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9-07-15 10:55梁珊珊刘茜辉罗开宏黄亨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年13期
关键词:肾小球粒细胞淋巴细胞

梁珊珊,刘茜辉,罗开宏,王 辉,张 玫,黄亨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41)

近30多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根据2017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2013年)为10.4%,未诊断糖尿病比例达63%。2型糖尿病绝大多数起病隐匿,常引发炎性反应并导致微血管病变,心血管、肾脏为主要受累的靶器官,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中,肾功能损害占30%左右,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DN早期的病理改变多是可逆的,如果早期诊断与治疗,可阻止病情向不可逆的终末期肾病发展。因此,探讨DN的发病机制以寻找有效的筛查方法一直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是体内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标志物,淋巴细胞则与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相关,NLR值包含2种白细胞亚型的信息,反应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目前NLR值多用于各种癌症(肺癌、肝癌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预后判断中,高NLR值多提示这些疾病预后不良。已有研究证明,NLR值增高与心血管疾病如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发现,NLR值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相关,NLR值增高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侧支循环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KURTUL等[2]证实,NLR值是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yntax评分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与实体肿瘤复发和预后关系的研究中,CHO等[3]研究显示,术前NLR值可用于鉴别糖类抗原(CA)125阴性的卵巢癌,并且在预测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方面优于CA125。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DN和白细胞计数的升高有一定关联,主要机制为DN患者白细胞激活后黏附增多,会聚集产生和释放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等,使内皮细胞黏附,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灌注异常以及血管通透性改变,进而影响肾功能。OKYAY等[4]研究发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NLR值与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与血清清蛋白呈负相关。AZAB等[5]经过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NLR值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预测因子:以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12 mL/min且最后1次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 作为肾功能恶化标准,首次检查NLR值低的人群出现肾功能恶化的比例占2.7%,而中等或高NLR值的人群其肾功能恶化的比例为8.7%和11.5%。KOCYIGIT等[6]研究发现,无论透析前还是透析的CKD患者,体内NLR值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发现CKD是NLR值升高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NLR值与DN的相关性,评估NLR值在DN中的诊断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诊断和尿清蛋白/肌酐值,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3月被诊断为DN,且尿清蛋白/肌酐比值>30 mg/g的130例患者作为DN组(A组);将本院2018年2-3月被诊断为糖尿病且血尿清蛋白/肌酐比值<30 mg/g的130例患者作为单纯糖尿病组(B组);将本院2018年2-3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血糖、肾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均正常的10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收集3组对象一般临床指标及血常规、生化指标。

1.2排除标准 (1)排除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2)排除活动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患者;(3)排除肿瘤、艾滋病患者;(4)排除影响NLR值的血液病患者,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5)排除具有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等患者。

2 结 果

2.13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3组性别组成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值在A、B、C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NLR值高于B组,B组NLR值高于C组。血糖值在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高于C组。肾功能指标尿素、血清胱抑素C、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在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水平高于B组;在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未统计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脂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续表1 3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注:NS,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作进一步两两比较;-表示此项无数据

2.2相关性分析 NLR值与尿素、血清胱抑素呈正相关(r=0.337、0.277,P<0.01、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125,P<0.05)。NLR值是DN的危险因素(P<0.01,OR=2.208)。见表2。

表2 NLR值与肾功指标之间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往往伴有炎细胞浸润,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水平上升,早期肾脏的病理改变多数是可逆转的,但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错失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后发展成慢性肾衰竭而死亡。目前筛查早期DN的主要指标或方法有:(1)清蛋白尿。(2)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ACR),采用尿肌酐做校正可去除尿量对尿清蛋白排泄量的影响,因此,ACR能更正确地反映肾功能的状态。(3)肾小球滤过率。研究证实肾小球滤过率与DN的严重程度及肌酐密切相关,提示肾小球滤过率反映DN的病变程度优于清蛋白尿。(4)病理检查。糖尿病主要引起肾小球病变,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K-W结节等,是病理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单纯用尿微量清蛋白作为诊断标准不能有效地发现早期DN。张耀平[7]的研究表明,肾小球滤过率是早期监测DN的灵敏指标,且比尿清蛋白排泄率更具实用性和科学性。但肾小球滤过率又有其变化相对缓慢的特点,用于疾病疗效的判定不够灵敏。

NLR值是近年来发现的、较为稳定的反应机体炎症程度的指标,与很多炎性指标相关,相对白细胞组分绝对值,该指标受生理、病理、脱水、剧烈运动、情绪等影响较小。目前,NLR值在卵巢癌、结肠癌、肝癌等实体肿瘤复发和预后关系中研究较多;在非肿瘤疾病的研究领域里,主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急性胰腺炎等疾病有关。随着对DN和NLR值研究的深入,NLR值与DN的关系也逐渐得到重视。炎性反应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DN患者白细胞激活后黏附增多,会聚集产生和释放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和氧化物等,使内皮细胞黏附,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灌注异常及血管通透性改变,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中性粒细胞是炎性反应中重要的炎性细胞,具有趋化、黏附、吞噬和杀菌等作用,DN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分泌抗凋亡蛋白A1、Bcl-xl增多,中性粒细胞凋亡延迟,使得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DN患者也存在淋巴细胞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淋巴细胞总数降低且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严重失调,CD4/CD8比值明显下降,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在本研究中,DN患者NLR值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单纯糖尿病患者NLR值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赵锐等[8]及敖小凤[9]的研究结果一致。NLR值与尿素、血清胱抑素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NLR值是DN的危险因素,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15]。

本研究意义在于发现DN患者NLR值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且NLR值与尿素、血清胱抑素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提示NLR值对于DN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且NLR值是DN的危险因素。但是作为回顾性研究还有很多不足:(1)排除条件难以全部满足,在本院HIS系统,患者出入院诊断记录并不详尽,无法得知其是否完全满足排除条件。(2)样本量不够大,血脂指标的差异缺少显著性。

4 结 论

NLR值检测简单、快捷、可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能把尿微量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和NLR值的变化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可能有利于更好地筛查早期DN,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早期逆转肾小球损害,延缓DN的进展。期待有更大样本、更严格筛选条件和排除条件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以明确NLR值在D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猜你喜欢
肾小球粒细胞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