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草莓出口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9-07-20 03:06韩振兴朱涛常向阳
中国蔬菜 2019年7期
关键词:罐头出口量均价

韩振兴朱 涛常向阳*

(1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 030801;2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

2017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达14.13 万hm2,产量375.30 万t,主要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在产量中占比不大,但是在世界草莓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2017 年我国草莓总出口量8.11 万t,世界排名第6,其中冷冻草莓出口量7.88 万t,世界排名第3。

随着我国与许多国家自贸区的建立和“一带一路”机遇的到来,我国农产品出口有了很大进展,在出口量、出口额双增长的同时,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国家及地区不断扩大。草莓是世界上栽培最多的小浆果,其营养价值高、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除鲜食外还可以加工成草莓蜜饯、草莓脯、草莓汁、草莓酒、草莓酱、草莓罐头等产品。我国是草莓出口大国,据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 数据库和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7 年我国草莓总出口量8.11 万t,世界排名第6 位,其中冷冻草莓出口量7.88 万t,排名第3 位。研究我国草莓在出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000 年以后世界草莓生产和贸易出现双增速的特征,且贸易增速同比大于生产增速(张雯丽和赵玉田,2011);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草莓生产国,产出约占世界的1/3,但是出口贸易量占比却很低。韩振兴等(2018)运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1997~2016 年中国草莓出口数据,基于CMS 模型分析了中国草莓出口的影响因素,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中国草莓出口的主导因素依次为市场规模效应、市场分布效应、竞争力 效应。

从现有我国草莓出口的研究资料上看,多集中在草莓产量和出口量的绝对数量和占比的分析上,未从出口产品种类上进行详细分析。本文运用中国海关、国家统计局、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 数据库2009~2017 年我国草莓进出口贸易数据,对我国草莓与世界草莓的整体出口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鲜草莓、冷冻草莓、草莓罐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草莓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草莓出口贸易的对策 建议。

1 我国草莓进出口现状

1.1 我国草莓总体进出口情况

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使我国成为世界草莓种植大国之一。虽然我国草莓主要以内销为主,出口量在产量中占比不大,但是在世界草莓贸易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1.1.1 我国草莓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9.01 万hm2增 长 至2017 年 的14.13 万hm2,总产量由2009 年的220.60 万t 增长至2017 年的375.30 万t(表1)。

1.1.2 我国草莓进出口量及供需平衡 从表1 可以看出,我国草莓年产量和年消费量均较高,且以内销为主;相较而言,进口量很少,出口量变化趋势不规律,2010~2012 年较高,均在10 万t 以上。

1.1.3 我国草莓和世界草莓的出口情况 从表2 可以看出,我国草莓出口量在世界草莓出口量中的占比2012 年之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2 年之后急剧下降,没有再超过7%,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其他草莓主产国出口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来自于国内草莓消费量的增长;出口额占比变化不大,稳定在3%~6%;出口均价远低于世界草莓的出口均价,出口价格竞争优势明显。

表1 2009~2017 年我国草莓进出口量及供需平衡

表2 2009~2017 年我国草莓和世界草莓的出口情况

1.2 我国鲜草莓和冷冻草莓的进出口情况

草莓出口种类主要有鲜草莓(HS08101000)和冷冻草莓(HS08111000)两大类。因为草莓易 腐、不耐运输,所以鲜草莓进出口比重较小,冷冻草莓进出口比重较大。

1.2.1 我国鲜草莓进出口情况 我国鲜草莓的进口量过小,故多数年份中国海关对这部分数据并未做统计。从现有的数据可以看出(表3),2014、2016年仅有少量进口,2017 年有较大增长,但每年的进口国家均只有1 个,分别为墨西哥、美国、美国。

我国鲜草莓出口除2013 年减少外,其他年份出口额、出口量、出口均价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增幅波动较大。从出口额和出口量的变动幅度来看,2009~2016 年我国鲜草莓出口额的增幅均略大于出口量的增幅,说明我国鲜草莓出口额的变动对于出口价格的变动更为敏感;2017 年我国鲜草莓出口量增加了45.17%,出口额增加了18.09%,出口额的增幅尚不足出口量增幅的1/2,这主要是由于2017 年我国草莓出口价格下跌所致;此外,逐渐增加的出口均价也说明我国鲜草莓的价格优势在逐渐弱化。据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 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鲜草莓的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占比分别为:俄罗斯80.22%、越南17.31%、我国澳门1.55%。

1.2.2 我国冷冻草莓进出口情况 从表4 可以看出,我国冷冻草莓的进口额和进口量均较大,总体呈波动上行的趋势;我国冷冻草莓的出口额和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额和进口量,总体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但后期增幅远小于初期增幅;从进出口单价来看,我国冷冻草莓的出口单价比进口单价低25%~45%。冷冻草莓是我国草莓出口的主要产品种类,2017 年我国冷冻草莓出口最多的4 个国家占比依次是日本13.14%、俄罗斯11.63%、泰国9.00%、德国8.11%。

1.3 我国草莓罐头进出口情况

1.3.1 我国草莓罐头供需情况 我国草莓类的加工制品种类不少,但是在出口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草莓罐头。2017 年我国草莓罐头产量9.23 万t,消费量7.86 万t,进口量0.01 万t,出口量1.38 万t(表5),进口量变化不大且绝对数量很小,消费占比呈递增趋势、出口占比呈递减趋势,这和国际上越来越倾向于消费鲜食水果的趋势相一致。

表3 2009~2017 年我国鲜草莓的进出口情况

表4 2009~2017 年我国冷冻草莓的进出口情况

表5 2009~2017 年我国草莓罐头供需情况

1.3.2 我国草莓罐头进出口情况 从表6 可以看出,我国草莓罐头的进口额、进口量、进口均价均呈大幅度的无规律波动;除1993 年外,我国草莓罐头的进口额、进口量均明显低于出口额和出口量,而进口均价低于出口均价。从我国草莓罐头出口的几个统计指标来看,出口额呈稳定增长态势,从1992 年的27.06 万美元上升到2017 年的4 971.17 万美元;出口量增减波动较大,无明显规律特征;出口均价整体上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后增幅显著,说明我国草莓罐头出口的低价优势已经逐渐在弱化,目前来看其对出口量有一定影响但不算很大。据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 数据库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草莓罐头最大的出口国为日本,占比约为27.96%。

表6 1992~2017 年我国草莓罐头进出口情况

2 我国草莓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2.1 草莓种植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且产量受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草莓种植已经在育苗技术、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套种技术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发展,但是机械化进程比较缓慢。草莓植株矮小、多为地面种植,再加上生产量大、管理技术要求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的今天,需要采用劳动节约型栽培技术,比如高垄栽培、立架栽培、基质栽培、水培等模式。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草莓生产的大多数环节都采用专业机械操作,但在我国只有部分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如开沟、施肥、灌溉、授粉等环节,多数环节还是人工操作,如定植、疏花疏果、采收等环节通常还需要额外雇佣临时劳动力,忙时甚至会出现抢雇劳动力的情况。部分农户种植草莓收益可观欲扩大种植规模,但因雇佣不到更多劳动力而放弃,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草莓产量的 增加。

2.2 产品加工比例低、产业链短,冷链运输体系不健全

我国90%以上的草莓消费为鲜食,加工比例仅为10%,化妆品和药品等深加工产品更是无从谈及。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草莓产业的真正竞争力来自于其衍生产品和产业,比如由草莓开发的化妆品和治疗烧伤的药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草莓加工业的产业链较短,国内消费以初级鲜果为主,出口以冷冻草莓为主,出口产品结构单一,深加工产品少。具体来看,草莓加工业上游生产种植水平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较低;行业中游已有果酱、果酒、罐头等加工品,但深加工产品少,保鲜技术运用不足,质量标准不统一;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延伸方面,如草莓化妆品、草莓药品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草莓果实易腐、不耐运输,需要全程冷链运输,普通运输方式既影响草莓的保鲜效果也限制了运输 距离。

2.3 出口价格优势不断弱化,贸易流向具有明显区域特征

从我国草莓和世界草莓的总体出口均价来看,我国草莓的出口均价约为世界草莓出口均价的60%,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从我国冷冻草莓的进口均价和出口均价来看,出口均价虽然低于进口均价,表现出一定的价格优势,但是二者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价格优势在逐渐弱化;从我国草莓罐头的进口均价和出口均价来看,进口均价的波动异常剧烈,但是整体水平仍高于出口均价,出口均价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与进口均价的差距越来越小。总之,从目前来看我国草莓出口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且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是该优势在逐渐弱化,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该优势将不能持续为继,必须寻找新的出口增长点。

由于草莓易腐、不耐运输,受保鲜程度和运输范围的影响,草莓出口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体来看,2017 年我国鲜草莓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俄罗斯(占比为80.22%)、越南(17.31%)、我国澳门(1.55%),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仅为0.92%;冷冻草莓的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13.14%)、俄罗斯(11.63%)、泰国(9.00%)、德国(8.11%)、韩国(7.78%)、英国(6.96%)、荷兰(6.63%),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为36.45%;草莓罐头的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27.96%)、德国(4.55%)、俄罗斯(3.87%)、捷克(3.48%)、美国(1.74%)、斯洛伐克(1.49%)、韩国(0.64%),其他国家和地区占比为56.27%。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草莓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俄罗斯、韩国、泰国、越南、德国等国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不考虑经济实力、贸易关系、消费偏好等的情况下,主要是受运输条件和运输范围的限制和影响。

2.4 安全检测技术落后,国内标准低于国际标准

国内的水果安全检测设备和手段较为落后,检测标准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国外许多国家尤其发达国家的水果检测标准更加严格,一旦发现被检测项目不符合标准,就会禁止该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此外,许多国家特别重视水果产品的标准体系建设,在标准确立之后会依据产品的产地、果形、大小、色泽、风味等进行分类、分级、包装和贴标签,而目前我国草莓生产尚没有明确的标准体系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草莓的出口。此外,由于保鲜技术的落后,有时候草莓产品出口到目标市场后需要再次包装才能销售,加大了出口成本,削弱了出口价格优势。

2.5 进口国对水果的贸易保护较为严格

进口国对水果甚至农产品的保护较为严格,主要表现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方面。在关税壁垒方面,一是尽管我国和其贸易国均是世贸成员国,享有最惠国待遇,但是农产品包括水果贸易的关税仍较高;二是即使我国与其贸易国已签署自贸区协议,约定在多少年之内取消百分之多少以上的关税,但是也只包括部分农产品而非全部,草莓未必就在其取消关税产品之列。在非关税壁垒方面,苛刻的检验检疫标准作为技术贸易壁垒的代表,把草莓等水果产品挡在了对方的国门之外,尤其是当出口产品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时,更容易遭遇进口国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3 促进我国草莓出口的对策

3.1 推进机械化进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

草莓植株矮小,多为地面种植,管理技术要求高,定植、疏花疏果、采收等环节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日益上升,推进草莓种植机械化进程势在必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慢的机械化进程严重限制了草莓产量和加剧了草莓生产成本的增加。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和农户,鼓励采用先进机械和省力化栽培模式,如高垄栽培、立架栽培、基质栽培、水培等。

3.2 延伸草莓产业链,完善草莓冷链运输体系

延伸草莓产业链,一方面是加大现有已开发产品的生产力度,如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罐头等;另一方面是积极开发新产品,特别是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如草莓类化妆品和药品。改变冷冻草莓一支独大的出口结构,加大其他草莓产品的出口力度,已有的出口产品在加大对已有进口国出口额的同时,发掘新的出口市场;对新产品加大海外宣传和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除产品本身的因素外,影响草莓出口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运输,草莓易腐、不耐运输,几乎需要全程冷链运输才能确保产品质量,运输条件越好销售距离 越远。

3.3 根据产品种类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冷冻草莓来开拓远距离的非草莓主产国和地区市场。冷冻草莓具有远销的优势,目前我国冷冻草莓出口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俄罗斯,合计占出口总额的24.77%,但是世界上草莓进口量最大的地区是欧洲,占世界草莓进口量的70%以上,开拓欧洲市场势必会大大扩大我国草莓出口的市场份额。此外,按草莓种植分布来看,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草莓产量很少,人均占有量更低,可以利用冷冻草莓可以远销的优势,开拓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市场,充分挖掘国际市场潜力。

利用鲜草莓开拓周边非主产国和地区市场。即采用先进的贮运保鲜技术,开拓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鲜草莓市场。目前我国鲜草莓的两大出口国为俄罗斯和越南,但是总体数量不高,可以发掘距离上等于或者小于这两个国家的其他目标市场,可以是草莓非主产国和地区,也可以是草莓产业比较优势不足的国家和地区。非主产国和地区可以根据草莓产量分布和人均拥有量来得出,是否具备草莓产业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当地的草莓行业发展情况、资源禀赋、价格优势来进行判断。比如,在韩国,农产品(含水果)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我国草莓出口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是要注意不要引起对当地产业的过度冲击,以免引起东道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3.4 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无论是鲜草莓还是冷冻草莓,抑或是草莓加工品,生产安全优质草莓都是开拓草莓国际市场的基础。加快建立健全标准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并运用到草莓生产、加工、储存、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同时密切关注国际标准的变化,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以此指导国内的标准体系建设。

3.5 开发引进先进检测技术,确保草莓质量安全水平

开发和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草莓产品的检测水平和检测精度,草莓生产和出口企业实施全程跟踪和质量控制,每个环节严把质量关,从根本上做好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的准备,为进一步开拓草莓国际市场做好质量保证。如,在欧盟对我国冷冻草莓的反倾销案中,烟台冷冻草莓企业就是依靠高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胜诉(烟台有50 多家果蔬企业已采用HACCP 质量管理体系),且以“零税率”再度进入欧盟市场。

猜你喜欢
罐头出口量均价
3月份我国化肥出口量同比减少40%
2020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出口概况
2020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2019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为战争而生的罐头
9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7个月上涨
6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4个月上涨
5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13个月上涨
1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续第9个月上涨
吃剩的罐头怎样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