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城市名片的重塑

2019-07-24 10:33王如一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李渔

王如一

【摘 要】本文从芥子园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李渔艺术成就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芥子园复建开发的现状,论证文化资源的整合对于城市名片重塑的推动作用和重要价值。

【关键词】芥子园;李渔;城市名片;文化名片

一、芥子园“实”不副“名”

(一)芥子园的文化内涵

1、芥子园简介

芥子园始建于康熙七年,是李渔举家从杭州迁往南京的第七年,由于几经战火,连遗迹都被清扫一空,湮灭难寻。关于其确切所在众说纷纭,根据李渔自述:“孙楚酒楼,为白门古迹,家太白觞月于此,周处读书台旧址,与余居址相邻”[1],"伯紫旧居去予芥子园不数武,俱在孝侯台前"[2]。依稀可知,芥子园当与周处读书台相邻不远,大概位于现今南京市秦淮区老虎头附近。

2、园林艺术和美学

芥子园是集李渔毕生心血之所在的私家小苑,他在《笠翁一家言》的开篇中记载:“惜乎予园仅同芥子,诸卉种就,不能再纳须弥”故而园林的占地面积虽小,到底还是五脏俱全,“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唐句也”,而芥子园中恰是此景。园中多小景,假石为山,凭潭作水,使得山水树木、亭台楼阁皆井然有序,各得其所。 “到门惟有竹, 入室似无兰”是彰显高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须弥纳芥”是寄情山水的禅宗心态,再加上其自诩的四命之花“水仙、兰、莲、海棠、腊梅”点缀其间,即使再无立锥之地,也要将“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的山茶“取盆中小树, 植于怪石之旁”[4],方能尽兴。文人意趣的天真烂漫,随性通达,可见一斑。

李渔自诩“生平有两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二则置造园亭”,园中梅窗更是被他自称为“生平制作之佳,当以此为第一”,这番“轩阁山水”便是有了“壶中天地”的气象。其因地制宜,勇于创新,顺之自然的园林美学观实在值得后人学习效仿。时至今日,园林建筑学界仍将其《闲情偶寄》(居室部)中对于园林兴造的论述奉为圭臬。

3、戏曲艺术

李渔是中国戏剧史上惟一一位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这是他创作的真实写照,其诸多作品中以《笠翁十种曲》为李渔喜剧创作的精华所在。正如袁枚所言:“文似看山不喜平”,《笠翁十种曲》由于情节曲折动人,语言浅近易懂,虽有少数庸俗之语,但并不妨碍其在民间大受欢迎。其中一部涉及女同性恋题材的作品——《怜香伴》,更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而康熙五年,以“乔、王二姬”为首的李氏家班组建,以芥子园为根据地,四处游历、演剧,“全国九州,历其六七”。李渔也凭借这段走南访北的演出经历大大丰富了自己创作戏曲的素材,通过借助家班歌姬的表演, 他验证并实现了自己对于戏曲艺术的独特见解,逐步完善了其独到的戏曲理论,在那个“重音律辞采”、视“曲”为戏的时代里,他重视“宾白”,主张“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文章贵浅不贵深”。更是对“剧”这个不足挂齿的雕虫小技有着与不同常人的见地:”至于结构二字,则引商刻育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5],也正是这个“结构第一”的戏剧理论,对后世关于戏剧格局的论述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和启发。

4、出版艺术

相较于其他私家园林,芥子园不但是上层文人士大夫酬唱饮宴之所在,更是当时金陵市井文化的集散中心。明清时期,金陵一直都是翻印版刻书籍的中心,所谓“海内之书,凡聚之地有四,燕市也、金陵也、阊阖也、临安也。”,王士祯在《居易录》中记载道:“近则金陵、苏杭书坊刻板盛行,建本不复过岭。”而芥子园书铺及其前身翼圣堂,不仅是从古至今为数不多的“书以人传,店以人名”的百年老店,更是为复兴“拱花”、“饾版”两项因明末战乱近乎失传技艺做出极大贡献。黄摩西《小说小话》载:“曾见芥子园四大奇书原刊本,纸墨精良,尚其余事。卷首每回作一图,人物如生,细入毫发,远出近时点石斋石印画报之上,而服饰、器具尚见汉家制度云云”。其中最著名的出版物当属有“不可磨灭之奇书”一称的《芥子园画谱》,它不光对中国的传统绘画、甚至是远至韩国、日本、东南亚的绘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昔日“书商趋之若鹜,坊间翻刻,不计其数”,风行于画坛日久,至今未哀。

(二)芥子园现状

现如今,作为六朝古都南京非常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在将其本地传统文化资源转换成自己的城市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已先后打造出诸如夫子庙、随园等全国知名城市文化名片。显然,作为清末三大私家园林之一的芥子园,其开发复建也势在必行。随着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的展开,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的芥子园已逐渐落成,但开发的角度仍略显单一,以至于相比随园、秦淮河、乌衣巷这些为人所熟知的南京城市文化名片,芥子园声名不显、无人问津。

二、芥子园文化名片的重塑

(一)芥子园昔日辉煌之因

1、文化风向标

《李笠翁一家言》序言中曾记载李渔“混迹公卿大夫间,日食五侯之鲭,夜宴公卿之府”往来于朝野文人、三教九流之间,而在书铺的红火及家班女戏的成立之后,清幽有味的芥子园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交游饮宴之所。上至公卿宰相,下至贩夫走卒,李渔对当时的大众娱乐消费心理的迎合把握可谓妙到毫巅,也正是因为如此,芥子园才得以做到“文锋所指之处,迷倒众生”,成为江南地区说一不二的文化风向标。

2、文人意趣

《闲情偶寄》恐怕没几个人不喜欢读,因为这世上有趣的人实在不多,尤其要像李渔那样有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声荣、词曲、器玩、饮馔各部写得光怪陆离,精丽工巧,令人闻之而心折、神往不已。无论是糅陆蕈、水莼、蟹黄、鱼助而成的佳肴“四美羹”也好,還是“杂宣石以为案头山水”的长盆虎刺也罢,皆是锦上添花玲珑透漏的神奇妙笔[5]。李渔懂得高和寡的道理,“曲高”必是好的,所以只要“和”的不寡,那便是一件大功劳了。于是他用一本被林语堂称之为“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的《闲情偶寄》将阳春白雪般的文人意趣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开来:精致的饮食,慢节奏的生活,简约而不失单调,凡此种种牢牢抓住了大众的审美意趣,使得芥子园家喻户晓起来。

(二)芥子园今日复兴之法

1、文化地标

诚然,在现有的复建芥子园的方案中不乏精彩的园林设计,“大巧不工”、“随形通神”的审美意趣纵然拿捏到位了,但缺少了士大夫雅致意趣的文化内涵,芥子园的重建仍显得有形而无神,更别提做到“半潭秋水一房山”的“绰有余裕”了。现如今,社会生活节奏越发明快,享乐型消费比重日渐增加,国人的文化道德素养更是亟待提升。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参与到国学经典的学习和研读中来。而借此机会,仿照两百年前李渔把握迎合住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娱乐消費心理的方式。通过用适合于不同人群的普及方式普及一些有关芥子园的文人轶事来激发公众阅读兴趣。诸如在景点内部发放宣传手册,建立“芥子园”微信公众号等,通过一系列的现代传媒方式,将李渔笔下的文人意趣用更为白话的语言解释得能让所有人在声色犬马中都悟出艺术来。

另外,李渔主张文无本末,认为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的创作当与诗文等严肃文学的创作一样处于同一层级上。其“终不敢以稗史为末技”的文学理念与当今大众的文学审美倾向不谋而合。现如今网络文学兴盛,大众阅读方式更是以电子化为主,故而在塑造芥子园城市文化名片之时,不光要在如蝴蝶装、回文笺等雅致精美的古法装帧处下功夫,更不可忽视网络媒体在当今时代举重若轻的影响力。根据前期对在宁大学生及南京本地市民的调查数据分析来看,佶屈聱牙的古典文献已难以吸引到太多人的阅读兴趣,反倒是诸如古风歌曲、汉服图片等传统和时代潮流结合紧密的文化形式更容易被社会接受。故而在经营“芥子园”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经典文献的阅读推送固然不可少,但诸如介绍传统服饰、古法吃食、文人趣事等的精悍文章亦不可少。

建筑方面,将《闲情偶寄》中“不尚贵而尚巧,丰俭得宜“的生活美学贯输到园中的角角落落,一步一景处处精致,使每个入园之人都会从种种细节处体味到生活的快乐,简单雅致,自然而然拥有了那乐于平淡而不甘平庸的生活态度,这无疑是打造芥子园这一文化地标的当务之急。

2、家班女戏

昆曲研究者顾聆森先生曾经说过:“园林的美,衬托了昆曲的高雅,高雅的昆曲又点缀了园林诗一般的意境。”自从园林版昆曲《牡丹亭》在江苏昆山的亭林园开演以来,昆曲的魅力便重新被大众所发掘。这种抛开了高高在上的舞台,摒弃了冗杂的剧场式呈现,将最本味的昆曲归还园林的昆曲表演方式,重现明末清初时“客至乐具”,在自家园林中用自家的家班招待宾客的传统士大夫的园林社交活动,再现了古人生活的怡情方式。在芥子园中上演《笠翁十曲种》,既能通过其中的喜剧情节留住观众,在观众身边用柔婉的水袖,曼妙的昆腔,扣住游人的心弦,“曼声细曲肠堪断,急管繁弦亦赏心”,参观者乘兴登台,凭榭赏月,又在咿咿呀呀的吴侬软语中体会古人慢生活的文人意趣,重温百年前“名噪东南”李氏家班的盛况。在“清溪泻雪,石磴穿云”、“以墙为纸,以石为绘”宛如画境的园林中,零距离一睹“百戏之祖”的芳容,相信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体味到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芥子园文化名片的重塑也有莫大益处。

3、新芥子书铺

在这个“快餐文化”风靡的当今社会,“读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试图效仿前人复兴“拱花”、“饾版”两项失传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新芥子书铺可通过翻印经典名著、提供免费借阅、定期微信推送精美短文、古风歌曲、摄影作品等方式吸引访客。书铺中另开茶室,并根据《闲情偶寄》中相关茶道的记载,演示“茗战”——即斗茶之法,更直观展现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意趣,倡导慢节奏、多情趣的生活态度和高雅考究的生活方式。

通过推出毛边书,希望读者得以领略纸质书籍带来的乐趣;通过推出袖珍本,方便读者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取代手机在生活中的“一哥”地位;通过推出蝴蝶装样式的薄册书籍,让人领会在这些小物件中弥漫着的古典意趣。通过效法二百年前,芥子园书铺“用锦纹十种,则尽仿回文织锦之义,满幅皆锦,只留豰纹缺处代人作书”的别出心裁的“书笺”提高人们对读书的兴致,用这些充满古代文人雅趣的挂件培养读者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具有芥子园特色的文化产业。

4、芥子食肆

在李渔的著作《闲情偶寄》中亦不乏关于美食的记载,无论是合“陆蕈、水莼、蟹黄、鱼助”而成的“四美羹”,还是“置之镟内,入陈酒酱油各数盏,覆以瓜姜及蕈笋诸鲜”的古法蒸鱼,一箪一食一瓢一饮之中透露出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饮食间着的蕴含古意将中国传统士大夫“脍不厌细食不厌精”的生活情趣体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芥子园独特的饮食文化。

5、城市名片

现如今,全国各地“江南古镇”、“中国园林”化的建设模式千篇一律,城市文化名片存在极其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因而在塑造芥子园城市文化名片的过程中,应当从文学方面入手,在通过纪念品、宣传册、文化讲座等多方式的普及甚至在有望重现“拱花”、“饾版”等失传的印刷技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增强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将芥子园打造成南京市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让孩子们从事编辑出版辅助的社会实践活动。斟酌排版、校对词句,在“学中做”“做中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南京文化事业发展。

在打造芥子园这一城市文化名片的时候,我们将李渔的美学与文学等思想结合提炼出一个可区别于其他文化街区的符号标识,这样既凸显了芥子园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又可将其看作是南京市代表性物质或是非物质文化形象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其核心意识形态会将以芥子园其园林艺术本身及周边文化产业展现出来。当此时,芥子园的重建已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园林蓝图构建,而是一种对深厚优秀传统文化的探寻,使之成为南京市城市文化名片的子名片,通过名片的传播和推广,打造芥子园文化运营载体,宣传芥子园独有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底蕴,将芥子园与随园、秦淮河、乌衣巷这些知名度颇高的南京城市文化名片一同宣传,更有利于打造南京作为一个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更是对南京文化事业发展的助力,是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发扬光大。

注释:

[1] 李渔:《芥子园杂联·序》,《李笠翁一家言》卷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2] 李渔:《寄纪伯紫·序》,《李笠翁一家言》卷四,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3]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第240页。

[4]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第7页。

[5] 李渔:《闲情偶寄》,中华书局,2007年9月版,第478页。

【参考文献】

[1]邓之诚.骨董琐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李渔.笠翁一家言.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4]李渔.闲情偶寄.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5]王骥德.曲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沈新林.芥子园再探[J].明清小说研究,1991(1).

猜你喜欢
李渔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SOLES OF WIT
李渔的养生之道
回忆之城,泪雨之城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
嗜好可当药
李渔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