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叙蒲剧泰斗阎逢春 唱腔艺术之传承

2019-07-13 08:46郭双奎
戏友 2019年4期
关键词:唱腔艺术

郭双奎

须生是蒲剧中一种风格突出且极富魅力的艺术行当,相关表演者及文艺工作者必须充分掌握须生唱腔的特点及其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唱腔继承和艺术研究。蒲剧泰斗阎逢春在唱腔艺术上,根据自身的条件,逐渐在舞台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也得到了观众和社会舆论的承认和肯定,被冠以“阎派”美名,并成为蒲剧生行里程碑式的重要流派。

一、蒲剧阎派须生行当发声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蒲剧在发声时一般采用提喉法,主要是利用鼻腔共鸣与口腔之间的调节,从而实现蒲剧特有的发声方法,以此来增强艺术效果。须生表演讲求“安、点、顿、拉、闪、放”的六字演唱技法。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将发声横竖结合,进行真假声的转换,使声音苍劲有力、刚柔兼备,尤其在充满激情的发声中更能唤起观众的共鸣,以完美表现须生的唱功。但这种演唱方法仍与其他剧种的须生唱法存在区别,虽然表演者都是大嗓演唱,但是阎派须生唱高音时的高八度假声唱法,体现出阎派须生唱腔的独特性,充分展现了阎派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

二、提高对蒲剧阎派须生唱腔的重视程度

蒲剧阎派须生唱腔作为蒲剧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与风格,我们有必要更好地将它继承并发展下去。首先,必须提高人们对蒲剧阎派须生艺术的兴趣,只有引起人们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吸引人们投身到阎派须生唱腔艺术中去传承它、弘扬它。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注重社会氛围的营造,为其传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阎派须生唱腔艺术的宣传,多举办活动,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了解阎派须生唱腔艺术,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到蒲剧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关注和学习的兴趣。就目前来看,人们了解蒲剧艺术的主要途径是欣赏,缺乏亲身体验,所以难以真正体验阎派须生唱腔的魅力所在,影响了阎派须生唱腔的传承。同时,应当在专业的院校设置专业课程,进行专业教学,将蒲剧阎派须生唱法教授给学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蒲剧艺术的熏陶,加快培养青年蒲剧须生表演人才,从而推动阎派须生艺术的更好发展。

三、蒲剧阎派须生唱腔的创新性发扬

蒲剧阎派须生唱腔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单纯继承是不够的,它需要从业者做好充分的创新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找到创新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阎派须生唱腔艺术的发展。首先,需要从业者对阎派须生唱腔有着非常正确且客观的认识,并且能够发现传统须生唱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在演唱咬字、发音以及转音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来调整唱腔,加入自己特有的唱腔理念和方法,从而达到对阎派须生唱腔的创新目标。比如,在传统剧目《舍饭》中,演唱者在演唱【介板】“民妇人他对我细讲一遍”,唱完后,接【硬四锤】转【流水】唱“高堂母,贤的妻”这一句时,在阎派唱腔原有的基础上,演员可以根据自己嗓子的条件,在这一句唱腔上做出创新,将其进行改革,并且加上哭擞音,能更好地把朱春登痛失母亲和妻子的悲痛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次,在进行阎派须生唱腔创新时,也要充分吸收传统唱腔的优点,再结合其他演唱形式,使其发声更加科学,提高须生行当唱腔技巧的科学性。

蒲剧阎派须生唱腔的演唱艺术并不是尽美尽善、不可越雷池一步的。某一派演唱艺术之形成,往往都是经过了几代艺术家不懈的追求、继承、创造、发展,才得以确立和流传后人的。作为一名阎派唱腔的传承者,我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一定要有时代感、紧迫感、压力感,这样才会产生动力,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萌生超越前人的积极进取、突破创新之竞争意识。阎派须生唱腔的传承者既要继承艺术精华,又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在广泛吸收、研究、揣摩前辈演唱艺术的基础上,不拘一格,扬长避短,融会贯通,广开思路,大胆尝试,决不能生搬硬套死学,而是要从演唱艺术之共性中谋求个性演唱风格的体现与发挥,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条件、发展趋向与可塑性,因势利导,把精益求精、推陈出新作为阎派须生唱腔发展的主导思想与艺术追求,进行别有创意的发扬。

猜你喜欢
唱腔艺术
浅谈藏族唱腔美学在合唱作品中的应用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中国黄梅戏优秀唱腔全集》出版发行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豫剧马派唱腔在民族声乐中的借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