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新内控体系下内审工作建设的研究

2019-07-24 10:33潘小可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控内审建议

潘小可

【摘 要】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对我国医院建设提供了多元化技术支持。由此可见,充分认知医院内部控制体系规划的必要性,有利于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职能。同时,内部控制体系也能对医院经济体系和财政收益进行审核,提高医院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医院新内控体系与内审工作环节的关联性,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医院;内控;内审;建议

内部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的精准度,为后期内审工作提供了相应建议。因此,务必对新时期的内控体系和当前工作模式进行优化,提高内审技术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内部审核工作仍存在管理制度、项目设置等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控制、审计失真。所以,需采用针对性的控制方法进行实践,提高内部审核的有效性。

1.医院新内控体系与内审工作环节的关联性分析

1.1内控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利用了相应制度模式,并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和规划程序,提高内控的使用价值以及评测效果。由此,控制管理中需对医院经营风险进行实践分析和项目监控,并围绕相关控制风险和控制模式,确立出相应控制类目[1]。

1.2内部审计

内部审核及对控制体系实践中,需对指标项目进行整合评价,根据质量标准管理办法进行项目监控,促使所有管理方法均能分析内控运营要求。但是,审核过程中,可能不能全面监查控制指标细则,也存在一定管理风险。例如在医院服务目标、岗位约束条件、采购规划以及经济建设也均会存在审核不科学的情况。所以,内部控制体系是内审环节的基础保障,能够根据指标数据确立出审核重点,提高管理、控制的有效性。同时,两者也存在显著差异性,主要是由于两者的工作方向和工作目标的重心不同,主要体现在内控更偏重风险控制,而内部审计更偏重指标控制方面的内容,会促使两者管制存在差异。

2.基于内控体系下对内审工作的建议

2.1完善审计业务组织内容

2.1.1 确立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审计组织形式规划需依据相关规定内容进行整合实践,围绕该制度确立出有效审计组织模式。首先,需根据单位管理制度进行整合实践,分析制度、流程以及风险三方面的项目内容,确保审计模式能与其他科室平级审计以及规划。其次,需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全力配合项目组织规划形式,根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确立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2]。再者,需对控制项目指标内容和指标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借助小组管理和小组探讨的模式对相应管理权限进行权额分配,促使内控标准更为有效。

2.1.2 确立内部指标

内控设置中需借助相应控制指标进行形式测算,提升项目管理的水平。确立内部控制指标,内部审计人员需根据组织规划形式对业务流程进行价值评价,测定出内部审计模式的框架建设目标,之后对操控过程的评估结论和评估报告进行整合分析,确保相应的设计、运营和业务管理事项均在额定指标当中。

2.1.3 完善控制流程

内部审计人员需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控制,而具体项目主要涵括以下方案:

(1)确立项目指标:需收集不同时间段的工作安排和计划要求,结合专项审计模式和审计流程规划制定对应的工作指标,并要求专项审核人员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指标进行监察。

(2)确定审计方案:需要求内审人员明确审计指标内容,对各项指标内容、设备管控指标、科室工作要求以及人员分配组织进行对比,采用相应管理依据对审计方案进行核定。

(3)综合审核:综合审核需采用相应的内控体系进行项目分析,確保各项指标内容、指标数据的可靠性,要求内审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应内容。同时,需探讨内审人员的规划、制定方法是否契合安排,结合拟定方案明确管控时间和管控资料。

2.2内审优化方法

首先,工作人员需对控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核定分析,结合审计事项和审计规模确立出相应的匹配方案。匹配过程需保证各项控制方案均能得到有效实践,提高审计的合理性。其次,若内审过程中存在编制问题,工作人员需召开对应的联合会议,落实人员工作责任,从而确保实际审计要求与管控相整合。在此过程中,需根据医院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各项组织规划的有效性。再者,工作人员也需确保核心管控质量,采用全局性观念对项目管控情况进行设计,提高审计质量。同时,工作人员需根据项目底稿需求对审计规划进行复核监测,确保组织管控内容的真实性。由此可见,工作人员需采用“互联网+”技术对医院审核报告进行调控,依据调控方案制定相应控制流程和工作建议。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落实对应管控意见,分析项目建设风险,提高审计报告的完整度。通过对风险整改要求进行专项测试,确保各类审计工作均能够达到目标需求。最后,需要求审核人员提出针对管控建议,有效落实操作建议,摒弃无效项目的设计,有利于提高送审质量。

2.3优化监控管理

首先,需要求工作人员落实相应监控方法,根据部门的职能权限确定审核规划,对不同层级的内控流程进行监控。若控制中存在规划不科学抑或是管控顺序不合理的情况,需根据医院经营模式进行实践分析。其次,需根据医院的审计流程进行效果探索,针对性探讨出各类问题的发生原因,结合医院的财务控制流程、业务控制流程、质量体系标准进行实践,改正各项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核心素质。通过对内审规划进行实践控制,并采用项目审批意见评测医院的服务形式,从而提高监控的有效性[3]。最后,监控体系还需结合当前信息化要求,在对应管控体系中设计相应公式模型,合理分配常态化的程序控制方案,确保管理形式、操作问题均能得到全面落实。总之,监控管理过程中,需对内部审计和内部调控的方式进行综合探讨,确保各项操作指标均在指定项目控制框架当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医院内部审计及项目调控及优化的过程中,需采用针对性控制办法分析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的工作模式和风险程度,结合相关控制度并加以实践,有利于确保医院的管理、操作更为有效。

【参考文献】

[1]叶玉兰.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以及内审监督工作开展分析[J].财会学习,2017(13):247-247.

[2]姜华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5):54-55.

[3]张玲.内部审计视角下建设高效审计团队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28):140-141.

猜你喜欢
内控内审建议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