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热点追踪
——基于CSSC(I2001-2017)数据的知识图谱分析

2019-07-25 07:38李淑燕吴远仁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聚类学科农业

李淑燕 吴远仁

(1.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一、引言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我国的三次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三次产业发展原因的研究也屡见不鲜,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中国农业增长的研究历来就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焦点[1-4]。自从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进一步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实施时间表、实施模式、实施路径、实施方案等,更是掀起了新一轮的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热潮[5]。虽然农业经济管理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术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议[6],但却是以往研究“三农”问题的的集大成者。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学界对农业经济管理有关问题进行大量研究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学者已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论文进行梳理与总结,把握好该学科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知识源流、研究脉络等,进而为该学科结合现有和未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梳理原有文献发现,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或者发展问题已有许多学者基于不同角度进行梳理与探讨。杨列勋(2004)[7]利用 2002 和2003年《农业经济学》的热点论文,以及第24和第25届国际农业经济年会论文,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总结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资助方向与领域。陈随军(2004)[8]利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从国际和国内农经研究的热点、“十一五”农经研究的重点领域与方向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与综述。早期在有关农业经济学科研究与教育方面,史金善(2004)[9]针对我国农业存在的 6个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农业经济学科研究与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王雅鹏(2006)[10]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并从教材建设的视角探讨了现代农业经济学学科的演变历程及其前沿问题(王雅鹏等,2014)[11]。毛迎春和黄祖辉(2006)[12]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农业微观问题、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祁春节(2010)[13]则主要研究了该学科研究方法的演进与创新。范丽霞和李谷成(2012)[14]阐释、归纳、比较和述评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和核算方法,总结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进展。胡晓伟等(2012)[15]构建出了一个包含研究热点、层次及方法三个角度的学科研究综合模型,并籍此揭示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赵锋(2013)[16]综述与展望了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崔晓琳(2016)[17]重点分析了加拿大和美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郭沛(2015)[18]通过分析西方国家农业经济学科的转型历程,提出了我国农业经济学科的未来发展之路。叶敬忠(2018)[19]研究认为我国提出的“三农问题”概念可能被夸大,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仇焕广等(2018)[20]分析了农业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与方法,探讨了我国未来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方面,赵勇等(2012)[21]利用 VOS 方法可视化分析了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主题。徐良培和陶建平(2014)[22]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研究与展望了中国农业的保险问题。尹丽春等(2013,2014)[23,24]利用SCI/SSCI收录的有关国际“农业经济与政策”领域的期刊论文,研究了该领域的热点问题、作者分布及合作情况。张露等(2015)[25]基于 CiteSpace 软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农业碳排放的研究进展。储霞玲等(2017)[26]基于 CNKI中 1992-2017 年 1405 篇农业技术扩散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研究与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现状、研究脉络、特征与方向。这些文章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分领域或分主题,如农业保险、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碳排放、农业技术扩散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好地梳理与总结,得到了很好的研究结论,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很大地促进作用。而在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整个学科进行研究方面,仅有张露等(2016)[6]利用 2006-2015 年 CNKI、SSCI数据库的期刊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了国际发展状况,利用论文关键词和突现词梳理与展望了国内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历史与前沿。但文中仅利用了已有文献的关键词和突现词,且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主题的归纳偏向宏观,仅仅归纳出五个方面。鉴于此,本文以2001-2017年CSSCI中收录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期刊论文为数据基础,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形象化地展示这些期刊论文的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内容,并结合战略坐标图等工具对此展开分析,梳理和回顾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这十几年来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知识源流,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数据和方法

CSSCI各年收录的期刊论文代表着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当时最新的研究成果,引领着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与各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本文以CSSCI收录的农业经济管理期刊论文作为数据基础。具体操作为点击CSSCI高级搜索,选择页面中的“来源文献检索”,在“学位分类”中选择“二级”类目,在其下拉选择框中选择“农业经济管理”,其他选项均设置为默认状态。得到1998-2017年在CSSCI中收录的有关“农业经济管理”的期刊论文3476篇,发现1998-2000年中没有找到该学科的期刊论文,将其剔除,故本文的数据基础为CSSCI中收录的3476篇2001-2017年“农业经济管理”的期刊论文数据,检索时间为2018年11月25日。

本文运用 Chen C(2006)[29]的 Citespace 可视化知识图谱软件对3476篇论文进行关键词共词分析,并对该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参照撒凯悦和沈君(2015)[28]计算共现关键词间的余弦值测度它们间的共现强度,利用Callon等(1991)[30]构建子簇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并利用战略坐标图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及未来趋势直观呈现出来。再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被引文献共现图谱分析,全景展示2001-2017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知识源流。

三、实证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关键词作为论文内容的缩影,往往代表着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因此,关键词共现的研究成为文献计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所谓的关键词共现是指不同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可以绘制出2001-2017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论文的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直观展示这17年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而揭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知识结构及其演进。选取Top12为阈值,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到238个关键词节点,280连线,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1。

图1 2001-2017年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图中关键词节点大小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成正相关,节点中不同颜色的圆环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圆环厚度与其相应年份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成正比。将图1中44个出现频次不少于20的关键词整理如表1。

表12001-2017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热点关键词

从图1和表1可知,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这17年来国内学者使用最多的关键词。从中介中心度来看,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粮食安全、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城镇化、农产品、农业现代化等节点均等于或大于0.1,说明这些关键词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起到联通作用,而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粮食安全三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最大,说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历来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三大中心主题。同时,从高频关键词及中介中心性中明显体现出了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构成了该学科研究的主题,处于该学科研究的主体位置。

Citespace软件中的Time Zone视图能够将图谱中的节点按照节点出现的时间顺序以时区柱形区域形式从左到右进行排列,进而清晰地展示各个节点首次出现的年份信息及各个节点之间的联系与传承,并从中获得相应年份的研究主题或热点。图2即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关键词的Time Zone视图。

图2 2001-2017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的Time Zone视图

Time Zone视图清晰地展现了各关键词首次出现的年份信息、各年出现的频次,及各关键词与其它关键词间的联系。容易发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一些重要的高频关键词,如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基本上在2003年或以前就已经在使用且延续时间较长,说明他们历来都是该学科重点研究对象或领域,处于学科研究的基础性地位。另外,从图2可以清晰发现,2012年以来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出现了一些新颖的关键词,如城镇化、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农业、精准扶贫、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等,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热点或领域。同时也从中表明,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均以党的政策为导向,重点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科技发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绿色发展、减贫扶贫等方面。以下根据这17年来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将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内容分成六个部分,即:粮食安全、农业问题、农村发展问题、农民问题、城镇化、实证方法。其中的农业问题又进一步细分为: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农产品市场供求与调节及消费、农业生产宏观环境和宏观调控、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组织5个方面。

1.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传统的农业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点关注问题,故粮食安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与此相关的热点关键词有2005年的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2007年的粮食生产、退耕还林;2008年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价格;2009年的供应链、安全;2010年的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2011年的农超对接;2012年的蓝色粮仓、猪肉价格、农产品价格波动、产量;2014年的食品安全;2015年的价格;2016年的粮食产量等。表明我国对粮食安全注重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关注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产品的供应链问题,进而研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2.农业问题。

(1)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农业作为传统的一种产业,其对生产资源要素的依赖特别是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更为严重。而随着经济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如何为现代农业创建一个优良的生产资源要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热点关键词有2002年的农业信息化、信息技术、农业信息;2005年的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技术;2007年的工业反哺农业;2008年的农田水利、农业基础设施、制度环境、产权制度;2010年的农业政策;2012年的土地流转、劳动力流动、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政府投资;2013年的农业技术;2014年的农业科技创新、制约因素、劳动力迁移、配置效率;2015年的农业转移人口;2016年的“互联网+”;2017年的农业科技推广等。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资源要素注重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科技和生产技术,利用工业反哺农业,积极建设各项农业基础设施和完善农业政策,探索土地、劳动力的流转和配置效率,实现农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并积极推广农业科技。

(2)农产品市场供求与调节及消费。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何建设农产品的供应链,从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产品与人民的消费需求相适应,成为近年来的重点研究领域。热点关键词有2004年的订单农业;2005年的农产品流通;2007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供应链、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集群;2010年的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供给;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农超对接;2014年的生态农业、供给机制、制约因素、产业发展;2015年的电子商务、休闲农业;2016年的供给性结构改革、ppp模式、“互联网+”;2017年的生产效率、农业产出、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供给侧。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在积极利用现代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探索农产品供给模式,从供给侧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3)农业生产宏观环境和宏观调控。热点关键词有2001年的产业化经营;2002年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园区,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注重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信息化;2007年的农业产业集群、农业生产率、区域差异、农业发展模式、农业产业结构、工业反哺农业,则注重研究农业产业集群及由此产生的区域差异,并开始研究如何进行工业反哺农业;2008年的农业现代化、农业标准化、经营模式、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产权制度;2010年的农业政策、低碳经济;2012年的土地流转、劳动力流动、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政府投资。表明从2008年到2013年则关注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并配套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14年的生态农业、农业科技创新、供给机制、制约因素、劳动力迁移、配置效率;2015年的电子商务、农业转移人口、休闲农业、农业碳排放、农业价值链、农业面源污染;2016年的精准扶贫、农业经济、供给性结构改革、“ppp模式”、“互联网+”;2017年的农业发展方式、农业产出、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农业供给侧。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开始向低碳、生态、休闲方向发展,并更加注重与诸如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的产业模式结合,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与产业升级。

(4)农业技术。农业技术作为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与引领,成为学者研究一个核心领域。热点关键词有2002年的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园区、信息技术、农业信息;2005年的农业科技、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企业化、农业综合开发;2006年的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2007年的农业生产率;2008年的农业现代化、农业标准化、经营模式;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农超对接;2013年的农业技术;2014年的农业科技创新;2015年的电子商务;2017年的农业科技推广等。表明我国很早就对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科技应用进行研究与实践,关注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开发,对有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供应链、农业生产率、经营模式、农业标准化等展开大量研究。

(5)农业经济组织。我国人民在劳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组织,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学者历来关注的核心领域。热点关键词有2002年的龙头企业、农业企业、农业科技园区;2003年的合作社;2004年的农业上市公司;2005年的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组织、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组织、农业中介组织;2006年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经济;2007年的农产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2008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9年的不同规模农户;2010年的农业合作组织;2012年的农民合作社、合作组织;2013年的家庭农场;2015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协会组织。表明我国对农业经济组织的研究关注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发展各种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探索发展不同规模农户和家庭农场,积极创新发展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专业协会组织。

3.农村发展问题。农村问题作为“三农”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等问题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成果的重要问题。热点关键词有2003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经济;2004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乡村治理、新农村、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2007年的农村工业化;2008年的城乡一体化、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信息化、乡镇企业;2009年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农村改革、农村建设;2010年的农村公共物品、农村公共品;2012年的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2013年的贫困;2014年的劳动力迁移、非永久迁移。表明学者对农村发展问题的研究大致遵循“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农村建设——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的进一步改革与建设”路径进行。

4.农民问题。农民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如何解决农民就业和提高农民的收入问题成为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热点关键词有2003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5年的农民收入;2006年的农民工;2007年的劳动力转移、农民利益;2008年的人力资本、农户收入;2009年的农村劳动力;2010年的农民;2011年的农户、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差距、非农就业、收入;2012年的劳动力流动、农村居民、收入分配;2013年的农民工市民化、贫困;2014年的劳动力迁移、职业农民、非永久迁移;2015年的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表明我国对涉及农民就业与收入、农民流动与市民化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研究较多。

5.城镇化。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热点关键词有2008年的城乡一体化;2009年的城市化、农村改革、农村建设;2013年的城镇化;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2015年的市民化。这些关键词体现了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起初致力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继而探索就在农村改革与建设基础上实现新型城镇化,使农民实现市民化等历程。

6.实证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展开实证研究,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热点关键词有2003年的logistic模型;2007年的malmquist指数;2008年的评价指标体系、logit模型、dea、probit模型、dea 方法;2009 年的scp框架;2011年的var模型、vec模型;2012年的面板数据、博弈、egarch模型;2013年的结构方程模型、随机前沿分析;2014年的oacaxablinder模型、svar模型;2017年的关系嵌入。表明早期我国学者对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采用实证方法较少,而以定性研究为主。从2007年以后则积极与国际研究接轨,采用大量实证方法对农业经济管理展开研究,且方法逐渐丰富与复杂。

(二)共词聚类分析与战略坐标图

以上是人为地根据高频关键词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难免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加精确地探寻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进一步利用共词聚类分析和战略坐标分析进行深入挖掘。

利用Callon等(1991)[30]构建子簇的方法对23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关键词聚类46个,由于聚类中的关键词太少将比较难以准确表达聚类所代表的研究内容,故剔除仅由两个关键词组成的聚类,剩下27个有效聚类。并根据每一个聚类中的关键词对各聚类的研究内容或方向进行归纳作为聚类名称,这27个聚类名称代表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如表2)。进而计算每个聚类的关注度和新颖度,并以关注度和新颖度分别为横、纵坐标绘制聚类的战略坐标图(如图3)。在表2中同时列出了各个聚类所属象限及各象限所代表的意义。

图32001-2017年CSSCI中农业经济管理学科聚类的战略坐标图

表2 27个聚类及特征

(三)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文献共被引图谱及分析

绘制2001-2017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可以直观地获取对该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献以及追溯学科研究的相应历程,进而揭示该学科研究的知识源流。聚类图谱以一年为一个时间切片,以Top 1%为阈值,采用MST方法,得到201文献节点,141条连线(如图4所示)。

图4 2001-2017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文献共被引聚类图谱

图4中文献节点的大小与文献的被引频次成正相关,节点中圆环的不同颜色和厚度分别代表文献被引的年份和该年份的被引次数,文献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共被引关系,连线颜色表示共被引的年份信息,将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0的44篇文献进行整理得表3。

表3中的44篇被引文献可看作2001-2017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知识源流,对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产生重要的影响。引文发表年份分布在1954-2015年间,并主要集中在1985-2010年间。其中被引频次排在前4位的文献依次是周立群的《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黄祖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刘凤芹的《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周立群的《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前3篇的中介中心度也相对较大,可见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经典文献,其中三篇发表在《经济研究》,一篇发表在《中国农村经济》上。另外,从图4和表3可知,周利群、黄祖辉、林毅夫、张晓山、孔祥智等学者均有多篇文献成为该学科的高被引文献,说明这些学者在该学科中的研究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国外的TODAROMP、速水佑次郎、舒尔茨、Cook,M.L、Lewis,W.A、Ranis,G、Stark,O、Lin,J.Y 等众多学者对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研究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结论

表3 2001-2017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高被引文献

研究表明:(一)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的内容分成六个部分,即:粮食安全、农业问题、农村发展问题、农民问题、城镇化、实证方法。其中的农业问题又进一步细分为: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农产品市场供求与调节及消费、农业生产宏观环境和宏观调控、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组织5个方面;(二)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这17年来国内学者们使用最多的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粮食安全、龙头企业、技术效率、城镇化、农产品、农业现代化等关键词节点中介中心度均等于或大于0.1,说明这些关键词在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起到联通作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粮食安全三个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最大,说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安全历来是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三大中心主题;(三)城镇化、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农业、精准扶贫、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等,成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的新热点或领域;(四)农民工的市民化研究、农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非农就业、农业发展方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家庭农场等相关内容代表该学科这17年来的研究热点与核心研究领域;城镇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迁移、农业产出与基础设施、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碳排放、低碳农业等相关领域为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潜在研究领域。

了解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前沿与热点、知识源流等,有利于加强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学者紧扣学科的研究脉络、研究内容、热点与前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要求,实现原有研究与时代要求相互融合与跨越,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更好地为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领航。

猜你喜欢
聚类学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学科新书导览】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面向WSN的聚类头选举与维护协议的研究综述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超学科”来啦