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清新
——华山路U-CUBE 改造

2019-07-22 06:42宋照青,熊星,章翼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年5期
关键词:灯带景观建筑

日清设计

2001 年成立于上海,始终秉承“删繁就简、溯本清源”的建筑哲学、创始人宋照青以la cime(法语“高峰”之意)命名公司,立足本土并以创造一流建筑为目标。希望通过培养中国本土化人才和整合精英设计团队,创造出真正符合地域环境的建筑。

宋照青

日清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客座教授,2018 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民用建筑设计市场di 推荐最佳建筑人。

项目位置:华山路1520 弄

建筑设计: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上海日清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总负责:熊星、章翼

建筑团队:吴笛、马大伟、曾小辉

景观团队:王静、侯建邦、王东皓、黄雪龙

竣工时间:2018.11

专业摄影:张虔希

Jane Jacobs 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了一个生机活力城市片区的四大要素:1.混杂的土地用途;2.小尺度的街区;3.新老建筑的并存;4.高人群密度。

北立面图

室外走廊

本项目便是集四要素于一身的上海老街区,但初见时与二三线城市街道别无二致,既不富上海里弄的厚重与市井,也不具南京路步行街的现代与活力。如何将四要素统筹于一,由点及面的为片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便成为了此次设计的要点。

现场的情况比较复杂,建筑北侧临华山路,面向华山绿地公园,因此北立面作为建筑的主要形象立面,东侧为已有住宅小区,西侧紧邻上海电光源大楼,南侧为配电房,同时需要面对诸多老旧的建筑,改造建筑需要重新梳理与周边环境和已有建筑的关系。

办公楼共5 层,一层空间主要由沿街直接进入;二层及以上通过东侧通道进到内部门厅转换进入,东侧设有独立的办公大门,便于管理;穿过一个线性的景观庭院可到达东南角的办公大堂,由闹到静的过渡,由显入隐的转换,注重人的内心体验,传递了特有的人文内涵与品牌价值。

入口走廊

室外与街道

通体纯白墙面,硬朗干净的线条无不为景观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遵循日清一贯“删繁就简”的设计理念,运用尽量少的元素,未来感的设计手法,精致的细节将小尺度街道打造成美观且实用的景观。沿着一片红墙的街面漫步,或是穿过葱郁的绿地公园,干净的墙面与未来感的灯光像时空漩涡般第一时间抓住视线,卷入未来世界。原本杂乱的城市界面与业态间模糊的界限使街道缺乏独特的灵魂与个性,商住两用的土地性质没能为片区注入生机。

作为主要展示面,建筑北面采用了大小不同的GRC和EPS模块化网格构件,构成了一种“蒙德里安”几何抽象画的机理,打造一座城市艺术品;同时能与连续的玻璃面,形成了一个能感知的连续变换的界面;而由太阳的连续运动产生的阴影,增加了建筑的动态感,这取决于观者的位置、光与阴影,赋予了建筑新的面孔及生命。

设计上希望赋予建筑“P.U.R.E.”的气质(P:peaceful 静谧,城市中的一处静谧之处;U:urban城市,城市为背景;R:regeneration 改造,赋予旧建筑新面孔;E:ecology 生态)。让自然融于建筑,极简的形体、纯白的色彩、简单的构造,回应了嘈杂与喧嚣的周边城市环境,营造城市中的一处静谧之地。外墙主墙面采用白色无机饰面砂浆,打造纯净安静的气质;通过其表面的纹理及颗粒感,凸显精致细腻的高品质形象,赋予建筑新面孔。大面积的开窗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营造舒适明快的室内空间,同时可以更好的感知到北侧的华山绿地,将自然溶于建筑。

改造后实景

建筑主立面

U-cube 入口

景观细节

前厅及大堂

原本狭窄幽暗的通道人车混行使其更加拥堵压抑,设计在打造时以“拉伸空间”为首要原则。取消通长的雨棚,仅在入口处设置玻璃雨棚,拉伸纵向尺度,螺旋灯带一直延伸到穿孔钢板,替代了传统照明的同时在视觉上拓宽巷道尺度,增加空间进深,序列感的灯带引导人流走向,通透的穿孔钢板下暗藏灯带,使得原本笨重闭塞的空间变得轻盈放松,穿行其中宛若置身于时光隧道。

猜你喜欢
灯带景观建筑
LED COB灯带在LED灯带中演绎及应用
景观别墅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火山塑造景观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沙子的景观
建筑的“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便携式可收放LED灯带
浅析汽车内饰内氛围灯的设计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