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里共话曲艺 东湖畔问道创作

2019-07-22 01:51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
曲艺 2019年7期
关键词:研修班小品曲艺

6月15日至19日,首期曲艺专家名家精品创作研修班在美丽的长江之滨湖北武汉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长青,中国曲协副主席、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种玉杰,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主任项云,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省曲协主席陆鸣,湖北省曲协秘书长张萍,湖北省武汉市说唱团党委书记高青等参加了开班式。来自湖北、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六省的60余名曲艺创作表演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董耀鹏为学员们作了学习十九大精神的专题辅导。他系统梳理讲解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并围绕“趣、情、技、理、动、细、众、知、德”九个字,对曲艺的创作和表演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就如何成为一名社会需要、人民喜爱的曲艺工作者和学员们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种玉杰结合自己40多年来的京韵大鼓舞台实践,提炼出“字、气、声”三大鼓曲艺术表演核心要素,抽丝剥茧,娓娓道来,并现场演唱传统京韵大鼓名段《闹江州》,让学员能更直观体悟用气发声、吐字归音技巧,同时鼓励学员树立文化自信,攀登曲艺高峰。小品表演艺术家巩汉林从艺30多年,不仅为广大观众奉献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且对小品的创作表演有着独到的理解和研究。他以《用心体验人物  忘我表演角色》为题,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兰芳等三大表演体系入手,阐述喜剧小品演员需要具备的三大素质以及必经的五个阶段,殷切期盼大家通过不懈努力,实现表演的最高境界,即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同时,在讲座中,他穿插播放了自己主演的小品《十三香》《打工奇遇》《如此包装》、影视作品《东北一家人》《地下交通线》《火狐》《乔迁之喜》等经典片段,以此解析如何在表演中理解和塑造人物形象,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本次研修班采取“以作品入班”的方式。学员们带来了基本已经立在舞台上的33篇作品,涵蓋相声、鄱阳大鼓、永新小鼓、评书、故事、小品、河南坠子、长子鼓书、恩施扬琴等20个曲种,这里面既有出自于曲艺院团、文化馆、群众艺术馆以及新曲艺组织的专业作者之手的,也有来自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的业余爱好者之手。为了发挥曲艺专家名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曲艺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研修班除了集中授课外,还特别邀请了相声、快板表演艺术家李立山,中国曲协评书艺委会主任、曲艺表演艺术家杨鲁平,北京市曲协名誉副主席、曲艺作家崔琦,中国曲协创作委员会秘书长暴玉喜4位具有很高艺术造诣和创作水平的曲艺名家,他们作为辅导老师对学员们的作品,从情节构思、语言运用、表演技巧、现场效果等给予了指导和细致打磨。

三天来,辅导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交流,虽然地域不同、身份不一、曲种有别,但都怀着对曲艺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大家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用心切磋,实现了教学相长、互学互鉴和共同提高。通过播放视频、即兴表演、文本分析以及小剧场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每篇作品都得到了一定的雕琢。对于学员章宏的常德丝弦《迷彩丰碑》,暴玉喜直言不讳其辙韵使用的不讲究与灵活多变排比句式运用的缺失,并动手改写部分唱词与作者商榷;学员刘雄等创作表演了群口快板《大山情》,杨鲁平一针见血指出感染力不强,关键症结在于未能深入体验生活,他结合故事《枪王》《一次心灵的对话》等作品的个人创作经验指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创作思路,让学员豁然开朗、心悦诚服;李立山认为刘智鹏的相声《漫谈七十年》融入了武汉各行各业的吆喝声,说明作者非常注重观察市井生活,但格局可以再开阔些,辐射到武汉周边地区;崔琦肯定了评书《跟踪》中悬念设置、环境渲染的独到手法,天门说唱《搬猪场》的题材选择角度,也指出了长子鼓书《连翘花开》缺乏矛盾冲突的遗憾……4位老师倾囊相授、毫不藏私,课上不说空话、套话、人情话,直奔主题,课前课后认真审读稿件、观看视频,反复揣摩文本遣词造句甚至直到深夜;学员们也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课上、课间、房间内到处可见他们与老师探讨作品的场景。学员张金枝参加研修班的第二天,家中亲人突然故去,学习即将中断,她觉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对于最基层的曲艺工作者来说千载难逢,于是强忍悲痛,认真参加小品《孝道》的节目展示,聆听专家教导后方才连夜赶回安徽。正是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部分作品脱颖而出,如小品《安全连着你我他》《秘密》、评书《跟踪》、公安说鼓子《百姓心中有杆秤》、相声《漫谈七十年》、湖北大鼓《养命的媳妇》等已较为成熟,有望一遍拆洗一遍新,最终成为优秀曲艺作品。

为了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果,研修班还组织学员们赴武汉市人民剧院观摩了武汉说唱团的方言喜剧《海底捞月》。此剧以一群快活林的街坊、一桌麻将,折射出社会历史变迁,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它的语言鲜活幽默、情节跌宕起伏,实现了话剧与曲艺的跨界融合。通过与创演人员的交流,大家对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有了直观的认知和思考。正如杨鲁平所说:“此剧以包袱推进情节发展,可以说是相声戏剧化的产物,也是当年相声剧《明春曲》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同时也给予当前曲艺创作诸多启示,如编导制的引入与曲本向文学性方向发展的趋势。”研修班期间,学员们还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体会到了厚重的荆楚文化底蕴,从湖北人文风貌、古代艺术中激发了更多的创作灵感,感受到了学习收获的快乐。

通过培训研修,学员们在加深对新时代党的文化文艺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的同时,也对曲艺创作表演的内容形式、方式方法、表达表现等艺术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刘雄心潮澎湃,他即兴编写一段快板表达激动心情,“研修班,不简单,曲艺大咖来把关。表演创作遇难题,分组讨论来学习。名师授课讲重点,开拓思路成效显。提高技法来点拨,创新思维受益多。深入浅出指导强,曲艺明天更辉煌。”安徽蒙城县文化中心的徐丽从事曲艺工作仅七年,去年才开始投入曲艺创作,她称自己是一名曲艺新兵,此次带来的河南坠子《信义母亲杨爱平》是自己的处女作,经过老师们的点拨,她对故事结构、包袱组织、辙韵使用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对症下药的培训班。湖北孝昌县文化和旅游局的鲁以芳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业余时间从事曲艺创作和表演,她表示,参与此次研修班有两大收获,一是受到了精神洗礼,三位授课老师的讲座让大家认识到对艺术应有的初心、执着与坚守;二是分小组研讨文本环节,辅导老师的分析让大家醍醐灌顶,对于学员们以后的曲艺创作与表演都极有裨益。江西省上饶市文化馆副馆长李小英是学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国曲协理事,她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到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用明德引领风尚,以精品奉献人民。

(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研修班小品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临宋人小品》
《曲艺泉城》
天津市举办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CIO)高级研修班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研修班“自拍自评”部分作品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世相小品
民营医院的春天何时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