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保险业合规性税务风险及应对策略分析与研究

2019-07-12 11:54孟杰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进项专用发票

孟杰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引言: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未按照税法规定缴纳赋税,这将对企业的声誉造成较大影响。近年来,保险行业屡屡出现营业税缴纳不足等问题,国家税务机关针对保险行业的检查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更应针对税务风险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保障正常的税务征收。

一、保险行业合规性税务风险类型

(一)开具虚假发票

在保险公司的税务风险中,开具虚假发票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险企业相错误的业务、对象开具专用发票,例如,当客户为一般纳税人办理出口货运险免税时,则不满足开具专用发票的资格,如若保险公司在受理相关业务时开具了专用发票,便会出现虚开发票的风险;二是保险公司向中介开具虚假发票,由于中介手中拥有大量客户资源,保险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往往与中介机构联手拓展客户,出现中介机构开具虚假发票等情况;三是保险企业或者中介向承包人开具虚假发票。

(二)进项抵扣风险

保险企业收取与实际业务不相一致的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从相关规定可知,当购货方利用他人开具的虚假发票或者在货品交易过程中,购货方从销售方手中获取到第三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时,均应严格按照我国颁布的发票管理条例中的内容,根据所得专用发票的数额,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当购货方明知其为虚假发票,或者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购货方从他人手中获取专用发票等情况,均应按照偷税、骗税等进行处理[1]。

(三)进项税转出比例不准确

一般计税方法的纳税人,兼职经营免征增值税项目,无法正确划分和抵扣的进项税额时,可采用以下公式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计算:

Q=A(B+C)÷E

式中,Q代表的是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A代表的是当期不可划分的进项税额;B代表的是当期简易计税项目额度;C代表的是免征销售额;E代表的是当期总销售额。从保险企业角度来看,主要面临以下税务风险:一是企业是否能够针对成本费用按照应税、免税险种的方式进行分摊;二是在发票信息录入过程中,计算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将公式中不同变量清楚的划分出来?三是系统设置转出比例过程中,公式中任意变量数值是否正确?

二、保险行业合规性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合理规划业务流程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保险行业应对业务操作、客户、供应商等多个方面进行细致梳理,使业务系统能够与金融税务无缝对接。对于合同中涉及税务的相关条款应及时更新,在保险单等合同中明确指出价款内是否包含税务。在营改增背景下,保险公司中与条件相符合的外购资产可实时进项税抵扣,这将对企业采购模式与行为等起到较大影响,在部分保险企业中,采用统一采购、付费、开具全额发票的方式,此种模式进项税额汇集在总部,导致总部的进项税增加、销项税减少,在分部却是销项税较多、进项税较少。

另外,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明确指出保险公司购入赔款的货物与服务均可凭借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赔款属于最为主要的成本支出,目前主要以支付给被保险人为主,实际是维修单位开具修理发票,获取增值税发票的难度较大,抵扣难以实现。要想利用增值税进行抵扣,势必要转变以往的赔付方式,但由于保险法在赔款支付的对象、保险赔款额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会为保险企业增加税收负担。因此,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保险公司可针对部分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创新,使其与实际发展需求充分符合[2]。

(二)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对当前保险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成本、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构建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使保险税务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在保险行业合规内控工作中,主要包括销项端、进项端、纳税申报以及其他相关内控,具体如下:在销项端中,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批改、纳税申报控制、退保工作流控制、“三流合一”控制等等;在进项端中,包括进项税抵扣考评、费用分摊控制、专票验证控制、报销流程控制等等;在纳税申报中,包括开票收入控制、会计收入匹配、复核控制以及报税匹配等等。

(三)优化税务核算流程

在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改变,特别是在销售、减免税、兼营等多种情况相结合的情况下,企业如若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核算,势必会使税负增加。因此,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保险企业应掌握更多税务核算相关知识,使税务核算流程得到优化,数据信息得到精准核算,高效完成账务处理等工作。此外,还应严格按照保险行业的相关要求,对增值税的优惠政策进行确定,使核算科目得以细化,明确一般业务与减免税业务的各项收入情况,确保税务申报、计算和缴纳科学合理。

(四)采取多样化风险对策

(1)针对关键风险点采取不相容职务分离政策,对容易出现税务风险之处强化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避免税务风险问题产生;(2)实施绩效考评政策,构建绩效考评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针对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合规风险、数据风险等相关部门与人员定期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进行激励;(3)面向税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养,使其学会灵活运用会计技能控制税务风险;(4)加强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系,注重与主管税务机关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最新税务政策,使税务风险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3]。

结论:综上所述,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保险业存在许多税务风险问题,对此应积极采用合理规划业务流程、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优化税务核算流程、采取多样化风险对策等方式,使税务风险得到控制,促进保险行业的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进项专用发票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河北省保险行业协会
不动产一次性抵扣的增值税新政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外购农产品最新抵扣政策的财税处理及申报填列分析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谈“营改增”后工程项目的进项税筹划
“营改增”纳税人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承担哪些风险
纳税人取得虚开专用发票行为及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