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豆落花落荚七项措施

2019-07-23 01:25刘忠强
科学种养 2019年7期
关键词:花荚结荚落花

刘忠强

落花落荚现象是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一般大豆花荚脱落率在50%~60%,高的达到70%~80%。造成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原因包括植株营养失调、土壤水分失衡、种植密度过大、病虫危害、田间管理不当等,直接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生产者应根据大豆落花落荚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花荚脱落,确保大豆产量稳中有增。

措施一: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保证大豆群体和个体协调生长、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落花落荚的有效途径。大豆播种应掌握春播地块宜稀、夏播地块宜密的原则,一般春播每亩留苗9 000~12 000株,夏播每亩留苗10 000~15 000株。此外,大豆种植密度还要考虑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水平:分枝多的品种宜稀,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宜密;土壤肥沃的地块宜稀,土壤瘠薄的地块宜密。确保田间种植密度合理,促使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从而起到增花保荚的作用。

措施二:因地因苗追肥

大豆进入开花期后,营养生长仍然旺盛,茎叶继续增长,着荚数在开花后也急速增加,此时养分的吸收在开花后显著增加,所以要保证大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大豆是否追肥主要取决于前期的施肥情况,对未施基肥和种肥、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应在初花期进行追肥,以满足大豆开花结荚和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肥,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7~8千克、尿素4~5千克或碳酸氢铵11~15千克。对已施基肥和种肥、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减少用量。追肥时以机械施肥为宜,施肥深度8~10厘米,注意与大豆植株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

措施三:叶面喷肥

大豆在结荚期是营养吸收的高峰期,为促进大豆吸收,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0.2%硼砂溶液;或每亩用0.5千克尿素、1.5千克过磷酸钙、0.25千克硫酸钾、25克硼砂,加水30~40千克提取浸出液,于陰天或下午4时后喷施,每间隔7~10天喷施1次,共喷2~3次,重迎茬地块可增加3~4次,以保证营养平衡,达到保花保荚的作用。

措施四:化学调控

初花期,高产旺长大豆田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30~40千克喷施,可降低植株高度,优化大豆株型,延长叶片功能期,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调整大豆生长环境,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减少花荚脱落。

措施五:防旱排涝

开花期至结荚期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不得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而此期正值高温雨季,一般年份降雨多,常常出现田间积水,因此要注意雨后排水,防止田间内涝。也有的年份出现伏旱,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时就应灌水,保证大豆开花结荚的需要。浇水时切忌大水漫灌,防止浇水后遇雨形成田间内涝。

措施六:病虫防治

影响大豆开花结荚的主要病虫害有灰斑病、霜霉病、褐纹病、蚜虫、红蜘蛛等。灰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等喷雾防治;褐纹病,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蚜虫,可用3%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措施七:加强田间管理

进行田间作业时,尽量避免对植株的损伤。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用药要规范,做到不重喷、不漏喷,避免大豆产生药害而引起花荚脱落。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宁津县农业局  邮编:253400)

猜你喜欢
花荚结荚落花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归来落花拂罗衣
过不去的过去终于过去了
落花人独立
落花落,落花纷漠漠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于“无限结荚”与“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