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下青少年犯罪问题分析

2019-07-13 01:45刘祎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5期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

刘祎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在稳步增长,这为国家和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埋下了隐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民族的未来,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因此,为了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预防其犯罪,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从其原因入手,找出其中的核心问题,更好的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标签理论 青少年 犯罪

【中图分类号】D66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15-02

一、研究意义及标签理论概述

(一)研究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避免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们整个社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标签理论概述

标签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用来阐释越轨行为而形成的理论。标签理论的产生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标签理论的产生是在社会心理学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论强调:一旦社会中的某个人被其他人或其他群体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那么这个标签就会一直跟随着他,不管他的越轨行为程度如何,最终会因为被贴上不良标签而自暴自弃,坠入犯罪的泥潭[2]。虽然标签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半个多世纪,但是仍然有其不足之处,这种理论过分地强调外界的一些条件导致了犯罪,却没有重视到犯罪者是犯罪行为的主体这样一个事实。

二、贴负面标签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第一, 给青少年贴上负面的标签,会造成社会对青少年的定位错误,同时导致青少年对自己产生定位错误的现象,从而将青少年引入歧途。例如,在校园中,淘气的孩子会在墙上乱涂乱画,大声喧哗,或者在其他同学面前搞恶作剧等等。但是这些行为只是在成长期中的孩子的淘气行为,并没有恶意的犯罪行为。他们仅仅觉得这样有趣才去这么做。但是在社会中,一些人却把这当作是犯罪行为。这种错误定位不仅会误导社会大众的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会给淘气的青少年带来很大的社会压力。这些青少年同样在成长期,但是这样的判断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健康成长。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这些负面标签会一直困扰着他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阻碍,他们脆弱的心灵还不能够承受这些歧视和区别对待。

第二, 贴负面标签会将青少年推到社会的对立面。在校园中,给同学起绰号的现象经常发生,有的同学因为身材长得胖就被其他同学称呼为胖子,这样的标签给当事者的心灵会造成严重的伤害,被起绰号的同学往往就会产生自闭、自卑、厌学的现象。这样的负面标签破坏力很强,传染力很大。久而久之,对当事者的成长极为不利,反而那些给别人起绰号的同学不以为意,觉得这些并没有什么。但是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已经把当事者推到了对立面,他们更加的孤僻,对周围的人产生很深的敌意。因此,他们往往会感觉到难以融入集体,难以融入社会。而且社会上一些人也不愿意接纳他们,这种排斥和对立自然而然的就会延续下去并且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排斥这些被贴上负面标签的青少年,而这些青少年就更加的自暴自弃,满心怨恨,这极为容易导致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

第三, 贴负面标签会给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错误引导。例如,残忍杀害同学的大学生马加爵原本也是一个活泼开朗、刻苦学习的孩子。但是在他进入大学后,同学们对他的歧视以及挖苦和嘲笑让他变得自卑自闭起来[3]。导致他丧失了人生目标,没有了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他憎恨那些嘲笑他的同学,一心想着要报复那些人。因此导致了后来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本来可以避免,只要我们及时解决掉这些问题,就能够挽救他们。我们要在悲剧发生前就介入到这些矛盾中,了解问题的原因,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把这些矛盾化为无形。

三、标签理论下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一)尽可能避免对青少年贴标签

从标签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或者犯罪行为的导火索都是身上被人贴上了负面标签。这些负面的标签给他们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同样的,因为这些负面的标签,身边的同学、亲人、朋友逐渐远离他们,排斥他们。在社会中他们也被区别对待,失去了接受平等待遇的权利。青少年被贴上负面标签,只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犯了错误就被人贴上负面标签伴随他的一生。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为什么我们不是想着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正确的成长,而是要给他们贴上负面的标签,造成更多的悲剧。

(二)给予被贴标签的青少年更多的鼓励与关爱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社会性。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离不开社会上的他人,与人交流、与人交往才能够成长。因此,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但是被贴上负面标签的人往往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正是因为他们被人贴上了负面标签,这种受人尊重的權利很难实现。这种负面的标签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带来很多阻碍。这些难以解决的阻碍和困难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严重的自卑和自闭心理。更加严重的话会产生厌世、悲观和仇恨心理。于是,这种严重的错误心理就会导致一系列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这种错误心理的影响下,青少年很难能够健康的成长,也造成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因此,给予这些青少年更多的关心和关爱才能够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青少年同样也有自尊心,也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关注。我们要解决问题就应该接触青少年,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鼓励他们并且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

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的形势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犯罪行为的界定并不会因为年龄的大小而有所区别,但是因为青少年在年龄和心理上与成年人的不同,我们在对青少年犯罪的审理中应该要谨慎[4]。因为对青少年群体来说,教育和改正才是目的。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校园欺凌现在已经不是以往的殴打虐待、收保护费等行为,言语的辱骂也是目前校园欺凌案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当前形势适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四)完善社区矫正服务制度

青少年产生犯罪行为,往往由于年龄较小,心理还未成熟,经常是由于冲动而导致了犯罪,并不是因为主观的恶意犯罪。导致青少年进行犯罪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应该为此承担相应责任。不存在哪一个人天生就是犯罪分子,并且每一个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背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这些犯罪的青少年进行严厉的处罚。鼓励、帮助他们改正,让他们重新做人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和着重去做的。只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这样做无益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成长。他们需要的是被理解和被尊重,因此我们要走近他们、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看一看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惩罚不是最终目的,帮助他们改正,对他们进行矫正才是我们要做的。社区矫正服务是目前一种比较适合的帮助青少年改过自新的一种好的方式,我们可以继续发展和完善这种制度,这也是我们在防治青少年犯罪方面上的一个制度创新。

四、标签理论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反思与启示

(一)要构建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并且加强法制的宣传和建设

近年来,导致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多与其法制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有关。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的法制建设也需要更加的与时俱进,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立法力度,加强和完善法制建设,推动我们的法制体系更加完善,这是我们防范和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5]。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相关的法制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以此来推动在青少年群体当中进行法制宣传,让青少年群体能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在法制宣传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月、法制进校园等活动,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给青少年普法。一味地说教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这也需要我们对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进行创新,用形象生动的教育方法给青少年上好法制课。

(二)加大对标签青少年回归社会的关注力度

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是犯罪分子,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才导致了犯罪行为。对于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很容易被大家贴上“罪犯”、“坏人”的标签,从而受到大家的区别对待或者歧视和憎恨。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在接受过法律的处罚后重新返回社会也是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虽然他们有过犯罪行为,但是他们也是青少年,并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心理问题。长此以往,会造成更大的问题,甚至会自暴自弃,继续犯罪。所以,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我们应该号召全社会关注他们,爱护他们。以一颗尊重、包容、理解的心去对待他们。社会是每个人的大家庭,我们共同生活在大家庭里,就应该互相帮助,用自己的一份力温暖每一个人。

(三)加强对标签青少年的心理辅导

青少年由于各方面还未发育成熟,很难有完全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应对外界的负面评论和负面标签。所以我们要加强和完善对那些被贴上负面标签的青少年的关注,牢牢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必要的时候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对标签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他们会对其进行抵触,或者有厌烦情绪。这时候對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他们很难打开心扉向别人诉说。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和他们讲道理,给他们摆事实。同时要学会运用好的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让他们了解到社会集体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用关怀和帮助来感动他们,带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不仅仅需要家庭和学校来做,更重要的是需要整个社会来关注和关心他们。

(四)健全学校、家庭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一个人的成长之路中,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对他的教育。所以,我们除了要发挥好社会育人的功能外,更加重要的是健全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对于那些被贴上负面标签的青少年来说,在遭受非议的时候,能够得到亲人的帮助和鼓励无疑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安慰。家庭里有亲情的温暖,即使在外面艰苦万分,回到家里也会觉得很放松。因为家庭能够给予人不可替代的归属感和幸福。在社会上会有各种各样的歧视对待那些被贴上负面标签的青少年,他们在社会上感受不到温暖的时候,家庭能提供的幸福感至关重要。家庭的美满幸福能够帮助他们重塑自信,重回社会。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就是学校,学校对青少年成长所起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学校的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学好课本知识,同样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他们如何做人。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灌输给他们。教师也应该发挥好其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学校的育人以及教师的教学也应该体现出有教无类,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应因为青少年犯过错误而区别对待他们,带上有色眼镜看他们[6]。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都是平等的。被贴上负面标签的青少年往往心理反应特别敏感脆弱,那么就需要我们讲究教育方法,潜移默化的对他们进行教育,不应该使他们觉得自己特殊和另类。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更要在心理生活上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阻碍,用整个社会的力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重新生活。

参考文献:

[1]徐玲. 标签理论及其对教育“问题青少年”的启示[J].社会2000,(1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4]万春林.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5).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6]束钰.标签理论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犯罪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犯罪”种种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积极开展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