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9-07-22 01:31马海军张宪静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三尖瓣心动图分流

马海军 张宪静

【摘 要】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所有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肺部感染控制前检查结果。结果:控制感染后5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患儿感染轻度、中度、中度分别为88.00%、10.00%、2.00%;三尖瓣反流速度低于控制感染前(69.54±14.69<210.68±13.64)cm/s(P<0.05);室间隔缺损为54.00%,动脉导管未闭为30.00%,房间隔缺损为16.0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合并肺部感染时心脏血流分布主要表现为心脏血流从右向左分流,采用超声心动图可为临床人员提供心脏血流数据,利于评估患儿病情。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三尖瓣反流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3--01

前言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在胚胎发育期间患儿心脏和大血管发育障碍造成心脏解刨结构异常,或者出生后未能闭合,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1]。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流动力学异于健康小儿以及心脏血流多以从左向右分流,一旦合并肺部感染其肺血流则会增高,使肺部位淤血,多次反复肺部感染可导致患者出现发育不良[2]。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检查,诊断率较高。本文旨在探究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共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选标准:患儿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胸部CT、X线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剔除标准:存在肝、肾、呼吸障碍者;不同意本次实验者;有医学影像技术检查禁忌症者。本组中男童为24例,女童为26例;年龄为1-10个月,平均年龄为(5.68±0.71)个月。我院伦理委员会组织已审批本次探究。

1.2 方法 仪器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型号:XUSA),探头频率为3至7MHz。给予所有受检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协助患儿去侧卧或者平卧接受检查,显露出心前区,扫面剑突下四腔心、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根部短轴、二尖瓣、胸骨旁、乳头肌短轴等位置,尽量以血流方向和取量容积平行。计量肺动脉与主动脉收缩压的比值(Pp/Ps)。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尖瓣反流程度,根据张景良[3]等人研究中有关三尖瓣反流程度进行评估,将三尖瓣反流程度以轻度、中度、轻度划分,反流束分布局限与瓣环水平面积小于20.00%则为轻度三尖瓣反流;反流束分布处于右心房前半部面积为21.00%至40.00%则为中度三尖瓣反流;反流束分布至右心房后壁面积大于40.00%则为重度三尖瓣反流。

1.4 数据统计处理方式 本次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结果均录入SPSS22.0数据库处理,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形式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所有控制感染前后患儿超声心动图数据指标结果 与控制感染后相比,轻度三尖瓣反流高于控制感染前(P<0.05),见表1。

2.2 三尖瓣反流速度、超声心动图表现数据指标结果 控制感染前50例患儿三尖瓣反流速度为(210.68±13.64)cm/s高于控制感染后(169.54±14.69)cm/s,差异值为(t=5.75,P<0.05)。Pp/Ps(0.97±0.19)高于控制感染后(0.48±0.18)

50例患儿中室间隔缺损为27例(54.00%),其中20例为心脏血流从左到右分流,7例为从右到左分流,接受控制感染治疗后7例患儿从右到左分流改为从左到右分流;动脉导管未闭为15例(30.00%),其中心脏血流从右向左为5例,双向分流为10例,接受控制感染治疗后心脏血流均为从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为8例(16.00%),心脏血流均为从右向左分流,接受控制感染治疗后均为心脏血流从左向右分流。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导致出生缺陷儿死亡首要原因,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以环境因素为主,例如妇女妊娠时环境污染、服药、病毒感染、辐射等,此类患儿常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肺部感染等[4]。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可造成肺部血流增加,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早期诊治是改善患儿病情的关键。

本探究中控制感染后轻度三尖瓣反流高控制感染前,中度、中度三尖瓣反流低于控制感染前;三尖瓣反流速度低于控制感染前(P<0.05),提示若先天性心臟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其肺部感染未得到有效诊治其肺血管阻力则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加重,从而导致患儿右心负荷变大以及心脏两心室压力差大,促使心脏血流从右至左分流,控制感染治疗期间监测患儿心脏血流分布对制定治疗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5]。超声多普勒属于无创、可多次重复检查医学影像技术,能够为临床人员提供心脏血流分布数据。此外5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感染患儿多为中室间隔缺损,超声心动图图像表现为以左向右穿隔血流为主,在控制感染治疗后其改为从右向左分流、Pp/Ps下降,提示肺动脉舒张压与Pp/Ps存在关系,监测此数据能够为临床人员提供评估患儿肺动脉压的数据。

综上述,超声心动图能够向临床诊治人员提供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肺动脉压、心脏血流等数据,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张艳霞.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31):138-140.

王晓玲,罗焕华,赵华巍,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部感染超声心动图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02):284-286+290.

张景良,陈富富,邱燕红.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05):585-586.

黄晶,段文元,朱萌,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超声心动图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01):27-29.

朱赖超.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1-2.

猜你喜欢
三尖瓣心动图分流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