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村:让群众尝到电子商务发展的甜头

2019-07-24 08:35■秦
党的生活(江苏) 2019年5期
关键词:村党委支部大众

■秦 秀

宿迁市宿城区耿车镇大众村,面积5.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98人,外来人口近千人。2013年12月获评全国首批“淘宝村”,2015年获评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0元。大众村党委被表彰为2015年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经验做法

在傍依大众村的公路边,贴着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淘宝”逃离苦日子,下联是:“电商”垫起幸福路。这是大众村探索“支部+电商”党建富民道路的生动写照。

红色之美,党员引领废旧物资整治

20世纪80年代,大众村家家户户靠废旧塑料加工发家致富,却也污染了空气、脏了河道、毁了环境,还得了个“破烂村”的外号,压得村民们喘不过气来。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宿迁市顺应农村电商发展新形势,深入推进“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作。市委有号召,群众有期盼,大众村党委一班人就有了行动共识:党委思想认识深一点,电商发展氛围能好一点;党委工作措施实一点,群众搞电商后顾之忧少几分;党委推动节奏快一点,群众就能早一天尝到电子商务发展的甜头。

2016年初,宿迁市启动耿车片区废旧物资综合整治,村党委围绕“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党员代表会议,成立工作组,立下军令状,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不完成任务不收兵。时任村党委书记李军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登门入户进行宣讲,发家致富不能全凭“一招鲜”,再也不能过这种天天“憋气”的日子,不能毁了绿水青山来发家,不能掐了子孙后代活路来致富。全村第一个关停颗粒粉碎机的是党员,第一个卖掉颗粒粉碎机的是党员,第一个拆除简易厂房的还是党员。

就这样,一户一户做工作、一家一家抓整治,掀起一场绿色转型的宣传战、干群联手的攻坚战。群众从反对到观望、到参与,大众村在全镇率先完成了综合整治任务。

转型之美,乘电商浪潮做转型升级

振兴思路

大众村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基层党支部为引领,以农村电子商务为突破口,大力开展“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程,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大众村党委顺势而为,深入推进“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作,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

第一步,支部引领。大众村党委班子带领村组干部、党员代表到一河之隔的睢宁县沙集东风村学习网上开店卖家具。60多岁的老党员邱永信带头“试水”,开网店卖茶几、书桌、折叠床等简易家具,第一年盈利30多万元。榜样带动迅即产生了滚雪球效应。村“两委”要求党员既要干给群众看,还要带着群众干。通过党员一帮一、一带二,第二年全村就新增网店30余家。每个党员干部带动2—3名群众转型创业,特别是有创业激情和上进心的年轻人,把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更好地发挥帮带作用。

第二步,支部服务。电商产业门槛低、易复制,导致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为此,村党委引导经营户走品牌化道路,目前已有12家经营户注册商标。为避免产品同质化、互相压价,大众村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聘请苏州美院制定发展规划,打造“一户一品”。“在电商壮大过程中,只有党组织作用发挥好了,创业才更有劲头。”老党员邱永信深有感触地说。

第三步,硬件配套。2016年,大众电子商务产业园6000平方米的综合楼落成,集聚了展览中心、淘宝大学、电商孵化中心及培训室。目前已入驻家具加工、摄影、物流、培训等企业120家,入驻率达100%。村党委组织大学生村官和网络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网络创业指导,依托远教站点建设网络信息平台,邀请网络创业讲师团对村民进行定期培训和“一对一”帮扶,鼓励村民“触网”创业转型。

2017年,物流园三座厂房拔地而起,集合了综合配套区、快递集中区、综合物流区、仓储配送区、示范企业集中区,为全村乃至全镇从事家具生产的企业提供了发货渠道。从第一家做圆通物流的张坤,到做申通快递的潘新广,已有42家物流企业入驻,带动了木工机械销售、板材销售、辅助材料销售、淘宝摄影等纷纷落户,上下游产业链逐步完善。“电子商务这门‘手艺’是村党委给群众的最好‘福利’。学会这门‘手艺’,走到哪里都有真金白银可赚。”村民邱坤说。

蝶变之美,让幸福洋溢在群众脸上

大众村富起来后,众多原加工户纷纷告别废旧塑料,曾经的“破烂王”们纷纷变身“淘宝大户”,村党委决定建设美丽大众新村庄,绘就了一幅蓝图:秉承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生产力布局、产业衔接、生态环境保护,达到产、城、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最终实现产城融合。

大众村建起了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健身广场、生活超市、人才公寓,改造史庄老民居,铺设污水管网,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利用原有水塘建设水景公园……探索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模式。

“进百家门、访百家事、知百家难、暖百家心。”村党委坚持“四必到,四必访”,为百姓谋福祉、给百姓办实事。即: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丧事难事必到;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2016年2月的一天,村里得知七组有一户不到5岁的儿童查出患白血病,村党委第一时间组织村干部到家中慰问,并发动电商协会会员捐款,第二天将募集到的6万元钱送到苏州医院。在党员示范带动和党委引导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找到了归属感,体会到获得感,幸福洋溢在脸上。

猜你喜欢
村党委支部大众
支部联建润“甘泉”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公主岭市:全面推行中心村党委党建新模式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联村党委”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