度的。实际上,为了改善我县的投资环境,我们不但对投资者提供了相当优惠的政策,而且投入大量的资金,仅程控电话扩容和开发区道路水电建设,就投入了将近一个亿。”这篇报道混淆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概念:检查团批评的是“我们”不重视水、空气、土地等自然环境,而非报道中所说的电话、道路建设等经济发展环境。

又如报道,“在本次暴雨中,城管、环卫、交警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没有造成道路拥堵现象”。2016年2月24日,“福建新闻联播”报道中新闻工作者混淆了“试运行”与“试运营”的概念,把地铁试运行说成了试运营,给人们造成了误解,给人们和相关部门带来了生活和工作上的不变。

(三)新闻报道表述不符合逻辑。

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逻辑,即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写作缺乏逻辑就会导致逻辑混乱,最直接的结果是让人读不懂。

如某省会市民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第二天该省城的日报就以“省长全民健身带头跑——官越大跑越快”,某日报在报道当前蔬菜物价时用了这样的词语:鲜嫩的白萝卜每公斤2.7元,抗老菠菜每公斤3元,这样的报道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些新闻,常会出现“据英国研究”、“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有研究指出”、“临床实验证明”之类的用词,有意无意间塑造出权威专业、足以让人信赖的形象,但是这些内容可能没有经过真正的研究,只是将一些夸张有趣但未必有道理的奇闻轶事,以仿科学的形式报导出来,如前些年某报刊登一篇综合报导新闻,标题为《每天看美女,男性多活五年》,第一段提到:国外研究发现,每天凝望漂亮女性几分钟,有助于男性健康长寿。这项针对200名男性进行为期五年的观察结论是,每天都能凝望漂亮女性的男性,血压相对较低,脉搏跳动较慢,心脏疾病也较少,平均寿命可以延长 4到5年。报道明显违反了思维规律或论证规则,如论据虚假、论证不足等。这样的报道除了降低媒体的公信力,也给社会大众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新闻写作提高逻辑素养的策略

逻辑指用来争论的方法、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人的一种素养。《大英百科全书》认为,“以仅就命题的形式而不论其内容的方式(观点),对命题的结构和正确推论的一切条件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数学家哥代尔(K. Godel)说,逻辑乃是一门先于其它科学的科学,它包含了所有科学的基本观念和原理。

(一)开设包括逻辑学在内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传授的是广泛的通用基础知识,核心课程如社会学、逻辑学、数学、统计学等等,旨在培养一个身心健全、知识完整、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精通自己所选的专业,且具有出色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而这恰恰是新闻写作教学所注重的。概念模糊、抽象演绎、主观先行、以偏概全是好多人的通病,而逻辑学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成为下面第1类或第2类人,而不是第3类或第4类人:1.有逻辑性、又有礼貌——温文儒雅且条理分明。2.有逻辑性、但没礼貌——得理不饶人。3.没逻辑性、却有礼貌——温文儒雅的胡言乱语。 4.没逻辑性、也没礼貌——轻挑傲慢的胡言乱语。新闻学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离不开逻辑学,具备一定的逻辑能力对于记者编辑来说尤其重要。

(二)紧密结合现实,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主开展教学。

在已经开设写作课程的高校中,课程教学与现实的脱节较为严重。这种脱节,既表现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疏远,也表现为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教学效果乃至学生期待的脱节。在这方面,清华大学开设的写作课为我们拓宽了视野:《写作与沟通》一学期下来,14个小课堂围绕“智能生活”“爱因斯坦”“性别歧视”“个与群”等主题,[6]进行了广泛的阅读与讨论,最后完成一万多字的说理文章。话题贴近实际,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向老师学习如何构建自己的语言的框架,如何有逻辑地表达思想、论证观点。不超过15个人的小班,保证了教学过程中讨论的有效开展,师生可以就文章的观点、逻辑与遣词造句一字一字地打磨,使学生体会到运用逻辑知识的机会无处不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热情和兴趣。

(三)提倡学生课下多读纸质的经典书籍,克服电子媒体的消极影响。

写作是思想和感情的表达,是心灵的沟通。电子媒体的碎片化、符号化和影像化,对一般人的写作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帮助。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的、冷静的深入反刍的过程,需要集中才能突破。网络阅读容易向广度无限扩展,恰恰限制了这一点集中,不是提高思维深刻性的最佳阅读环境。[7]因此写作课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纸质的经典书籍,今早养成专心致志的注意力、思维的深刻性等等相关能力品质。

有人说,现代人的逻辑能力(不是理盲)和识字率(不是文盲)一样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对记者逻辑思维的训练做出的新闻报道,特别是建设性的新闻报道应该是由记者编辑长期的观察、研究,搜集大量相关信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严密合理的逻辑,形象地将报导事件和读者的生活环境对接起来,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吸引读者持续阅读。这样的报道除了帮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外,也能帮助读者充分认识该新闻人物和事件的背景、影响性等相关细节,在“科学性”、“拓展性”和“启发性”三个方面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推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逻辑学逻辑思维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逻辑
浅析《逻辑学》的教学方法
创新的逻辑
杰文斯逻辑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简单的逻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