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产蛋鸡磺胺类药物 中毒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治

2019-07-23 01:25肖曙光
科学种养 2019年7期
关键词:甲氧药物中毒磺胺类

肖曙光

磺胺类药物具有价格低廉、广谱高效、血液中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禽细菌性疾病和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但养殖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用量过大、用时过长、拌料不均匀而导致磺胺类药物中毒现象时有发生。2019年3月,河南省原阳县一蛋鸡养殖户在使用磺胺-5-甲氧嘧啶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导致鸡只药物中毒,并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现将诊治方案介绍如下,为养殖户科学用药提供参考。

一、发病情况

2019年3月初,河南省原阳县某蛋鸡养殖场200日龄产蛋鸡陆续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面部和眼睑出现肿胀,经当地兽医诊断疑似鸡传染性鼻炎,于是购买磺胺-5-甲氧嘧啶进行拌料治疗。第一天使用0.3%拌料,第2~6天使用0.2%拌料,第七天发现部分鸡精神抑郁、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从用药前的95%下降到78%,并且出现蛋壳变薄、软壳蛋增多的现象,个别鸡的鸡冠苍白,日死亡率1%左右。养殖户随即来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禽病诊断实验室就诊。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剖解

1. 临床症状

就诊病鸡羽毛松乱,精神沉郁,缩颈呆立,鸡冠苍白。病鸡粪便呈褐色或白色稀便,羽毛下可见皮下出血斑,眼结膜贫血黄染,最后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2. 病理剖检

病死鸡皮肤下有出血斑,肌肉因贫血而苍白,大腿内侧肌肉有刷状出血;血液稀薄,不凝固;肝脏肿大,颜色变黄,肝脏表面有出血斑块和坏死灶;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胆汁颜色变浅呈黃色;心包积液,心脏内膜呈刷状出血;肺部瘀血,呈暗紫色;肾脏肿胀,呈土黄色,表面有出血斑,输尿管扩张,内部充满白色尿酸盐结晶;腺胃黏膜和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整个肠道黏膜有出血斑;长骨骨髓髓质变浅,颜色呈黄色。

三、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1. 血常规检查

采病鸡血液置入含抗凝剂的采血管中,测定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比率、单核细胞数、粒细胞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总数等血常规指标,与正常健康鸡采血做对照。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中数据得出,磺胺-5-甲氧嘧啶中毒的病鸡血液中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小板总数下降一半以上。再加上剖检中骨髓变黄,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条件。

2. 腺病毒检测

采集病死鸡肝脏,无菌研磨,反复冻融3次,利用试剂盒提取DNA,设计腺病毒(FAdV-4)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无特异性条带出现,说明病鸡无腺病毒感染。

3. 细菌学检测

无菌采集病死鸡肝脏病料,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37℃无菌培养24小时,未见菌落生长,排除了细菌性疾病和霉菌病感染。

4. 诊断

磺胺类药物中毒和腺病毒感染均会出现肝脏肿大出血、肺瘀血,进而引起鸡贫血症状出现。腺病毒感染多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产蛋鸡较少见,而且感染性小,发病率低,不会出现大群发病;鸡群产蛋率无明显变化,蛋壳颜色正常,无畸形蛋。腺病毒感染剖检时输尿管内没有尿酸盐,其他内脏器官、皮肤、肌肉无出血现象,长骨骨髓颜色正常。而磺胺类药物中毒有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史,与鸡群年龄无关,在发病期内整群鸡精神沉郁,采食下降,粪便呈褐色或白色,输尿管内积有大量的白色尿酸盐,整群产蛋量急剧下降,蛋壳变薄,软壳蛋增多,骨髓颜色变浅发黄。

该病例根据用户大剂量使用磺胺-5-甲氧嘧啶药物的用药史,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同时实验室检查排除细菌性疾病和腺病毒感染。该病诊断磺胺类药物中毒,根据血常规检查,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标准,因此确诊为磺胺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防治

发病鸡群立即停止使用磺胺类药物,在饮水中添加0.2%碳酸氢钠,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3、维生素B12及保肝中药,连用5天。追访养殖户,鸡群死亡停止,鸡群采食、精神恢复正常,产蛋率10天后逐步回升。

五、讨论

1. 对家禽肾脏的损害

家禽对磺胺类药物平均吸收率很高,80%~90%的内服药量可由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一部分磺胺药物在肝脏中经乙酰化变成无抗菌作用的乙酰磺胺,但仍保持原磺胺的毒性。乙酰化产物溶解度较小,常在肾小管内析出形成结晶,造成肾脏肿胀,形成花斑肾并引发尿酸盐沉积于输尿管中。

2. 对家禽肝脏的损害

肝脏是机体重要代谢器官,药物也主要通过肝脏来分解代谢,然后经肾脏排出。磺胺类药物毒性强,当大剂量使用、长时间使用时,易引起肝脏损伤,导致肝脏肿大、出血,颜色变黄。

3. 对血液的损害

磺胺类药物在体内半衰期长,毒性反应大,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易导致红细胞溶解,出现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凝不良、结膜黄染。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磺胺类药物还会引起免疫器官和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本次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血液中红细胞数、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大量下降,出现贫血、出血症状。

4. 出血症状的发生

长期投喂磺胺类药物会抑制肠道正常菌群产生维生素K3和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缺乏导致鸡肠道功能紊乱,肝脏解毒功能下降。维生素K3缺乏会造成皮下、肌肉、内脏出血。

5. 磺胺类药物中毒的预防

该病例为大剂量长时间使用磺胺-5-甲氧嘧啶且拌料不均匀导致出现的磺胺类药物中毒,并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在家禽体内乙酰化程度低,代谢慢,所以家禽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一定要按兽医处方和说明使用,不要随意加大剂量和增加疗程。在混饲给药过程中,一定要搅拌均匀,采用倍比稀释法逐步扩大稀释比例。为减少磺胺类药物毒副作用,可在饮水中添加0.2%碳酸氢钠,并且在饲料中同时添加保肝中药和维生素K3。

(作者联系地址: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邮编:450046)

猜你喜欢
甲氧药物中毒磺胺类
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40%甲氧·茚虫威SC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分子印迹TiO2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磺胺甲氧嘧啶的光催化降解
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HPLC法测定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中磺胺对甲氧嘧啶的含量
鸡肉中磺胺类药物的残留及其积累性暴露评估
QuEChERS-UPLC-MS/MS快速测定鸡肝中七种磺胺类药物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