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2019-07-12 11:54张海莲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水利水土保持站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管护变革

张海莲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水利水土保持站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各基层政府应当强化农村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维护保养力度,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实际意义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事业发展概况。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灌溉设施、蓄水设施、防洪排涝设施与饮用水供应设施等内容。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但维护保养同样不容小觑。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农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50%左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小、覆盖面积大、投资成本低等优势特征,在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实际意义。全面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利用价值,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原有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发展需求。为此,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革势在必行。各基层政府部门应全面且客观的分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层面存在的各类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而增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归属不明晰。一直以来,农村地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都是由政府出资并组织建设的,在投入使用后,也是由政府部门设立的临时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以此为基准,为农村建设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断深化落实,而水利工程产权问题也成为主体矛盾。再者,水利工程产权划分不明确,无法落实工程管理工作,再加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综合管理难度,使得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其实际利用价值,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确,工程归属权也是模糊不清,绝大多数水利工程缺乏专项管理。久而久之,工程项目严重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最终造成大量的资源损耗与资金浪费。

(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投资主体单一化。针对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无论是投资主体,还是投资渠道,都相对单一化,这使得农民群众主体意识淡薄,存在极大的依赖意识。与此同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融资体制逐步深化变革,促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只能单纯依靠财政拨款,而各基层政府部门财政分配失衡,专项资金供应匮乏,极大的制约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事业的良好发展。

三、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革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限划分。其一,明确各方职责权限划分。在新形势背景下,各基层政府成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宏观管理主体,而社会则成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后背力量。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各参与方的职责权限划分,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协调配合,进而提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综合管理水平;其二,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体制变革;其三,积极落实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责任制度。

(二)建立健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其一,政府直接管护模式。政府直接管理的农村水利工程应为不同行政区范围内的重点工程。通常来说,此类工程对专业技术与管理工作都有较高的标准要求,需要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其二,水利公共服务模式。对于专业化程度高、收益性差、公益性强、管理难度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来说,需积极实行政府购买水利公共服务的模式;其三,市场化模式。针对经济效益低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要全面推行承包、租赁与股份合作等市场化管护模式;其四,自行管理模式。以农场、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示范园区等新型主体自用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如灌溉机井、塘坝等,其所有权应归属新型主体所有。

(三)构建完善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其一,设立专项财政基金,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从社会公平角度来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设施,需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将公益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部分管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设立稳定的财政投资渠道;其二,设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水价附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可从根源上解决“三农问题”,这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同时,为进一步补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资金,还需设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水价附加,并以此作为工程维护管理专用资金;其三,拓展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融资渠道;

其四,从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变革角度出发,优化多样化资源配置,满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维护管理需求。

(四)推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监督考核机制。其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类管理维护模式与各类水利工程项目的基本特征,制定并推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政府直接管理模式,集中体现在管理能力、服务效果与财务资产等方面;针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集中体现在服务效果与履约情况等方面;其二,推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维护奖惩机制,以调动各方参与管护工作的积极性;其三,将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分配、考核评比与人力资源调配的参考依据,推行优奖劣罚制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变革,对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该策略是构建新农村的关键推动力。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管护变革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变革开始了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