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智能教育全球合作发展框架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达成《北京共识》

2019-07-19 09:35王世新
中国教育网络 2019年6期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识大会

文/本刊记者 王世新

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于5月16~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500多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教育的未来发展之路,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此次会议由开幕式、闭幕式、部长论坛、5场全会和12场分会组成,内容涵盖展望未来教育、教育政策制定、教育供给和管理、教学教师、学习评估、课程开发、终身学习、伦理安全、促进教育公平包容等多个方面。各国代表、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企业界人士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提出了很多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案,达成了广泛共识。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问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凝聚共识、深化合作、扩大共享,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孙春兰指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深刻阐述了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向国际社会发出了促进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创新、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我们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孙春兰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教学资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智慧教学、学习和管理手段不断丰富,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面向未来,中国将积极发挥现代技术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中的作用,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创新,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环境,努力实现规模化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的融合,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机遇和挑战。中国将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深化智能教育协同创新,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各国一道共享智能教育发展红利。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开幕式当天的部长论坛上作主旨发言。

陈宝生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随着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又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对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规划,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面向智能时代,盘点中国教育“探索的路”,我们努力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实践空间,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高水平教师队伍支撑,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有力的科研创新支持。

陈宝生强调,在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如人机关系的伦理困境、个人隐私的滥用危机和新技术应用的数字鸿沟等。我们要秉持积极审慎的态度,踏踏实实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目前中国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谋划未来发展之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并肩、攻坚克难,努力为全球智能教育创造更多资源、拓展更大空间。

此次大会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教育、科学和体育部部长耶尔奈伊·皮卡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李炳铉,总干事代表、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出席大会并致辞。

皮卡洛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在18日举行的闭幕式中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恰逢其时,提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会员国承担的重要使命,促进我们审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及其为学习和教育带来的发展潜力,帮助我们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大会形成的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反映出我们有雄心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有雄心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这将有力促进平等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贾尼尼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在闭幕式上表示,此次大会是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历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大会得到了各会员国政府高级别官员的广泛关注,发言质量高,讨论层次深,并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会员国和合作伙伴面临的关键挑战及未来战略方向达成了重要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呼吁各国由竞争转向开放合作,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资源和工具分享,强化多方伙伴关系和跨部门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继续发挥应有作用,引领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国际政策对话、伙伴关系和资源调动,促进2030年教育议程落实,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制定相应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和学习系统性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促进全民享有公平、有质量、适合每个人的终身学习机会。

《北京共识》强调,要将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作为构建终身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确保人工智能技术使每个人不分性别、不分健康状况、不分社会或经济地位、不分民族或文化背景、不分地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

《北京共识》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以期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构建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际共同体。

此次大会由中国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猜你喜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识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审对旅游地有何影响?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图说大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国际扫盲奖评审工作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