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神康复护理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2019-07-22 01:31秦培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秦培云

【摘 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精神康复护理的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康复组开展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属投诉率。结果:康复组满意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家属投诉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护理;方式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大脑功能失调,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等认知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对社会,家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它具有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严重精神残疾的特点。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依从行为并更好地控制其状况[1-2]。本研究分析了康复护理对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功能恢复的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將我院2016.1到2018.12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康复组年龄21-67(45.21±2.11)岁。男18例,女12例。常规组年龄22-66(45.79±2.68)岁。男18例,女12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康复组开展康复护理。(1)入院后,开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程度、健康状况等做综合评估,根据患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康复治疗方案与指导计划。(2)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等护理人员成立精神分裂症管理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负责对护理指导计划的实施进行督导与落实。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是否严格遵医嘱服药,同时询问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规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嘱咐家属加强督促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水平;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家属投诉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5.0软件, t、卡方分析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水平 康复组的满意水平更高,P<0.05。康复组的满意水平是100%,其中30例均满意,而常规组的满意水平是66.67%,其中20例满意。

2.2 生活质量、社会功能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比较,P>0.05;护理后康复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1.

2.3 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

康复组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2.4 家属投诉率 康复组家属投诉率更少,P<0.05。康复组家属投诉率有1例,而常规组家属投诉率有8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工程。由于该病的病程与治疗周期均较长,加上院外各种因素干扰,往往会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和预后[3]。因此,重视加强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的自我管理能力,显得甚是重要。康复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倡导的重要服务内容之一,通过指导、督促精神分裂症患者坚持服药,并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使其保持良好心态,从而加强对自身病情的控制,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更好回归社会[4-5]。

本研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干预,康复组开展康复护理。结果显示康复组满意水平、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精神分裂症疾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评分、家属投诉率和常规组比较均更好,P<0.05。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陶婷婷.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02):158.

曾妙容,黄新丽,尹竹芳.多维度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36):184-186+189.

邹颂婷,苏巧玲,周堪清.探究分析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23):64-67.

商丽虹,刘小榕,董琼,周长青.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蛇志,2018,30(04):724-725.

张春芝.认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4006-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