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视域下的 “文化养老”研究
——以趵突泉社区为例

2019-07-15 03:08
人文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养老趵突泉老龄化

叶 蕊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口的人均寿命不断增加。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导致我国适龄人口的生育欲望在不断减低,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总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上述两种情况,导致我国在没有达到富裕的背景下,进入了老龄化阶段,产生了很多衍生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在物质上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能得到基本的满足,但是他们正面临另一个贫困,即 “精神贫困”,由于子女在外工作,很多老年人缺少家庭亲情关怀。如何采取措施让老年人能摆脱消极无助角色,摆正自己的养老心态,是社会管理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社区的文化养老为切入点,分析了该社区文化养老的现状,并归纳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山东省文化养老问题的缩影,最后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老龄化视域下的文化养老发展路径。

一、老龄化视域下的文化养老内涵

(一)积极老龄化的内涵

根据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发布的《积极老龄化——政策框架》报告,本文认为,积极老龄化的实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即健康、参与、保障。首先是 “健康”的内涵,健康不仅包括身体的生理健康,也包括精神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也就是既要健康长寿,还有能生活在拥有一定生活质量的环境中。积极老龄化鼓励了老年人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更多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是“参与”的内涵,就人类而言,进行社会交往是他们健康的内在要求。对于老年人来说,亦是如此。但现实是,在进入老年状态后,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减低,很多老年人以消极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晚年生活。最后是 “保障”的内涵,积极老龄化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做支撑。社会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前提。政府应该提供相关的福利、保险等来解决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后顾之忧。

由上可知,积极老龄化与现实中的消极老龄化有所不同,它追求主动,从更综合的角度来看待老龄化问题。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应该在健康、参与、保障三要素的支撑下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文化养老的含义

“文化养老”为了让老年人在身体健康的同时实现精神健康,提出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让老年人也能全面发展。文化养老主要通过人际交流、教育培训、文体活动来实现,让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文化潜能得到发展、社会联系得到加强,让老年人能得到高品位、全方位的关怀,让传统养老在新时代得到新发展。

实现文化养老,需要全社会付出努力。政府和社会要采取有效措施,让老年人能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老有所教”、 “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 、 “老有所乐”。具体而言,要形成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形成有利于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医疗保障,形成促进老年人终身发展的文化机制、教育机制,让老年人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二、调查对象

本次实地研究在济南市趵突泉社区,属于探索式研究,主要以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样本,对老年人的养老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掌握关于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目前实际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内容不限于老年人目前养老的物质需要和实况,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

趵突泉社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属于典型的老城区,共有60岁以上老人5624人。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8份。本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社交活动、情感方面、养老模式等诸多方面,希望通过比较细致的问卷内容更好了解该社区老年人养老的整体状况。为了让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问卷调查主要采取了随机选择的方式,百分之八十五的受访者年龄超过60岁。在受访者的构成中,女性较多,是男性的1.5倍。约四成的受访者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目前无配偶相伴,其中独居状态的老人约为35%。有约百分之六的受访者无法生活自理。为了解决辖区老人的养老问题,趵突泉社区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在过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该社区近来围绕积极老化目标,在文化养老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 “养老专干+社工+志愿者”的改革道路。该改革路径的突出特点是 “以志愿者团队为基石,以资源链接为媒介,以居民参与为方向”,最终要让 “六个老有”落实到实处,让老年人得到真正的实惠。

三、老龄化视域下趵突泉社区文化养老现状

(一)心理健康状况

就老年人而言,其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能控制情绪、性格不偏激、遇事不悲观、会调试自己的状态、能适应变化的社会、遇事能较好解决、人际关系融洽、对社会有正确的认知等。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趵突泉社区大多数老人的心理状态处于健康状态,其中重要原因是,他们能通过和朋友的交流来缓解寂寞等消极情绪。80%的老人称自己有很多朋友。在心理和情感层面, “孤独,忧郁”者人数占比达到了18%, “有时愉快,有时抑郁”者的人数大概占整个被访人数的12%; “比较愉快”者约占被访群体的四成,非常愉快者占比近三成。此外,许多老人希望能得到儿女更多的情感关注

为解决老人心理情感孤独、抑郁等消极状态,趵突泉社区采取了很多办法,希望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发挥社会整体力量来解决问题。首先,该社区组建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不断组织小组工作,让老年人心理辅导的资源更加丰富;其次,组建“积极老化工作坊”,让心理专家来对老年人进行心理状态的调试,该社区通过健康讲座、幸福课堂等多种方式,拓展老年人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情感交流的渠道;再次,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群体活动,鼓励他们积极互助支持,有条件的,还协助他们建立互助小组。

(二)文化娱乐活动参与

老年人的养老安排中,文娱活动非常重要,也是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的重要体现。为了让老年人能进行文化娱乐活动,趵突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设立老人多功能活动室、棋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为文化养老提供了基础的平台。但是,从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老人参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棋牌方面,并且人员比较固定。而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等很多文化设施参与度并不高,占比分别是4%和2%,多功能活动室虽然添设了很多健身器材,但是老年人参与率只达到了14%,很多老年人宁愿去社区的露天健身器材锻炼。这也反映出文化养老要以老人的实际出发,需要引导老年人参加更为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文化养老的内涵和目标。

(三)教育文化的参与

在养老领域引进教育文化,有利于实现 “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的目标,体现文化养老的特色。目前,我国文化养老有一定的发展,教育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很多城市都有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为老人养老增添了载体。但是,老年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学习课程的匹配性问题。此外,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课程质量、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到老年人上老年大学的兴趣和欲望。为解决老年大学存在的问题,趵突泉社区进行了摸索,将老年教育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以老人的需要为标准。教学的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性,并设置不同的层级,以满足不同情况的老人的个性化需求。趵突泉社区除了设置舞蹈班、书法班等常规班级外,还特别为喜爱针织的女性老年人安排了十字绣班,受到老人的欢迎。

四、老龄化视域下的当前文化养老困境

(一)为老服务工作缺乏专业人员

对于趵突泉社区来说,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专业性人员的缺失与社会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单位没有系统的规划培养、养老单位管理不科学、薪酬制度不合理有很大关系。我国养老事业单位中,很多人没有编制,或即使有编制,但待遇不高。社会养老企业中,企业为降低成本,往往也会压低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这些容易导致养老服务人员积极性不高、流动性强。

(二)精神文化服务内容相对匮乏

在趵突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虽然承诺的服务项目很多,但是实际上可以做到的或者老人经常参与的项目很少,专业化的服务项目较少,因此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务内容比较匮乏,主要以棋牌为主。精神文化服务没有能精准服务于老人的个性化需要。老人急需的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活动却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等原因而开展不了。服务的相对单一促使老人实际参与程度不高,参与人员呈现固定化的特点。

(三)政府的投入力度不足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已经拿出不少财政资金投入到养老事业中,各地的养老院的建设、运营就是明证。但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过早到来,养老事业需要的投入已经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政府财力状况难以支撑目前养老事业的庞大资金需求,这导致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养老服务在低水平运转,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高水平养老服务的需求。为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政府转换思路,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将社会资金引入养老事业,调动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来发展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五、老龄化视域下文化养老发展路径

(一)构建社区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体系

目前,很多社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难以满足不同情况老年人的需求,很多医疗服务岗位形同虚设,没有起到为老人服务的作用。在信息化社会,政府可以考虑将社区的医疗服务和区域内外更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联通,可以考虑专家远程治疗、视频问诊、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等多种方式,让老人不出社区的门就能就近、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 “老有所医”,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性。

(二)加强为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培养

为老服务的关键在于专业人员,养老服务管理部门要有机会、系统地引进、培育专业人员,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他们的专业服务素养。通过对专业人员的培养,让老年人的满意度、幸福感得到提升。在专业人员培养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确积极老龄化的最高目标就是要让老人能 “老有所为”。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更可以应用专业方法来提升老年人的参与兴趣,促进老人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三)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单一的服务方式难以满足老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养老服务单位应该深入调研,挖掘潜力,提供多样化服务,让老年人能 “老有所学、老有所教”。在对老人需求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发展社会文化组织、兴趣小组,让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有实现的平台。瞄准 “文化养老”,发展文化队伍,不断组织活动,让老人能发现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实施而带来的愉悦。

(四)引入市场机制保障文化养老投入

老年人养老需要全社会参与,特别是资金投入方面,更是如此。目前,我国的养老事业中,政府的资金投入占相当大的比重。在老龄化社会日益加剧、需要的投入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政府的投入很难满足高质量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政府在继续履行自己职能的同时,也要引入市场机制,让社会资金参与到解决制约目前养老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进程中。目前,一些地区发展养老服务站,其中有公益型、盈利型、两者兼顾型。政府可以对其进行调研,根据本地实际,发展多层次的老年服务站,满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的需要。

猜你喜欢
文化养老趵突泉老龄化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趵突泉
神奇的趵突泉
“文化养老”初探
“文化养老”视域下养老路径的发展探析
国家发改委专家:全面放开二孩不足以应对老龄化
新形势下“文化养老”的实践与探索
对离退休老同志安度晚年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