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2019-07-19 05:46金中华刘冬梅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4期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干预

金中华 刘冬梅

【摘 要】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在我院接受雾化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做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雾化治疗方法,常规组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配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半年后的随访统计数据。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随访统计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9)14-148-0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呼吸困难及喘鸣,并且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梗阻性、可逆性的呼吸道疾病。哮喘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发于儿童[1]。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的过程依从性较差,对治疗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治疗中,具体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雾化治疗的9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做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雾化治疗方法,常规组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配合综合护理。

常规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23±1.0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98±1.84)年。实验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31±0.97)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84±1.9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中患儿亲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且经我院医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对患儿体征进行常规检测,按照医生的嘱咐配合雾化治疗工作。

实验组给予患儿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先提高自身的工作素养,熟练地掌握相关操作技术,以提高患者及患者亲属的信任感。主动与患儿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与患儿亲属详细介绍此类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療成功的案例,使其可以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此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2)雾化治疗时护理:帮助患儿取舒适体位,面颊与面罩距离≤1cm,留心观察患儿,以防治疗中患儿乱动用力按压面罩或碰掉面罩。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min,护理人员全程陪伴以免患儿因紧张心理抗拒治疗。(3)雾化治疗后护理:治疗结束后,用毛巾对患儿面部轻轻擦拭,避免残留药物的刺激。为患儿准备温水漱口,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可用棉棒蘸取温水对口腔进行清理。(4)健康宣教:对患儿亲属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诱因、治疗措施等,从而提高患儿亲属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告知亲属哮喘急性发作时应如何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强调合理性用药,告诫亲属切莫因情急而自己加大用量剂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半年后的随访统计数据(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用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45例患儿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1(46.67%)例、10(22.22%)例、14(31.11%)例,总有效率为68.89%。实验组45例患儿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0(66.67)例、13(28.89%)例、2(4.44%)例,总有效率为95.56%。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45例患儿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20(44.44%)例、12(26.67%)例、13(28.89%)例,总满意度为71.11%。实验组45例患儿的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33(73.33%)例、9(20%)例、3(6.67%)例,总满意度为93.33%。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半年后的随访统计数据比较

常规组45例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3.18±0.24)次、(2.86±0.20)次、(4.55±0.78)天。实验组45例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急诊就诊次数、住院时间分别为:(1.53±0.28)次、(1.37±0.20)次、(2.25±0.36)天。实验组随访统计数据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被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但也有大量研究表明,并不是全部的哮喘患者都有明确的免疫学变化,也不是有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都会发生哮喘。临床上多采取雾化治疗,因为其具有大小适中、雾滴直径均匀、对液体中药物成分没有影响等优点。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尚未能理解治疗的意义,这就需要治疗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照护。有相关研究表明[2],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康复中具有明显影响,这也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常规组(68.89%);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71.11%);半年后随访数据实验组也优于常规组。因此,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改善护患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金芳,顾继元,堵静静.预见性护理在氧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中的运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107.

[2] 吴娜.优质护理在提高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7):184.

猜你喜欢
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应用分析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