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

2019-07-16 10:31乔智王豪
青年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混合学习模式高校体育互联网+

乔智 王豪

摘 要:混合学习模式指的是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结合,借助当代科技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的模式。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也都积极在寻找如何能够更好的让自己领域更好的与互联网实现交互;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追求的是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们的锻炼意识和锻炼能力,最终让学生们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为我国源源不断的提供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体育;混合学习模式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们良好体格的养成和健康身心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纵观现有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中,高校体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如我们预想中的那样好。受到认知和应用能力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尚未形成非常完善的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辅助设备,进一步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互联网+”更好的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做系统探究。

一、“互联网+”应用于高校體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宣传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并不是独立于高校教学环境中的一门课程,而是高校其他环节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门课程。学生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表现出的兴趣并不是十分强烈,这一点与高校的宣传工作有直接关系。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重要意义对学生们所阐述的内容并不多,进而导致了学生们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仅仅是作为辅助专业课存在的一门课程,最终无法建立起正确的对待高校体育教学的态度。而通过互联网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宣传工作,则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情况,因为互联网是当今阶段传播速度最快,受众极广的一种工具,通过使用互联网来加强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结合,可以以一种最快的方式,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正确认知。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学生们建立起了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正确意识,则可以在这一意识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之中,提升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接受程度。

(二)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教学,更多的是行为和动作上的教学。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锻炼技巧和锻炼能力。而这部分锻炼技巧和锻炼能力,如果仅仅是通过教育者口述的话,学生们很难达到通透的理解。这些都知道当前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中,绝大多数的教学方式都是教育者在前面领队,学生们在后面跟着打动作。这种方式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对于动作大体上有一个认知,但是如何去调整这一动作形式,转让自己的身体更受益,只要大多数学生都是不知道的。通过使用互联网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互联网通过特有的画面和音频的方式可以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各种动作和动作要领,以画面和音频的形式表现在学生们眼前,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这一画面和音频来调整自己的动作,提升学生们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接受能力。

(三)有助于加强学生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互联网环境并不是真正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知识的表现工作,互联网还注重用户之间的沟通。通过互联网,学校可以将最新的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动态和内容,以及要求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动作要领,以更加直观和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而学生们在接收到这一部分消息之后,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对于这一动态有一个及时的反应。教育者和校方在针对合作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政策与要求,是基于现有的学生在学习高校体育课程时所存在的问题来决定的,但是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例如我们在下达指令时,也有极少数的指令是学生们是接受不了的。针对这部分问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对校方进行及时反应,提升政策的执行能力和接受能力,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二、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中在应用“互联网+”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校领导对于互联网认识不足

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领导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在年龄上偏大,对新鲜事物和现代科技的接受能力不足,还有极少部分执意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专业课,忽视体育课程。尤其是互联网对于当代的我国来说,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尤其是互联网与学校结合的方面很少,我国在此之前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多数集中于投影和音视频。加之自互联网出现以来对于互联网对学生们影响的负面新闻层出不断,进一步误导了高校领导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另一部分部分高校具备互联网设备,但是互联网设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优先给专业科教育者提供,体育课程想要应用互联网设备需要提前申请,都是很多体育教育者不愿费心费力的去其他教育者的协调,互联网设备的应用。

(二)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网络应用水平较低

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网络应用水平低主要体现在对于网络的管理方面,因为高校毕竟是离了以教学为主的机构,并不是一个应用互联网为主的机构,就决定了在高校内部对互联网的应用和管理能力相对不足,因而导致了在互联网课程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对于互联网设备的恶意诽谤,和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们的冲击比较大;加之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较隐秘的环境,学生们在不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可能会在网络上发布一些不正确的言论或做出一些与社会道德、法律不符的行为,这部分言论和行为的产生,不仅对学生个人来讲影响非常大,还会对校方产生消极影响;最后还体现在高校对于网站和软件的更新速度非常慢,老旧的页面和低效的服务器很难引起教育者和学生对互联网设备的应用兴趣。上述多种情况共同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和学习模式下,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

(三)缺乏对高校体育互联网课程的有效指导

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是针对部分已经开设体育互联网课程的高校而存在的。部分高校领导能够及时认识到互联网环境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且也积极投入资金、投入人力来建设高校体育互联网课程,但是处于一线的教育者却没能及时认识到高校体育互联网课程对学生们的积极性,加之教育者也是刚接触这部分新事物,对于高校区互联网课程如何开展显得一筹莫展;部分高校互联网设备稀缺,及时体育教育者想要通过互联网设备辅助教学,也因为设备问题而导致有心无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

(一)加强对互联网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作为媒体传播的主要载体,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帮助。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不能落后于社会发展,要重视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推动作用。

因此,高校应加强互联网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体育教育工作的影响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加强网络技术的培训,为了更好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合理的利用互聯网各种优势,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发展。使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加强效率。

(二)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混合模式,需要建立一个全方面的网站,针对这一模式,把学校关于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信息全部输入到网站中去,明确分类,形成一个系统的信息模式。利用这一平台,定时发布最新的体育教学信息,能够实时观测了解到真实的体育教学状况。有了系统的体育网站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强对其管理工作,对发布的内容和专栏设计上都要科学合理,保证网站的知识含量和可学习性,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体育网站汲取到对自己有营养的知识和信息;在设计网站时要充分考虑到网站的实际应用性,给予学生监督权,保证网站能够切实有效的发挥对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影响力,使这一学习模式的的核心思想能够得到推广和宣传,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利的积极作用;学生对学校网站进行监督还可有效弥补教师资源不足,无法时刻关注网站的问题。

(三)提高体育教师网络化的工作水平

将互联网与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对网络有关的方面有所钻研。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学校相关部门必须要定时定量的对与教师进行考核和专业培训,使教师具备更高水平的教学技术,对这项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有熟练的网络操作能力。给予高校体育教师管理维护学校体育教育网站的权利,有利于创新现有的教学资源,扩大学生学习知识来源,积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具体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现有的设备进行学习,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所起色,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才能更快速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来更好的进行宣传,紧密联系学生。虽然,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发展在运用互联网上存在着学校领导对互联网认识不足、网络管理水平较差等等问题,但通过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混合学习模式的认识,并且加大在此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建立专门的体育教育网站以及培养一批精通网络技术的体育教师,就一定能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更好的发展,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千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混合式教学设计理论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0(10):124-125.

[2]王丹,贡福海.“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成人教育,2017,37(5):61-64.

[3]李勤.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体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学习满意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佚名.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4):15-16.

[5]王文霞.混合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探讨[J].科技风,2018(10).

猜你喜欢
混合学习模式高校体育互联网+
《民航基础知识》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