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促进国有企业廉政建设

2019-07-15 03:30王维
财会学习 2019年21期
关键词:廉政建设内部审计监督

王维?

摘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设管理职能部门,对促进企业反腐倡廉、合规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内部审计在反腐败,促进企业合规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细致分析了可能存在舞弊行为的事项,明确审计手段和关注重点,从而促进企业合规管理和廉政建设。

关键词:内部审计;监督;廉政建设

2019年1月,十九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会议指出要做实做细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内部审计,应依法依规全面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作用,促进企业廉政建设和合规管理的有效开展。

一、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监督在廉政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审计肩负着促进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廉政建设的神圣使命。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在维护制度的权威和严肃性,有效防治腐败问题,促进廉政建设和合规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计的独立性是监督职责落实的基础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独立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具有相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一是内部审计机构应置于组织内部的一个较高层次。二是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直接向组织内的最高决策层负责并报告工作,从而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实施。三是内部审计活动不受其他职能部门或个人的干扰,一般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四是审计作为专业监督部门,适度介入企业经营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深层次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审计全面性是监督职责落实的必要手段

现代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可分为以财务活动为对象的内部财务审计和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的经济效益审计两大类。内部审计除了检查评价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以外,无论是经济责任、管理绩效审计以及计算机审计、工程项目审计,都可以灵活、及时地进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审计内容涵盖可能存在廉洁问题的各个领域,可以更准确、更完整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查找问题,对发现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和管理角度进行分析。审计监督的广泛性、审计内容的全面性、占有信息的丰富性,内部审计的监督机制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助于从根本上防范违规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审计目的与企业经营目标及反舞弊、廉政建设目标高度一致

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是对内揭示和评价企业各种潜在的控制风险,或者为了纠错防弊、防微杜渐。各种形式的腐败问题,往往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演变而来。内部审计着眼于企业发展的微观,从经营活动的点滴入手,抓大不放小,真实客观评价企业管理。同时促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产生腐败问题的土壤。

(四)审计有利于廉洁风险事前预防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跟踪、事前、事中审计,确保警钟长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运用有效的内控测试技巧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真正明确各种利益关系并杜绝关联交易,还可以实现权责明确落实责任,充分调动管理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任中审计,提前示警,对存在的腐败问题倾向,及时进行纠正;对发生廉洁方面问题的,作为晋升评价依据,为杜绝高层腐败现象提供了客观条件。利用内部审计提前介入彻底杜绝“越权、侵权、强权甚至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发生,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二、有的放矢,提升审计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审计人员在日常审计过程中,面对企业各类经营、财务、招投标等信息,如何发现疑点,明确重点,关注细节,查深查透,如何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是审计人员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审计应该聚焦企业经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加强对公共资金使用、公共资产运营、公共权力运行的监督,揭示违纪违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一)有效运用数据分析,查找风险

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审计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通过分析软件筛查数据,查找隐患问题,成为内部审计的必然选择。

通过构成分析,明确重点费用。不同行业的企业,成本费用类别、重点各不相同,通过构成分析,明确重点费用。如石油炼化企业,原料、物资、修理费、人员成本是企业的重点成本,应作为重点审计内容。

通过趋势分析,明确可疑费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成本费用具有相对固定性。趋势分析重点:一是固定成本变动分析,做为国有企业,固定成本一般包含折旧、人工成本,如无特殊原因,每年发生基本固定。二是可控费用分析,可控费用一直以来是审计工作的重点,但是可控费用范围内容均较多,需要通过趋势对比,对违反趋势变动的事项作为审计重点。

通过对标分析,查找薄弱环节。通过同类、同规模的企业对标分析,有助于直接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特别是费用类科目。如石油炼化企业“三剂”审计,从价格、使用数量、招标率进行对标分析,有效查找采购、招标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舞弊问题。

(二)突出多发领域,关注主要费用项目

关注廉洁方面问题频发多发的五项费用。所谓五项费用包含业务费招待、办公费、差旅费、出國人员经费、会议费。业务费招待费、办公费、会议费具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对该类费用需要从制度程序入手,严格比对标准、程序的合规性,主要存在接待规格超标、办公用品使用结算不合规、借助费用公款旅游等问题。差旅费、出国人员经费,一般企业财务部门会对票据和补助进行复核,但是从审计角度看,需要关注差旅费住宿、补助的发放情况。如审计过程中,通过核对住宿发票,落实宾馆的实际价格,对套取住宿费情况进行复核;通过核对出差人员考勤、票据,验证补助发放的真实性。

突出保险、运费等车辆费用。国家对公车管理有明确的要求,一是关注保险与实际车辆资产的配比性,检查是否存在账外资产,超标车辆。二是核实租赁车辆所有权人,调查所有权人与企业的关系,检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问题。三是关注加油卡使用,通过分析百公里油耗,检查是否存在油耗卡边车辆,进一步核实加油记录和GPS记录,落实是否存在加油卡外借或者私用等问题。

突出其他费用。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体制,其他费用类别应较少,部分企业通过其他费用规避预算考核,更有甚者通过其他费用掩盖违纪违规问题,对其他费用应作为审计重点,检查费用发生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三)关注发票背后的经济行为实际情况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发票的真伪,内容的合规,财务部门进行了严格的把关,使得合规管理问题更加隐蔽。审计需要透过发票,落实经济行为的实际情况。

关注开发票单位。关注开票单位性质、主营业务,评估与发票内容的相关性。如审计过程中,发现在劳务公司开水费发票,进一步深入了解为套取资金,用于维修;在玉器店开具办公用品发票,落实为购买奢侈品。

关注开发票地点。发票地点与实际业务发生具有较强关联性,分析业务发生的经济性和科学性,检查是否用合规发票,掩盖不合规实际。如关注某驻外业务部,办公费、生活物资均为本地区发生,核实为套取资金。

关注开发票人员。关注报销人员与经营业务的相关性,检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风险。如某单位福利费审计过程中,发现企管部门报销大额福利费发票,通过核实发放记录和人员,落实为办理购物卡。

(四)以制度执行为基础,发现合规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度是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制度为基础、核心思想,将一切管避免个人行为超越制度,强化审计权威。如个别超标准报销事项,不能因主要领导审批,而违背制度;不能因各种借口,规避招投标制度规定。

三、压实责任,严肃问责,推进审计整改,强化成果运用,促进廉政建设

审计整改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部门依法审计所做出的审计决定或提出的审计建议,从审计部门的角度看,严肃问责,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可以有效检验审计工作质量,体现审计人员的历史担当,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水平。

审计部门应强化审计问题整改督查力度,确保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一是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制度,对审计问题实行闭环管理、销项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彻底、到位。二是健全和完善审计整改问责制度。审计整改问责制度是督促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审计整改的有效手段。审计部门应联合纪检、组织部门,进一步加大研究分析,制定完善问责制度,明确问责原则、对象、内容、方式、保障措施等,增强审计问责力度,提升审计整改效果。三是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扭住不放,一追到底,及時移送有关部门。

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看,推进审计整改工作,可以有效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体制机制,改进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堵塞管理漏洞。研究分析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和腐败问题发生的规律和深层次原因,推动标本兼治。

企业内部审计,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在反对腐败、推进廉洁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应以制度为基础,发挥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履行好监督职能,从源头上遏制腐败问题,为企业廉政建设、合规管理和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廉政建设内部审计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浅谈财政监督工作思路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廉政建设研究述要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