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并发症改善效果观察

2019-07-12 02:23陈艳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不良情绪白血病并发症

陈艳丽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效果以及护理后的不良情绪和并发症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91例本院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可以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46例,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值(30.21±5.44)分和(30.12±5.33)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45.23±8.55)分和(45.66±8.33)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脱发等并发症总发生率45.65%(21/46)均低于对照组的73.33%(33/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白血病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白血病;不良情绪;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Observ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leukemia pati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dverse emotions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 91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45 cases, routine care) and the study group (46 cases, foreseeable). Sexual care),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care.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AS and SDS scores (30.21±5.44) and (30.12±5.33) were lower than the nursing group. After treatment (45.23±8.55) and (45.66±8.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alopeci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5.65% (21/46). In the control group, 73.33% (21/4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emotions of leukemia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Leukemia; Adverse emotions; Complications

白血病作為一种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约占恶性肿瘤发生率的5%,该本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方面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2]。化疗属于临床常用治疗方法,易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致使患者出现多种不良情绪[3-4]。由此,本研究选定特定时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予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1例白血病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男女比23∶22,年龄15~83岁,平均(48.66±5.57)岁;研究组46例,男女比23∶23,年龄15~84岁,平均(48.55±5.63)岁。两组基本资料基本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临床护理人员均在本组患者入院后收集其基本信息,并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予以记录,采取心理、基础、发热、预防感染等方面的护理。研究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1)预见性心理护理:临床医护人员采用心理学知识针对患者的烦躁、悲观等情绪予以疏导,耐心听取患者的抱怨,在化疗前后耐心地解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2)预见性胃肠道反应护理:化疗开始之初,遵从医嘱预见性给予患者盐酸帕洛诺司琼等药物,以达到止吐、护胃等目的,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清淡性食物,及时地清理掉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避免出现患者的不良刺激;3)预见性感染护理。考虑患者是否存在呼吸系统感染情况,确定感染后予以翻身扣背和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措施改善患者症状,患者出现消化系统感染后调整患者的饮食,重视补充水、电解质;4)预见性血管护理: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给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出现静脉炎和外渗,针对无法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予以静脉留置针给药,倘若出现药物外渗的情况,即刻采取局部皮下封闭、湿敷、冰敷(艾恒及碱性化疗药除外)等处理。5)预见性脱发护理:采取止血带阻断法、发带和冰帽等多种方式降低药物对患者毛囊造成的刺激,在化疗前劝说患者剪短头发,指导患者通过带发带和带帽子等方式修饰,向患者解释清楚在停药之后的额1~2个月头发可以新生。

1.3观察指标

临床心理学指标:评定方式是焦虑抑郁量表(SAS & SDS),临界值为50分,分数高低与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5]。并发症:消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皮肤黏膜出血和脱发等情况[6]。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以(±s)作为对一般资料的表示,行t检验;以百分比%作为对计数资料的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心理学指标

经护理两组SAS、SDS评分值均改善,两组护理前后比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值(30.21±5.44)分和(30.12±5.33)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45.23±8.55)分和(45.66±8.33)分,比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45.65%(21/46)低于对照组的73.33%(21/46),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原因为患者造血干细胞分化,在较早的阶段出现凋亡受抑、分化阻滞和恶性增殖等情况,进而诱发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临床重要治疗手段是化疗[7]。本研究对选定的46例患者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发现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发现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证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经护理两组SDS、SAS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研究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调节白血病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其原因在于,相较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干预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消除患者疑虑和舒缓患者紧张情绪的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的护理模式,能很大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予以调动,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预见性护理干预不仅重视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患者心理护理,还重视对患者的感染、肠胃道反应、血管以及脱发等并发症进行护理,尽量降低化疗对患者心理造成的刺激,舒缓化疗过程的不良情绪[8-9]。

通过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经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可降低白血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推测上述结果的产生,可能与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增进护理人员和白血病患者关系的同时,积极实施胃肠道等多种预见性护理有关。预见性护理可增强对患者情绪的管控,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可降低脱发、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0]。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运用在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可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在一定程度实现调节患者心理情绪的目的,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程平,张东华.成人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5,28(03):259-264.

[2] 彭群英.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5,21(05):134-135.

[3] 郑乃真.白血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感染78例原因及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5,05(23):115-116.

[4] 胡桂芳,贾莉,吴达娟,等.构建循环护理体系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5,18(24):121.

[5] 林群,林丽娥.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01(17):212.

[6] 张健坤.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28(07):23-24.

[7] 李若兰.实行整体护理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口腔及肛周感染率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31(17):100-102.

[8] 苏美颜.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发生的效果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07(09):232-233.

[9] 安雪.预见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1(17):79-81.

[10]陈丹庆.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16,07(01):1829-1830.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白血病并发症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