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2019-07-24 11:08姚雪婷梅应兵孙勤国彭玉英
中医药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阻络证型气虚

姚雪婷,梅应兵,孙勤国,彭玉英

(1.武汉市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 430060; 2.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老年病科,湖北 武汉 430073;3.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脑动脉硬化症(CAS)是指小动脉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玻璃样变等动脉壁变性所导致的非急性、弥漫性脑组织发生变化以及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临床中脑血管疾病,其具有多发性的特点[1-2]。根据WHO统计结果表明,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1 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而在我国比例高达五分之一[3-4]。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脑动脉硬化症的发病率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脑动脉硬化症的危害性也越来越表现出来,目前已经属于引发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的主要特征为健忘,特别是对数字以及日期等忘记的尤其快[5]。因此对脑动脉硬化进行早期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一般在40岁以后才会发病,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7-8]。有关中医文献古籍中虽然没有脑动脉硬化症的病名,但是与本病类似的记载一般见于眩晕、健忘、不寐以及虚损等病证中[9]。目前有很多专家指出关于脑动脉硬化症的辨证分型施治,但是都缺少大规模对脑动脉硬化症证型分布规律的探索。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所引发的身体问题以及社会功能缺失给病人以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预防以及治疗更为关键[10]。本研究选取2015年—2017年符合标准的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症患者100例,我们从中医角度对病人中经络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为中医临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按照1986年全国第3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动脉硬化诊断标准,收集2015—2017年我院符合标准的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症患者100例。

纳入标准:①发病时间在6 h~3 d之间;②都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③存在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中医辨证为中经络以及意识清醒的病人,且存在头颅CT或者MRI确定为新发脑梗死的影像根据;④病人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对检查及治疗都能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病人出现短暂脑缺血发作、脑梗死以及脑出血。检查结果确定由脑肿瘤等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寄生虫病、风湿性心脏病、脑外伤代谢障碍、冠心病以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导致脑栓塞的病人。存在肾、肝、造血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病人,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病人。

1.2 方法

1.2.1 临床调查表的设计

对中华医典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研究教材、专著、学术团体以及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有关诊断标准, 对各个阶段的相关名医专著以及医案进行检索,收集其中关于中医眩晕、健忘、虚损以及耳鸣等医案,或者西医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分型和与其存在关系的四诊信息,先按照中医症状判别诊断学以及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合并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同种症状,按照检查信息对四诊信息条目进行研究筛选,制定调查问卷,筛选30名从事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按照德尔菲分析法,对进行临床调查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确定,对入选的中医四诊信息按照参考文献报道分级方法将其分为四级,分别为无、轻、中、重,对不能分级的舌脉分成两级,分别为无和有。按照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手段,制定临床调查表, 内容包含病人的基本情况、疾病史和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1.2.2 现场调查

进行正式调查时,调查人员需要根据调查表内容对所有的受试者进行仔细询问,将数据及时完整地填入调查表,所有调查表的填写要完全正确,并与原始资料保持一致性,如果有错误或者遗漏的情况,需要研究者及时进行改正、改正时需要维持原有记录完全清晰,修正处要求通过研究者进行签名并对日期注明。

1.2.3 诊断标准

单证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复证按照单证之间相互组合完成复证。对病人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C反应蛋白(CRP)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检测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数据全部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美国IBM公司)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者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的所有受试者的年龄都在60~85岁之间,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中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61∶39,其在年龄以及病程的指标上都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受试者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2.2 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单证证型分布特点

对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单证证型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风痰阻络型所占比例为51.00%,肝阳暴亢型占所占比例为35.00%,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为6.00%,阴虚风动型所占比例为8.00%,表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主要以肝火偏旺以及痰湿壅盛,标实为主。

表2 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单证证型分布特点

2.3 不同中医证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指数的比较

对不同中医证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指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阴虚风动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以及相应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气虚血瘀型以及肝阳暴亢型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中医证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指数的比较

注: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0.05;与肝阳暴亢型组比较,△P<0.05

2.4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CRP的关系

对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CRP的关系进行比较,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比例最高的为风痰阻络型以及肝阳暴亢型,CRP>10 mg/L的患者一共有47例,其中风痰阻络组中CRP>10 mg/L的病人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为4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CRP的关系[例(%)]

注: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0.05;与肝阳暴亢型比较,△P<0.05;与阴虚风动型比较,□P<0.05

2.5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的关系

对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医证型与血脂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的血脂水平都有所提升,表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血脂异常为引发其发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但各个中医证型的TC、TG水平进行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阻络型LDL-C水平与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以及肝阳暴亢型进行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风痰阻络型在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所占比例较高,气虚血瘀型LDL-C水平与风痰阻络型、阴虚风动型以及肝阳暴亢型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气虚血瘀型在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脑梗死中所占比例较少。见表5。

表5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的关系

注:与风痰阻络型比较,#P<0.05;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0.05

2.6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FPG、Hcy的关系

对100例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医证型与FPG、Hcy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气虚血瘀型FPG与风痰阻络型、阴虚风动型以及肝阳暴亢型相比,均出现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型以及阴虚风动型Hcy与风痰阻络型进行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FPG、Hcy的关系

注:与气虚血瘀型比较,*P<0.05;与风痰阻络型比较,#P<0.05

3 讨论

脑动脉硬化属于一种与衰老存在直接关系的脑组织器质性变化,属于一种老年常见病,属于我国病人死因第一位的脑血管意外的关键致病原因,比例高达 80%[11-12]。脑动脉硬化症一般都存在脑出血以及脑血栓形成等急性脑中风阶段,对病人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对脑动脉硬化症进行研究,对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病是十分关键的,脑动脉硬化症的主要病位是脑部,能够波及到心、肝、脾、肾等内脏[13-14]。本研究发现,我院收治的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中医证型分布表现出偏态分布,绝大多数集中在风痰阻络型以及肝阳暴亢型,说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病人主要以肝火偏旺、痰湿壅盛,标实为主。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中风病位于脑,病机于肝。此外,脑动脉硬化与CRP之间的关联也是许多研究人员一直聚焦的重点。CRP属于一种机体组织损伤或炎症急性期在病人的血清中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15]。国内研究证实脑动脉硬化的CRP水平与病情轻重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CRP 的提升程度与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关联[16]。本研究表明风痰阻络型病人的CRP提升比其他组更多,且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另外有研究说明,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关联[17]。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肥胖、糖尿病以及吸烟[18]。本研究中风痰阻络型是CRP上升比例最高的,且病人所占比例最高,存在糖尿病、肥胖以及吸烟的人数也最多,说明风痰阻络型病人CRP提升的概率最高,血脂异常最为显著。因此,CRP与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风痰阻络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且血脂异常与中医证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目前医学研究表明,Hcy是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推测与高Hcy血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行刺激,从而对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聚集进行激活存在关系[19-20]。本研究中,中医各证型Hcy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升高,与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在中医风痰阻络型中Hcy与其他证型相比,明显升高,提示Hcy更是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风痰阻络型的主要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CRP、高Hcy、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等为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证型中风痰阻络型、肝阳暴亢型比较较高,而风痰阻络型最为显著。因此,对风痰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的药物进行探索研究,是预防和治疗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关键因素,而对生活方式进行改变,减少容易患病的因素也是防治老年健忘(脑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阻络证型气虚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与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