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浙大西迁档案研究

2019-07-24 10:33练泽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现状

练泽

【摘 要】抗日战争爆发,浙江大学开始了西迁办学之旅。在此期间浙江大学所带领的世界著名教授和科研人员在湄潭办学中遗留下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珍贵档案文献,本文对湄潭办学遗留的档案进行了分析,并从档案学的角度所提出了浙大西迁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浙大西迁;现状;开发利用

一、浙大西迁档案

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率领全校师生,踏上了艰辛的西迁,最终于1940年抵达贵州湄潭开始了长达七年的办学教育,为我国抗日战争历史教育谱写了一部“文军长征”史。其浙江大学西迁还怀着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托的一个重要使命,保护《四库全书》历史档案文献的安全转移。最终转于贵阳黔灵山公园北的地母洞进行存放保护,期间竺可桢校长不断的对《四库全书》进行关心爱护。艰苦的办学岁月,浙江大学倡导的“求是精神”,使得西迁的知识分子苏步青、卢鹤绂等,艰苦卓学的研究了一批科研成果,为贵州教育种下了科学文化的种子,为湄潭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此期间世界著名教授和科研人员所遗留了一批又一批的历史珍贵档案,对于国家历史文化、教育事业、后辈的学习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现今浙大西迁档案主要保存于湄潭文庙内(原湄潭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现湄潭广场),是全国唯一以西迁办学教育为内容的专题陈列馆。陈列馆共分布在东西庑和钟鼓楼的六个展厅中,分别为“西迁历程”、“深情厚谊”、“深远影响”等六个部分。根据对西迁其他办学旧址调研发现:浙大研究院旧址(义泉万寿宫)处于封闭状态,对于该维修部分没有及时进行完善。学生实践的中央实验茶场场部旧址(水府祠)更是破旧不堪,其主要的建筑完全没有保护措施。

西迁陈列馆所展示的历史文献资料主要有浙大师生的笔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研究院文件等史料,均分门别类的进行保存和修复。浙大西迁档案史料真实的记录了浙江大学全体师生的教育之路,其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有:武汉测候所使用的气象资料、浙大成立研究院的文件、蔡邦华、唐觉等人研究的《五倍子之研究》、两弹元勋王淦昌、卢鹤绂完成了《中子的放射性》、《关于探索中微子的建议》科研项目以及卢鹤绂学术论文原稿,以及世界著名科学家的主要论文在湄潭成稿等历史档案。

文庙陈列馆档案:竺可桢校长所带领的西迁中存在许多的突出人物,其遗留的档案可分为人物传记:西迁岁月中的竺可桢校长以及著名教授苏步青等:竺可桢校长的笔迹、日记、会议照片、个人照片以及家庭照、在美期间的部分论文。

苏步青教授与湄潭县原政府主席洪星、复旦大学书信及复旦大学两本实物资料。

研究人员遗物、教学实物档案:教授遗物有苏步青、卢鹤绂等人的随身遗物,如:卢鹤绂教授使用过的书籍、獎章、帽子、笔记等;教学使用的生物模型:细胞的分裂;教学工具:丁子尺、煤油灯等研究工具。

研究人员照片以及研究作品实物、教授照片会议、两院院士照片、民盟盟员介绍表及照片、九三学社照片及简介。

科研资料档案:湄潭武汉测候所在湄潭期间使用的气象资料以及气象工具书、浙江部分师生科研成果统计表以及研究资料实物、五倍子之研究蔡邦华唐觉部分学术资料、卢鹤绂学术论文原稿、浙大教授诗词原件等。

场景模拟以及纪念品:浙大学子挑灯夜读、竺可桢办公室、苏步青教授场景、西迁场景模拟四个部分。浙江大学赠送给湄潭的纪念品、校徽纪念品、浙江大学校歌歌曲纪念品。

二、西迁档案资源现状

(一)网络信息化建设

在“百度”“360”等大众服务型浏览器中及当地人民政府网站中搜索“浙大西迁”,均只搜索到“浙大西迁”的一些办学遗址和历史背景简要简介,没有特有及独特的网站对其历史进行管理和服务,导致浙大西迁没有更好的得到传播和学习。

(二)利用固态化、缺乏旅游品

现文化景点的开发利用主要以遗址参观为主,以各种历史材料文献进行辅佐展示,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利用方式过于单一,与其他景点开发形式大致一样,没有更好的利用西迁档案的独特性和教育性。还需打造出独具特色纪念品,扩大旅游资源的传播范围。且无专业的讲解员进行历史文化讲解,阻碍游客对其深入的了解浙大西迁办学故事。

(三)缺乏西迁档案研究

浙大湄潭办学期间,著名的研究人员在艰苦环境中研究的科研成果遗留在湄潭。其科研成果对祖国的科学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但现如今的西迁档案并没有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开发。对浙江大学在湄潭办学所遗留的档案缺乏系统规划性的开发、研究。

三、湄潭浙大西迁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一)增大宣传力度,更进数据化分享

湄潭政府对于浙大西迁旧址以及遗留档案进行了日常维护,甚至湄潭各学校有组织学生进行参观,但想要更大化的传播,还需要现代化数据辅佐。其建立浙大西迁档案数字化对其进行日常维护更新,确保其正常使用和传播,保证浙大西迁信息的宣传,成立数字化开发技术部门,对于现在较为流行的平台建设浙大西迁文化网等分享平台,对浙大西迁档案指导开展网络信息化工作建设,对浙大西迁办学更好的进行传播和学习。

(二)独特打造文化视野、纪念品宣传

现如今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处于固定形式进行宣传,让其特有的文化蕴涵单一化。通过网络平台对其历史进行传播,面对珍贵档案进行参观交流,湄潭浙大西迁旧址应着力开发档案纪念品,提供多形态的利用服务平台。如浙江大学赠送给湄潭的纪念品构建样板品,建立多媒体展厅,对于历史重大事件及路线、苏步青教授等历史名人。率领专业表演人员根据历史情境定期在湄潭浙大广场等遗址进行有偿演出(一定价格的门票)。再根据节假日和一些特殊时期进行调整出合理的演出地点与时间(各教育学校)。

(三)浙大西迁旅游

竺可桢率领全校师生西迁,开始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历程。一迁、西天目山、建德;二迁吉安、泰和;三迁宜山;四迁青岩、遵义、湄潭、永兴。期间浙江大学留下一批又一批的珍贵历史文化和科研档案,对于当地教育、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大遗址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借助历史“文军长征”的美称,提升景点的知名度,促进旅游文化经济发展,从而对各高校的教育有促进作用,其次对西迁档案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同时贵州省正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文化,而浙大西迁对于历史与现实都具有重大影响。教育方面,各高校教育有借鉴作用;经济方面,对湄潭发展产生影响;档案方面,浙大西迁档案是历史的记录者同时也是传播者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有智.西迁浙大(百年求是丛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竺可桢.竺可桢日记[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

[3]陈遵平,林茂前.浙江大学西迁遵义办学77周年纪念文集[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4]周开讯.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M].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谢树强,黄柯云,黄在军.走过硝烟的大学:浙江大学西迁纪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蔡邦华、唐觉.贵州湄潭五倍子的研究[M].昆虫学报.1957年01期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现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