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离婚酿惨剧 父母心血付东流

2019-07-23 08:12木兰
金秋 2019年8期
关键词:老两口养老院老伴

◎文/木兰

2018年8月30日深夜,山东省临沂市发生一起悲剧,63岁的杨旭燕趁老伴刘继尧睡熟,割腕自杀。其独子刘元从上海匆匆赶回,悲痛欲绝。

刘元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为帮他在上海买婚房,父母掏空了养老金,父亲退休后还在帮人干活,得了股骨头坏死,母亲又中风偏瘫。为不给儿子儿媳增加负担,父母住进当地一家养老院,楼上楼下不得相见。哪知,刘元在上海却不安分,惹出了一件大事,让父母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

养老院里咫尺天涯

2017年4月底,刘继尧、杨旭燕夫妇偷偷辞掉儿子刘元给请的保姆,住进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一家民营养老院。

时年65岁的刘继尧和62岁的杨旭燕,是临沂市一家陶瓷厂退休工人。1991年,杨旭燕35岁才生下儿子刘元,夫妻俩对儿子极尽宠爱。后来,刘元考进上海大学。刘继尧夫妇都已退休。刘继尧精通电焊手艺,他在外到处揽活,夫妇俩平时很节俭,想给儿子多存点钱买房成家。刘元上大学时,与老家在江西省新余市的同学赵倩相爱。2013年夏,两人同被上海浦东一家造船公司录用。订婚时,刘元提到在上海买房买车的事。赵家也是工薪族,同样不富裕。两家人经协商,由刘家负责买房子的首付,赵家负责买车。房子、车子都是两人共有,两人一起还贷。

2014年5月,刘元在浦东看中了一套两室一厅的精装房,总价380万,首付115万。刘继尧有56万积蓄,找亲戚借了十几万,又把两间沿街的平房卖了出去,凑够115万交给了儿子。

2014年10月,刘元和赵倩结婚并搬进新居。住进去的第一天,刘元对妻子说:“我爸妈把自己掏空了,才买了这房子,以后我们得孝顺爸妈。”赵倩不以为然道:“我爸妈也给我们买了车,要怎么孝顺?”刘元说:“你爸妈还年轻。”赵倩撇嘴:“每个月还按揭,我们压力不小啊?”

2015年6月,赵倩生下儿子。刘继尧夫妇赶到上海,给孙子包了6000块钱。因刘元的岳母在,房子挤不下,赵倩脸色也不好,他们只停留三天就回来了。为了多挣点钱,刘继尧到处帮一些私营装修队焊接防盗窗。

2017年3月,刘继尧得了股骨头坏死,夫妇俩瞒着儿子。谁料祸不单行,三个月后,杨旭燕突发中风,急救后落下后遗症,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只得卧床。不得已,他们给儿子打了电话。

刘元请假回家照顾了父母一周,回去前说回上海后就收拾一下房间,把他们接过去照顾。杨旭燕怕儿媳妇不同意,有些担忧地说:“先听你媳妇意见。”

赵倩果然不同意。“两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再加一个孩子,我们不被拖死?我还能上班吗?再说房子就那么点大,我妈还要过来照顾,怎么挤得下?”

刘元觉得心里堵得慌。思来想去,他决定先给父母在老家雇个保姆。杨旭燕在电话里说:“花那钱干吗?你爸爸还能照顾我,我们将就着过。”刘元愧疚地说:“保姆一定得请!钱,我来出。”

刘元抽空回家,以每月3000元的价格,在家政公司雇了一个保姆。而得知一个月保姆费要3000元,还要包吃包住,老两口心疼得直咬牙。等儿子一走,夫妇俩就把保姆给辞了,决定入住养老院。

刘继尧请一个远房侄子开车带着自己,跑了六家养老院,最后选定河东区一家价钱便宜的民营养老院。这里,双人独立单间每月要1500元,而男性8人大间,每月只要360元,女性6人大间,每月只要450元。“将近省一半钱哩!”老伴和他商量,干脆选择分开居住,能省一分钱是一分钱。

2017年7月13日,刘继尧夫妇搬进养老院。刘继尧住一楼,杨旭燕住二楼。因为卧床,杨旭燕不能下楼,刘继尧只能上楼看她,本以为晚上不能一起住,至少白天可以在一起,但上楼看了老伴两次后,几个与老伴同室的老人有意见了。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满脸不悦地说:“我们平时洗洗擦擦的,你不能随便上楼。”有人说:“你想陪她,可以要个单间,不然就别影响别人嘛。”在老伴的催促下,刘继尧悻悻地下了楼。

第二天早上,刘继尧又要上楼看老伴。“又是你啊!人家都准备起床洗漱了。快,走走走,下楼去!”一个40多岁的女护工一边拿着空水盆,一边在楼梯上朝刘继尧挥着手。刘继尧半个身子趴在楼梯扶手上,点头说:“我就看一眼。”女护工很不耐烦:“不行,就是不行!没见过你这么倔的老头!”说完就走了。

刘继尧没下楼,他顺着扶手往上走了几步,来到老伴的房间门外,见有人开门,他就歪着头往里看。“让开!这里都是女人,你一老头子站在这里看,合适吗?”女护工尖锐的嗓门再次响了起来,刘继尧感到房里的老人们齐刷刷地向他投来愤怒的目光,有几个老人还露着背等护工来擦。杨旭燕半躺半倚在床上,侧身看着他,眼泪淌了下来。

刘继尧下楼,向养老院负责人投诉,负责人对他表示同情,但还是说:“别的老人有意见。”不几天,管理员干脆在一二楼的楼梯口加了一把锁。

儿子出轨净身出户

刘继尧和老伴虽然近在咫尺,却无法相见,只能偶尔打打电话。好在他们内心有寄托:只要儿子一家在上海过得好,他们别无所求!

对父母分开居住,刘元起先并不知道,后来他来养老院看过父母后,劝父母一定要换一个双人独立单间。刘继尧不听儿子的话,让他不要操心。

11月初的一天,养老院集中搞室内紫外线消毒,卧床的老人被临时移到走廊里,管理员允许刘继尧上楼见见老伴。已一个星期没见面的他们,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刘继尧安慰老伴:“等春节到了就团圆了。”杨旭燕就掰着指头计算春节还有多少天。

起初,刘元每过一阵就打电话来问问情况,但渐渐联系越来越少。每次,刘继尧在电话里问他过得怎么样,他总是三言两语。刘继尧想让儿子发一些小孙子的照片或视频,也没见发来。他以为儿子太忙或疏忽了,也没再叨扰。

2018年春节前,腊八节早上,养老院里的老人热乎乎地喝着腊八粥,热火朝天地聊着春节回儿子或者女儿家过年,同住一屋的老邹问刘继尧:“你儿子接你和嫂子去上海过年吗?”

刘继尧笑笑:“我老伴出不了远门,儿子一家回来过年。”聊过天,他打电话给儿子:“我跟你妈过两天就回去把房子收拾了,等你们来过年。”刘元在电话那边说:“好!等这边忙完。”

由于在养老院恢复得不错,这时,杨旭燕拄着拐杖,在别人搀扶下能下床活动。离春节还有半个月,刘继尧和老伴在侄子的帮助下,一起回了家,他让侄子帮他们多准备点猪头猪脚,回头熬一盆猪头肉,等儿子一家回来吃。刘继尧照老伴的吩咐,一瘸一拐地操办年货,累得两天直不起腰来。

一直等到腊月二十九上午,刘继尧接到儿子的电话,刘元吞吞吐吐地说:“爸,你告诉妈,单位安排我加班,我走不开。今年春节就不回去了。”刘继尧挂了电话,眼里失了神。杨旭燕问:“年不过啦?”刘继尧望着准备好的年货,低头叹气。正月十五后,老两口又回到养老院,见面照旧不易,心里还想着只要儿子一家在上海过好就行。

“五一”假期,刘元在上海工作的堂弟刘书伟回老家,刘继尧问刘元一家过得怎么样,刘书伟说刘元离婚了!“孩子和房子、车子,都归了赵倩……”刘继尧差点晕倒在地,杨旭燕躺在床上,差点闭过气去。在他俩追问下,刘书伟说了实话。

原来,打刘继尧夫妇生病后,刘元就和妻子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刘元要把父母接到上海看病并照顾,他说不管父母怎样,都是生养自己的人,他们还把一生的养老钱拿出来给他们买房,现在他们生病需要照顾,他怎么能撒手不管?赵倩坚决不同意接公公婆婆来上海家里住,原因有很多:家里房子小,挤不下;儿子刚送幼儿园,每天接送、照料,忙得晕头转向,哪有精力再照顾两个不是瘸腿就是半瘫的老家伙?

“瘸腿”?“瘫子”?一个个刺人的字眼,让刘元听得两眼冒火,认为她这是在歧视自己的父母,就问:“你爸妈要是瘸了瘫了,你会不管吗?”赵倩骂:“你咒谁?你滚!”刘元摔门而去!

此后,他们从吵架发展到动手,夫妻情义完全消失了,空气里只剩下恨意。最后,发展到赵倩以死相逼:如果他敢领着父母进门,她马上带孩子走!刘元生气、失望,内心时刻觉得对不住父母,只得偷偷出钱给父母请了保姆,可父母把保姆也辞了,住进了养老院,过得那样憋屈!

此后,刘元每天下班回家便觉得不舒心。加上单位事多,他便常常在外加班过夜。单位里有个职校毕业的年轻女孩,因为初入职场,对业务熟练、成熟有魅力的刘元心生爱慕,刘元在对方身上也找到了安慰,时间久了,两人交往密切。有一次,刘元出差时借酒浇愁,跟这个女孩发生了关系。就在刘元谎称春节要回家的前一个月,他撒谎在外“应酬”,却在外开房,被跟踪而至的赵倩捉奸在床。赵倩毫不犹豫地递给刘元一份离婚协议书。结婚前两人曾有过约定:谁婚内出轨,谁净身出户。如今,刘元只好放弃所有,儿子、房子、车子都归了赵倩。他只得住进了单位宿舍……

痛失婚房酿惨剧

听了刘书伟的讲述,刘继尧夫妇五内俱焚。老两口悲愤的样子,让刘书伟痛心得看不下去。回上海后,刘书伟逼刘元打电话回家,电话里,刘元被父亲一阵痛骂,他一句也不辩解。杨旭燕让老伴把电话放到她耳边,哭着说:“儿子,你去求赵倩,向她承认错误,让她跟你复婚。”刘元说:“妈,我们都不可能回头。”

他们一心一意为儿子,没想到儿子这么不争气,把家弄散了,也把他们的血汗钱全给糟蹋了。老两口气得整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管理员偶尔开绿灯让老两口见面,杨旭燕伤心地对老伴说:“我们这样熬日子,可是几百万的房子说没就没了,还有孙子……”说着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老两口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抹下脸给赵倩打电话,替儿子负荆请罪,但赵倩总是关机。如今,除了老两口住的那套旧房子,整个刘家都已一无所有,每月花一千块钱住养老院也变得奢侈了。于是,老两口迅速办理手续,返回家中居住。他们给儿子打电话,求他回来一趟,好好商量个办法。刘元不愿面对父母,一直拖延不回。回到自己家,几乎死了心的杨旭燕整天缠绵于病榻。刘继尧虽然情绪低沉,但还寄希望于儿子复婚,见老伴整天吃不下饭,他只好反复劝慰:“你这样子,怎么劝得了儿子呢?再经不起折腾了……”杨旭燕只顾哭:“还不如死了,活着也是受罪!”刘继尧听到这些话,便有些警惕,把厨房里的刀具收拾好,放在头顶的柜子里。

哪知,8月底的一天,一个远房亲戚来看望杨旭燕,刘继尧正好出去办事了,杨旭燕让亲戚给自己削了一只苹果,亲戚走后忘了收起水果刀,被杨旭燕藏到了床头柜里。

8月31日凌晨1点多钟,刘继尧醒来发现妻子身下有一摊血,老伴竟用水果刀割腕了!他赶紧拨打120求救,等120急救车赶到时,杨旭燕已经身亡。

在床头,刘继尧发现老伴留下两张字迹歪歪扭扭的字条,一张是给儿子刘元的:“儿子,我走了,就不拖累你了。你要照顾好你爸!”

在给刘继尧的遗书中,杨旭燕写道:“老伴,你别再骂儿子了,儿子有儿子的难处……”刘继尧悲痛得几乎昏厥过去。

刘元接到噩耗,从上海匆匆赶回,看到母亲留下的遗书,悲痛欲绝,他使劲捶打自己的胸膛,涕泪俱下:“妈,爸,儿子不孝,儿子不孝啊……”

刘元给母亲办理了后事,回到上海,准备办理辞职手续,回老家找工作,一边照顾父亲。

如今,拖着病腿、鬓如白雪的刘继尧,身体一天比一天佝偻,日日沉浸在对老伴的思念里。他实在不明白,自家发生的悲剧到底该怨谁……

[编后]为了帮孩子实现在大都市安居的梦,父母宁肯掏干身上所有,宁愿自己的日子过得窘迫,只希望孩子在外过得风风光光、开开心心。然而,孩子却往往做出与其心愿相背的事,感情轻率,行为不计后果,辜负了父母的希望和付出。

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他们在为孩子幸福考虑的同时,不要一味地牺牲;也希望孩子们能够慎重行事,这才是最大的孝道。

猜你喜欢
老两口养老院老伴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伴,幸福相伴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务付出十四载讲述 八旬老两口把社区变花园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In My Next Life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拍拍手,灯亮了
清道夫
“同居”养老伴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