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林区松树天牛引诱剂的林间应用

2019-07-18 09:47陈海燕李世东
绿色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虫口松材线虫病

陈海燕,赵 涛,李世东,李 洋,高 锋

(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 泰安 271027)

1 引言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属伞滑刃属,可引起松树萎蔫病,是一种松林的毁灭性林业有害生物,而松褐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昆虫,做好松材线虫病的监测,需要首先做好松褐天牛虫情动态的监测。目前我国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几种松褐天牛引诱剂有浙江省研发的M-99型引诱剂,广东省研发的A-3型,PA/PE系列引诱剂,安徽省研发的FL-ML-OI/FJ-MA型引诱剂,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制的HYP-SH引诱剂等。

目前徂徕山林区未发生松材线虫病,但随着松材线虫病的不断扩散蔓延,传入徂徕山的风险不断增加,为确保徂徕山松林资源安全,每年需要定期开展松材线虫病的普查和抽样检测工作,而这项工作的重点就是做好松褐天牛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利用天牛引诱剂来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可以为防控该虫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徂徕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地丘陵的中心位置,属泰沂山脉,孤立于泰莱平原,山脉东西走向,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 m,总面积达173 km2,徂徕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达到92.4%,是山东森林植被覆盖较高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其中徂徕山松林面积达4400 hm2,主要树种为油松、赤松、黑松。

2.2 试验材料

引诱剂采用浙江省研发的M-99型引诱剂,引诱剂由缓释袋和缓释瓶两部分组成。

诱捕器为黑色十字交叉型诱捕器,诱捕器尺寸约为:顶盖直径50 cm,十字挡板长度65 cm,收集杯高度25 cm,十字挡板中间开口为高18 cm,宽6 cm。

2.3 试验方法

2018年5月上旬天牛羽化初期在徂徕山10个林区分别悬挂诱捕器100个,并放置引诱剂,引诱剂诱芯每15 d更换一次,每个诱捕器间隔约150 m,自悬挂之日起,每天检查记录一次诱捕器的诱捕情况,连续3 d诱集到天牛成虫后,改为每7 d检查记录一次诱捕到的天牛成虫数量,每次检查结束,清理干净诱捕器,后期持续7 d没有诱捕到天牛,结束林间调查。

3 实结果与分析

引诱剂引诱松褐天牛的数量动态变化情况见图1。

图1松褐天牛林间诱集虫口消长动态

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徂徕山林场松褐天牛成虫的始见期为5月17日,始盛期为6月7日,高峰期为7月20日,盛末期为8月24日,终见期为9月27日。

本次林间诱捕试验100个诱捕器都诱集到了松褐天牛成虫,共计引诱到松褐天牛成虫10510头,平均每个诱捕器诱集到成虫100.5头,其中一个诱捕器最高可诱到松褐天牛成虫251头。

4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林间诱捕试验可以看出徂徕山林场10个林区均有松褐天牛的发生,而且虫口数量多,分布范围广,为松材线虫的扩散提供潜在的传播风险,一旦传入,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扩散蔓延,应加强检疫封锁,采取必要营林措施及时清理病死木,降低林内松褐天牛虫口密度。

(2)通过林间诱捕试验可以看出在林间松褐天牛的成虫发生期较长,从5月中旬一直持续到9月底,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该虫成虫发生的始盛期在6月7日,高峰期在7月20日,盛末期在8月24日。

(3)本试验采用的M-99型天牛引诱剂,其引诱效果显著,持续时间较长,可作为松褐天牛的一种有效的监测手段应用。

猜你喜欢
虫口松材线虫病
农业农村部——紧盯病虫监测抓好防控措施落实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山西运城:全面打响“虫口夺粮”保卫战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三峡库区省份联手防治松材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