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2019-07-12 11:54段燕青云南省玉溪市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经济

段燕青 云南省玉溪市委党校

一、经济学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的经济学,就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进行研究,通过相应的创造、转化,逐步实现经济发展规律和理论的确定。从全世界目前的经济学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分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经济学两类。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从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确定,进而实现整体研究价值的提升。科学经济学主要是以科学的研究为基础,以正常的经济规律为研究核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经济的未来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的综合性研究。仅仅是在资源优化配置角度的政治经济学,并不属于科学经济学。

二、中国经济学的确立与初期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主要是进行初期的回复,结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初期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主要是从经济的恢复和重建开始,主要是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资本的改造,实现官僚主义的消灭,提升整体经济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升财政和就业水平,确保整体金融秩序,朝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学的初期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问题的处理和改革。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开始实现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接受了苏联政治经济学体系,并开始在中国全面应用。随着“大跃进”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国家领导者开始认识到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开始对“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实现了经济学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进行了根本问题的探究,为后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全貌展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坚持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升经济与国家的联系,提升思想解放水平,结合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方式,通过不断的引进和借鉴,实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模式的巨大转变,提升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空间,确保了规范化本土化发展,实现了与国家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心就不断转变,首先是讲改革开放政策的合理应用,突破了苏联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转变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将发展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八十年,中国召开的“莫干山会议”和“巴山轮会议”,是非常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发展会议,实现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党的十三大,更是实现了国家对市场的调控,确保了市场对企业发展的导向。中国的经济学不再单单局相遇对经济体制的建设,更多的是实现开放思想的应用,系统的进行借鉴和学习,确保了中国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建设。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实现了改革的新一轮高潮,提升了中国经济的改革水平,确保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向提速。党和国家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保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实现了市场经济的全面调控。后来又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作为宪法中的一句话,成功实现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强力支撑。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不但突破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影响,还实现了对先进经济学理念和理论的引进,结合中国的发展情况,实现了根本的变革,从定性的角度看,实现了质的改变,更好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升了中国经济学的逻辑框架,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

四、新时期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逐渐提升。2008年全球性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现代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在这次冲击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的转变。中国的经济学者,通过对世界经济的研究,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逐步减小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实现了中国经济的改革和不断发展。通过借鉴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经验,逐步实现中国问题的独特性发展和研究,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与了全面的解释和分析,但是不可以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照搬,必须要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初步建设,主要是解决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长期积累的矛盾处理,将经济发展作为新常态,实现了传统要素粗放型经济发展的研究,解决了经济发展的转变问题。对于区域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给与了解决的方法。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经验,从多个角度,实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分析和研究,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确立。新时期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必须要以经济与社会的综合发展为重要支撑,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节能减排,从技术的角度实现创新和转型。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全面实现广泛深入的研究,为我国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学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理论支撑。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经验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解析,获得针对性的结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全球瞩目。在未来需要更好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精髓,对西方经济理论进行借鉴,做出经济学理论的深入研究,更好的实现多种经济形态有点的吸收。对于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理念,进行全面摒弃。另外需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更好的应用经济学理念,促进经济的发展。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提升定量分析水平,转变简单经验的判断和应用,更加充分的使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提升多重方法的应用,更好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学的理论支持。因此未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要注重学科发展,提升规范化建设,通过全面把控经济学定性研究,实现定量研究的全面控制。对于经济运行中的经济理论,要进行全面的定量控制,对于以往的经验判断形势,必须要进行摒弃,实现合理的逻辑便捷。

结束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和进步,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整体经济。虽然在建国初期,我国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影响,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学发展的速度很快。为了全面实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科,提升经济学科的综合哲学性,确保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快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学理论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