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小农的内卷化和半无产化

2019-07-24 10:33牟芃宇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内卷化小农经济

牟芃宇(1353)

【摘 要】早期中西方有着相似的自耕农模式,后来西方过渡到了资产阶级模式,但是中国的小农却处于一种内卷化和半无产化的滞后状态,分析其原因能够对当代农业发展起到借鉴作用。黄宗智先生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分析了近代中国小农经济、村庄、国家和政权的关系与变迁。本文通过对该书的评论并结合当前研究资料,分析了华北小农内卷化和半无产化的状态,从内容、方法和发展的角度对原书进行了分析,进而体现了原书的价值。

【关键词】华北小农;小农经济;内卷化;半无产化

小农经济最初是在春秋时期形成的,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步入近代,西方实现了小农的无产化,进而流入工业,实现了资本化;在中国,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无产化,但是小农经济的内卷化程度从单位亩产和单位劳动来看依旧很高,在近代最终也没能实现资本化。那么,小农经济的内卷化和半无产化是什么?对此,学者黄宗智在得出了什么结论,运用了怎样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当代又得到了怎样的发展?本文结合《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和当前研究成果,就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

一、初评

1.《华北》简介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为了简化表达,本文将《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简写作《华北》)是黄宗智的代表作之一。在书中,黄氏应用了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调查法,对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山东)的小农经济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他主要采用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33个自然村的数据完成了该书二十世纪前期部分,之后结合清代的刑部档案和宝坻县的户房档案完成了研究时空的前溯,进而对数百年来华北农村的演变形态提出了一些看法,形成了这部华北小农经济变迁史。

2.内卷化和半无产化

贝内德托·克罗齐曾说过:“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1] ”下面就《华北》一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进行分析。

(1)内卷化(involution)

从宏观角度看,“内卷化”是一种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便会停滞不前或者无法转化成较高级模式的现象,《华北》中所指的“内卷化”是传统农业长期停留在自耕农阶段,难以转化成西方的资本化模式;从微观角度看,“内卷化”本质上属于单位产量最大化,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农村要想摆脱贫穷,就是需要实现单位劳动的最大化。[2]由此可见,《华北》所叙述小农的“农业内卷化”是小农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半无产化

从国外的情况看,“无产化”是指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丧失了生产资料而依赖佣工为生;在我国,华北农村同样进行了“无产化”演变,但是没有经历典型的无产化过程,因此没有形成小农从家庭农场分离出的劳动力剩余,反而形成了未资本化的雇佣劳动和经营农场。这种不完全的特殊演变形式就是《华北》中的“半无产化”。

二、内容论

1.内卷化理论下的小农特征

(1)黄氏的内卷化理论

对于我国小农经济形态的分析,西方三种学派固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依旧存在不足。形式主义学派暗含的前提就是中国的小农社会存在较普及的商品市场,但实际情况却是华北农村经营主体依旧是自耕农,资本化产物中最具商品化关系的不过是“雇工”,可见其理论与中国国情差距较大。同理,其他学派也大多只是从单一的方面进行研究,脱离了近代中国小农社会的实际情况,无法合理解释内卷化等问题。

对此,黄氏认为应该综合看待小农的多重身份——利润的追求者、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和受剥削的耕作者,随后划定了经营式农场与家庭式农场两种耕作模式,对我国小农特征给予了客观真实的概括。

(2)理论的操作化改进

黄氏就华北小农分化前后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对比,但是对于内卷化,黄氏也仅仅是停留在抽象定义的层面,没有从形式主义和实体主义的角度进行概念的指标化。依据内卷化定义,我们可以引入变量“内卷稳定度 ”来具体表示华北小农的内卷稳定度(见表1)。这类变量的引进,不仅有利于研究微观小农的内卷化程度,而且还可以进行33个自然村的内卷化比较,有利于区分内卷化原因的主次性。更重要的是,这样还可以测算不同时空的内卷化程度,给予自认为发达的“西方资本化小农”一定的冲击,改变他们摆脱“内卷化”等优势心理。

2.半无产化理论与人口趋向

华北小农的半无产化理论有两个大致的推论:第一种是半无产化形成的佣工模式,可以在家庭式农场外增加收入,可能赋予农村青壮年较早自立成家的能力,从而较早生儿育女,进而提升人口出生率;第二种推论却与此相反,当青壮年从事雇工,表示其家庭式农场的形态已经受到冲击,少地无地的农民难以结婚,因此可能造成人口增长率下降。

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推论表明,通过半无产化理论难以做出未来人口的预测与当前人口状况的解释。此时,实地调查的结果就显得尤其重要。富农方面,在商业化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生产并获得一定收益,有利于较早成家和一定数量上人口的增長;然而地多的农户毕竟占人口少数,少地的贫农方面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佣工,获得了一定的收入,但是成家及生活水平依然不足,此时人口基数大的部分会出现“马尔萨斯”低水平陷阱,造成整体水平的人口增长减缓。此时的结论可以很好解释1800年之后这些自然村的人口变化趋势,如图2为近代中国城乡人口数量。

三、方法论

1.前人研究方法

西方的研究者把中国农村经济看成是停滞的“木乃伊”,而明清时期最能够体现这一特点。另外,费正清等研究者提出了“冲击—回应”理论,认为中国发展是“被动”的。国内部分研究者受到上述“传统平衡”和“高度平衡概括”等理论的影响[4],在研究中难免以西方的发展道路为标准,自然无法得出我国农村小农形态的具体结构和真实变化过程。以前对于中国小农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短期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后者严重脱离了我国小农商品化和市场化不足的状况。

猜你喜欢
内卷化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完全过时了吗?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党内民主探索的问题分析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