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预算管理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2019-07-12 11:54王敏东北农业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王敏 东北农业大学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所谓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企业战略目标之下,依据自身发展和财务情况,对企业后期发展中的资金进行规划,以此实现对企业发展状况的估计,让企业的资源被合理使用与配置。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实现战略目标。要想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就要进行财务预算的具体掌握。经过预算数据,可以清楚地找到企业发展布局和方向,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有据可依。

(二)利于企业规避经营风险。将真实精准的数据作为参考,可以科学合理的制定企业战略布局和规划,并且对资金为导向的状况进行分析,让企业经过财务数据反映出当前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后续的发展趋势。

(三)提升企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在实际工作中经过数据监管来实现预算工作的高效,从而让企业对发展状况进行监管,对运营方面的内容进行预判,精准把握企业投入和产出比率,进而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

二、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预算管理的困难

(一)认知不够深入。对于企业而言,预算管理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性作用。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旧有一些企业对预算管理认知不够深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理解有误。企业在发展工作中忽视了预算管理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不重视企业正常和资金扶持相关方面。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致使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不太稳定。除此之外,对预算管理的意义和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没有将企业发展战略利益作为出发点,对预算管理进行推行,从而阻碍了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预算管理体系有缺陷。在企业实施预算管理工作时,完善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对企业实现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在当前有些企业预算管理中,其管理体系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太完善。在预算管理体系中的管理组织委员会、执行部门和管理机构等环节都比较缺失,部门设置的针对性不太强,没有清楚地划分出各个部门的责任,没有进行合理的协调。

(三)预算管理监管考核制度不完善。在当前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中,监管考核制度还是不够完善,其中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影响了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导致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在工作中应付了事,影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三、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预算管理困难的解决方法

(一)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经过对大预算管理观念的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预算管理认知,保障所有人员都能够掌握预算。在这其中可以经过主题会议、宣传以及培训等相关的方式,加强员工参与到预算管理中的积极性。同时还需要加强预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因为预算管理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工作比较复杂,系统性也比较强。除了需要工作人员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之外,还要管理层和领导层提供足够的支持,以此来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建设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经过对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划分出预算管理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把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当做首要工作任务。企业首先要做的是优化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要让体系更加完整,将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和监管等相关环节纳入到组织体系中。经过对组织结构的完善,职工职能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然后,预算管理相关部门要遵循服务、服从以及认真的工作原则,让预算管理工作过程更加规范。最后,预算管理各部门之间要构成良好的交流关系,彼此之间的交流和让部门之间有效合作,让工作的协调更加高效与顺利,从而保障工作的效率。

(三)制定预算监督考核制度。健全的预算管理监督和考核制定,是保障预算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为了能够加强预算管理效率,企业方面要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监督考核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是建设高效的监督考核制度,每个企业员工都具备自身的职责义务,在预算管理中要加强监督考核员工的态度,考核员工的工作水平,并且分析和总结预算执行差异性,保障预算科学合理性;其二是加强考核各个部门管理情况,把考核结果和工作绩效相融合,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认真对待预算管理工作;其三是建设健全的激励制度,只要是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预算管理人员,企业都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结合在一起,让职工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对企业发展有影响的,导致企业出现损失的,企业要对其进行惩罚。总之,健全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是保障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

(四)加强监督力度。预算执行和监督紧密相连,强力的监督是保障执行有效性的基础。内部预算管理和审计监不应该只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企业业务合法性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对预算制度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要制定内部预算管理审计实施方式,把预算编制、执行、考核与奖惩等都纳入到监督范围中,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任何事都受到程序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充分发挥内部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这其中还需要将财务监督和监察融合在一起,将其渗透在预算执行的全过程中。经过事前监督,事中检查和事后检查效果的方式,将资金的运用控制在制度限制中,将预算管理工作控制在监督范围内,将预算弹性开支转换成刚性约束,真正地让预算管理更加高效和有力。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管理体系管理工作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